分享

《大周王朝》之五十四:横扫六合

 梦想童年594 2018-01-02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大周王朝》之:横扫六合 来自栾氏春秋 01:40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大举进攻韩、赵两国,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兼并战争。弱小的韩国很快就灭亡了,而赵国则在名将李牧的率领下,奋起反击,重创了秦军。后来,秦国几次伐赵,都以失败告终。眼看称霸之路就要中断,关键时刻,秦王改变策略,釜底抽薪,害死了李牧,攻克了赵国。那么,秦王究竟是如何害死李牧的?这场战争对战国末期的局势,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那么,秦国究竟采取了什么策略,能够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就吞并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而六国亡国的惨痛教训,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小屁孩赚回五座城

  秦国自昭襄王以后,连着两任大王都非常短命。安国君在位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子楚接任才三四年的工夫也撒手西去。所以,从秦昭襄王死了之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大王就变成了秦昭襄王的重孙子嬴政。

  嬴政继位时年纪太轻了,只有十三岁,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丞相吕不韦手里的。当时的情况是除了所谓的战国七雄,别的国家都已经被消灭干净了,连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王朝都被昭襄王给灭了。

  当时已经能明显看出来,秦国已经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赵国邯郸之围被解后,秦人很不甘心,很快就下定决心要把场子找回来。

  公元前244年,为了孤立赵国,秦国丞相吕不韦就派了一个使臣,去赵国北边的燕国联络感情,形成北西夹击赵国之势。这个也完全符合范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


  秦国的使臣到燕国做了多年的斡旋工作,终于说服了燕王,答应与秦国结盟,共同对付赵国,而且燕王还把自己的太子丹送到咸阳做人质。

  燕国给秦国送来了太子,秦国也得回个礼,也得派个人质过去。当然,秦国去的人质到了燕国肯定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说不定燕国还会让他当相国,以便协调燕国和秦国,共同对付赵国。这就像从前秦、齐合作,齐国派孟尝君入秦为相一样。

  最终,秦国派了一个叫张唐的人去燕国担任相国。与此同时,秦国也派了个人出使赵国,这个人叫甘罗,据说只有十二岁。

  当时的赵王是赵悼襄王,他是孝成王的儿子。十二岁的甘罗就把秦国派张唐出任燕国国相的消息告诉了赵悼襄王,那意思是说秦国和燕国结盟,把赵国夹在中间,你赵王看着办吧。

  赵悼襄王哪知道该怎么办啊!于是,这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就帮他出主意,秦国人也不多要,一个巴掌,五座城池。

  当然,这五座城池也不白给,秦国拿了这五座城池后,就允许赵国进攻燕国——打下多少算你的。

  赵悼襄王头脑一发热,就跟小屁孩甘罗签订了协约。协约规定,秦国默许赵国北上攻打燕国,但是,作为回报,赵国要把五座城和攻燕所得的十分之一赠给秦国。


  协议一签订,赵国的部队立刻行动,进攻燕国。由于有了秦国人的支持,赵国顺顺利利地就攻占了燕国上谷地区三十六个县。然后赵国把所得的十分之一,加上五座赵国城池,献给了秦国。

  甘罗带着赵国的战利品,意气风发地回到咸阳。秦国人一个个瞠目结舌:小屁孩儿花了几十天的工夫,活生生给弄来了这么多城池。于是秦王嬴政论功行赏,甘罗毫无争议地被封为上卿。

  其实,仔细一考虑,甘罗这一番纵横捭阖,看似给秦国弄了几个城,实际上是一个战略错误,属于近交远攻。

  甘罗纵容赵国向北攻燕,虽然攻燕的战争成果一部分转赠给了秦国,但是赵国得到的比秦国更多,等于是弱小了燕国,强大了赵国。这个对秦国显然是不划算的。


  秦国的这一个战略失误,让赵悼襄王尝到了甜头。为了得到更多的甜头,公元前237年,赵悼襄王亲自去咸阳拜会秦王嬴政,希望和秦国的这位新统治者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使赵国可以继续进攻燕国。

很拼的赵国反被揍

  当时秦王嬴政只有二十三岁,很年轻,脑子也比较简单。在咸阳招待了赵悼襄王之后,被赵王一忽悠,他就同意赵国在给秦国好处的条件下,继续攻燕。

  赵国攻打燕国,不仅仅是为了扩张土地,也是为了报复燕国人,谁叫他当年趁火打劫来着。但更主要的是为了把燕、赵大地统一在一起,然后对抗秦国。因为燕国在河北北边,赵国在河北南边。所以今天河北也叫燕赵之地,就跟山东叫齐鲁一样。

  赵国还是很拼的。赵悼襄王亲自入秦,就是为了麻痹秦国,避免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但问题是,赵国的如意算盘没打多久,秦王嬴政这只黄雀,就很快醒悟了——这买卖赔了。


  秦王绝对不能容忍赵国在攻燕的过程当中不断强大。很快,他就决定出兵救燕,违背与赵王的约定。

  秦国两路大军从西、南两个方向夹攻赵国的后腰。公元前236年,秦国大将王翦、桓开始大规模进攻赵国。很快,漳水流域全被占领,秦军距离赵国都成邯郸就七八十里地,形势非常紧张。

  赵悼襄王在这种局面下忧郁成疾,很快就死了。他的儿子赵迁继位,这就是赵国的末代国君。

  赵王迁继位的第一年,秦将桓率军进攻赵国南部的平阳、武城,杀死赵军统帅,斩首十万。当然这个数字也都不能当真,因为春秋战国时候,全中国也就是两千万人。光一个赵国,长平就被歼灭四十多万,现在又被消灭十万,那赵国得有多少人?

  赵王迁继位的第二年,桓又穿过太行山,迂回到赵国北侧,准备南北夹击赵国邯郸地区。在这危急关头,赵国又出了一个牛人。


  这个人就是大将李牧。李牧临危受命,率二十万大军大破秦军,创造了赵国最后击败秦国的历史。

胆小将领谋略大


  李牧原本是守备赵国北部边境的将领,赵孝成王在位时,他就镇守北边,抵御匈奴。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李牧表现出了非常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利于战备,李牧取得了赵王的同意,使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赋税都收归帅府,用作军事开支。

  针对赵军和匈奴军的特点,李牧深思熟虑,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和经济措施。他完善边防线上的烽火台,派精兵严加守卫,增加侦察兵,完善情报网,及早预警。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李牧很关心士卒的生活。他命人每天都要宰杀几头牛,请大伙吃一顿。手下的战士们由于得到了厚待,士气高昂,愿意为国家出力效劳。


  李牧为了使敌人的骑兵徒劳无功,命令坚壁清野,并且一直麻痹敌人,伺机歼敌。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就命令士兵们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

  就这么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时间一长,匈奴人就认为李牧是个胆小鬼,根本就不把他放在心上。就连赵国的边防军们,都在底下窃窃私议,认为李牧胆小。

  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儿了。赵王就派遣使者责备李牧,让他出击。但是李牧老谋深算,也不做解释,该干吗干吗,依旧我行我素。

  赵孝成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坚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己的威风,就把李牧召回,派另一员将领代替。

  没想到新将领一到任,每当匈奴入侵,他都下令军队出战,连续打了好几次都失败了,不但人员伤亡大,百姓都没有办法耕种了。赵王只好派使臣去请李牧。


  这回李牧不干了,他把府门关闭,号称自己生病了还没吃药呢,并申请病退,不肯就任。

  赵王强拉硬拽让李牧回来。李牧说:“你要用我也行,那我还是以前的老办法,你不要干涉。”赵王只好答应了。

  就这样,李牧又来到了雁门,坚持按原来的老办法办,坚守不出。

  几年内,匈奴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但是这样一来,匈奴人就更坚信李牧是个胆小鬼。其实,这个时候,李牧已经定下了诱敌深入的计谋。

  李牧天天犒赏边防将士,并且礼贤下士,士兵们都很感激,希望能有机会在战场上为李牧效力。李牧知道,反击的条件成熟了。

  李牧挑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精壮战马一万三千匹,善战勇士五万,优秀射手十万,并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严格编队,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训练。

  到了公元前244年的春天,一切准备就绪。李牧让老百姓漫山遍野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很快,就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假装打败仗,扔下几千名百姓,还有一些牛羊做诱饵,让匈奴兵抢去。

  匈奴的单于听到前线战报特别高兴,亲率大军侵入赵国,准备干一单大买卖。李牧在匈奴的来路上埋伏下了部队。

  等到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为了消耗敌军,先让战车正面应战,限制、迟滞敌骑进攻,然后令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把精锐骑兵和步兵控制在军阵侧后。

  当匈奴军的冲击受挫后,李牧就把机动的精锐部队由两翼投入战斗,包围匈奴军于战场。几年养精蓄锐、训练有素的赵军将士,早已摩拳擦掌,个个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

  两翼包抄的赵军骑兵就像两把锋利的砍刀,轻松地就砍开了匈奴人的军阵。转瞬之间,十万匈奴骑兵的命运就决定了。这场会战也变成了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只有匈奴单于带着少量亲随仓皇逃窜。


  李牧大破匈奴之后,又收拾了赵国北边的一些匈奴属国,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清除了北方的忧患。

  李牧这次大破匈奴之后,十几年内匈奴兵都不敢入侵赵国的边境。李牧也就成了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最重要的将领。

  正是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北方边境的安全,赵国君臣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秦国的兼并战争。

大将出马,一个顶俩


  公元前233年,秦将桓齮乘胜进击,率军进攻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的后方,向邯郸进军,形势十分危急。

  赵王急急忙忙从雁门调回李牧,任命他做大将军,指挥全部赵军南下反击秦军。

  于是,李牧率领边防军主力南下,跟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在宜安(现在的河北嵩城)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高昂,如果这时候仓促迎战,胜算实在不大。

  李牧还是用了老一套,缩在家里不出来,等到敌人的锐气都快磨完的时候,再发动反攻。

  桓齮一看,当年廉颇就用这招对抗王龁,今天李牧还用这招。于是,他率主力进攻别的地方,企图诱使赵军增援,以便进行歼灭。

  李牧察觉到了秦军的意图,根本不理他,谁说都不理。一段时间后,秦军的主力去攻打别的城去了,营中只有少量士兵留守。

  由于赵军当了很多天的缩头乌龟,秦军也就没拿他当回事儿。这时候,李牧抓准时机,率领大军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了留守的所有秦军,收缴了秦军老营中的所有辎重。


  李牧判断桓齮听说老窝被端,必然会回来救援,就部署一部分兵力在正面阻击敌人。

  当赵军正面与撤回的秦军接触时,早就埋伏在侧翼的赵国军队突然杀出,对秦军实施钳形攻势。

  经过激烈的战斗,十多万秦军全部被歼灭。桓齮仅带少数亲随冲出重围。桓齮怕嬴政要他的脑袋,畏罪逃奔到了燕国。

  过去秦国名将白起,封号武安君。李牧击退了秦军之后,赵王说李牧是赵国的白起,也封李牧为武安君。

  转过年来,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入侵,统兵大将是王翦。

  王翦这次改变了战法,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准备渡漳水攻邯郸,袭扰赵国的都城。而他自己亲率主力,准备攻击邯郸的背后,将赵国拦腰截断。但因为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又有漳水和赵长城做依托,所以秦军难以迅速突破。


  李牧决定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派手下大将司马尚在邯郸以南据守长城,自己则亲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

  当两军相遇时,李牧督军猛攻。这时候,赵军一个个奋起厮杀,万分神勇地保家卫国,打得秦军大败。随后,李牧又带大军回到邯郸,跟司马尚合军,准备进攻南路秦军。

  秦国的南路军看北路军被击退了,知道难以获胜,于是稍一接触,就撤军退走了,李牧再次挫败了秦军。这一仗为赵国赢得了喘息的时间,获得了短暂的稳定。这也是赵国最后的辉煌了。

  但是,这几次军事对抗下来,赵国的军事实力也有很大的损失,李牧也已经没有力量组织远程追击。

  当时韩、魏两国都听命于秦国,尾随秦军攻赵。打跑了秦军之后,李牧又向南进军,抵抗韩、魏的进攻。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北方地震,造成了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经相当衰弱。秦王嬴政又派大将王翦率主力军,直下井陉,然后派杨端和率几十万大军进围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就在前一年,韩国已经被秦国灭掉了,韩王都做了秦国的俘虏。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王只好再一次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率全军抵抗入侵的秦军。

反间计用一次灵一次

  秦军多次被李牧打败,大将王翦知道李牧是自己的劲敌,这家伙一日不死,秦军一日不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思来想去,秦王使出了拿手的反间计。

  一方面,秦王让王翦和李牧打打谈谈,故意拖延时间;另一方面,秦王派奸细到邯郸,用大量金银财宝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奸细告诉郭开,李牧私自跟秦军讲和,还不打算在赵国干了,并让他把这件事儿告诉赵王。

  郭开这个时候已经知道秦国是不可战胜的了,就想提前抱大腿。同时他又接受了贿赂,自然就按照秦王的旨意行事。

  于是,郭开就把秦国教给他的说辞,添油加醋地在赵王面前演绎了一遍。赵王对郭开的话半信半疑,就派自己的亲信悄悄地到赵军的驻地查看实情。


  果然,亲信看到李牧跟秦将王翦之间不断有信使往来,就把郭开的话当真了。于是,赵王马上下令革除李牧职务,改派赵葱、颜聚代替李牧。

  李牧听完赵葱宣读的赵王命令,脸色阴沉地坐在那儿半天不动。他心想:“现在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赵王派人来夺自己的兵权,这里边一定有鬼。”

  这个时候再去辩解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李牧拒绝服从赵王的命令。于是,郭开怂恿赵王派人逮捕李牧,将他捆绑起来,准备杀害。

  临刑之前,李牧痛心疾首地感叹道:“当年廉颇身为赵国将军,却没有落个好下场,没想到他的遭遇今天轮到我头上了。”

  李牧被杀之后,副将司马尚的职务也被撤掉。在这个生死关头,赵王的亲近佞臣诛杀了领军大将,秦国将士万分高兴。

  过了三个月,王翦的主力军大败赵军。代替李牧、司马尚的两个将领,一个战死,一个逃亡。

  很快,秦军就攻下了邯郸,赵王迁被俘,他的哥哥公子嘉逃到了代地称王。

  自此,赵国已经不是赵国,而是代国了。代国苟延残喘到公元前222年,也被秦国灭掉了。


  就这样,韩国和赵国最先被秦国灭掉。韩、赵被灭,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开始。这时候,其他残存的国家对韩、赵两国的完蛋惧怕得很,纷纷谋求对策。


送上亲儿子的人头也不成

  荆轲在秦国宫殿中上演了悲壮的一幕,真的就一去不复还了。这件事儿一出,秦王对燕国的愤恨就达到了顶峰,他立即派遣使者赶往赵国,命王翦率领部队北上攻打燕国。

  很快,燕国的都城蓟城就被秦军攻陷了。燕王喜、太子丹率领精锐部队退守辽东。


  秦王继续派人追击燕王,燕王急了,就把策划刺杀嬴政的太子丹,也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并把他的人头送到秦国,想给自己换回几天好日子。但是这个时候,秦国灭燕已经是计划内的事儿了,就算没有太子丹,没有荆轲,秦国大军压境也是迟早会发生的。

  所以,燕国把太子丹的人头送上也解决不了问题,秦军仍旧继续前进。此时,攻打燕国已经成了秦军业余的事情,因为秦国的主力军正在与楚国作战。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国又坚持了五年。五年后,杀了亲生儿子的燕王喜还是成了俘虏。

  燕国一完蛋,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儿子王贲就进攻魏国的大梁。

  王贲是将门虎子,他率军将大梁围困后,决了鸿沟的堤岸,将滔滔的河水灌进了大梁城。大梁城内积水三尺,魏王实在坚守不住,只好出城投降,魏国就此灭亡。


  到了这个时候,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赵、魏,以及从西周就存在的燕国都灭亡了,就剩下齐、楚这两个昔日的大国还存在。

  齐、楚当时的实力跟秦国相比,还是差了好几个档次。魏国灭亡之后,秦国就把目标对准了楚国,并且马上准备兵马,要跟楚国交战。

  在派谁去打这个问题上,秦王嬴政第一时间想到了老将王翦。

  有一天,秦王就跟王翦商量:“现在咱们的敌人就剩下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我想先把楚国灭了,你看怎么样?”

  王翦对这个策略深表赞同,但是当秦王说出让他领军南下时,王翦却显得有些为难,但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条件是必须要六十万大军。

  当时秦国主力军只有六十万左右,也就是说,王翦要秦王把所有家底儿都给他。对此,嬴政就有些犹豫,还想跟王翦讲讲价钱,打个折。

  但是王翦不干,他说:“这玩意儿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儿,又不是做买卖。没有六十万大军,连我王翦都没把握一定能赢。”

  价钱谈不拢,这买卖就做不成了。于是,秦王嬴政又去找另一个大将李信。


  李信是个年轻将领,他为了讨秦王欢喜,表示只要十万人马就够了。秦王非常高兴,心想:“还是李信能体谅我的苦衷。李将军真是个壮士,王翦嘛,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

小气老臣城府深

  李信这个人年轻气盛,打起仗来不留后路,他曾经用几千人追逐太子丹直到辽东。

  这次打楚国,他又这么干。当大军取得一定胜利后,李信就下令加速行军,计划直取安徽寿春,也就是当时楚国的新都城。

  但是,由于李信的这支军队推进速度太快,远离了供给基地和友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时候,楚国派大将项燕跟在李信军队的后面,一连打了三天三夜,攻破了李信两个营垒,杀掉秦国七个都尉,打得李信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咸阳。


  李信把这个事儿跟秦王一说,秦王大吃一惊。他本来想着小成本高效益,没想到这下倒好,连本儿都搭进去了。没办法,嬴政只好又去找老将军王翦。

  王翦是个老牌大将,在战场上厮杀了一辈子,破三晋和燕国他都是首功。可如今既然被大王看作胆小鬼,他干脆就退休在家养老,倒也乐得清闲。

  秦王这次来找他,他还是那句话,不给我六十万人马,老臣绝不出征。没办法,秦王嬴政只好先做了一番自我检查,答应给他六十万人马。

  经过一系列紧张的筹备,王翦带着这六十万大军准备威风凛凛地出征了。秦王亲自来到灞上,给大军送行。

  可是,一番隆重的仪式后,王翦却没有走的意思。秦王有点儿不明白,一脸疑问地看着王翦。

  王翦就笑了:“臣老了,也变得小气了。我领兵去攻打楚国,也算是为国玩儿命去了,回不回得来不一定了。所以,你要多赏赐些粮田、房屋给我的子孙们。”

  嬴政心里有些纳闷:“老将军平时不这样啊,今儿是怎么了?”他心里虽然有些不悦,但还是满口答应了。自己的要求都得到满足后,王翦才威风凛凛地出发了。

  征战一生的王翦居然在这时变得贪婪无比,这事儿让秦王嬴政不怎么高兴。连王翦的副将也不大痛快,心想:“老将军怎么变成这样了,这也太小心眼儿了。”


  对此,王翦是这样解释的:“现在不是我对大王不放心,而是大王对我不放心。如今秦国的主力军六十万都在我手里,我可以用他们南下灭了楚国,也可以回头灭了秦国。秦王从决定让我领六十万大军南下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疑虑重重了。

  “一旦战争出现一些意外,或者朝中有人一煽动,在大王面前告几句刁状,我王翦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我才如此不厌其烦地向他要东要西,以此让多疑的大王彻底打消对我的疑虑。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绝不存有其他的狼子野心。”

  由此可见,姜还是老的辣。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南下。这回楚王也明白了,这将是一场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

  楚王把全国的军队都调集起来,交给项燕,让他抵御王翦。项燕带着楚国的全部家当——大概四五十万人马,想凭借上次打败李信的士气,一鼓作气地打败秦军。

  王翦登上高处一瞧,楚军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再回头一看自己的部队,大家大眼瞪小眼,哈欠连天。王大帅明白了,秦国的部队需要休整。孙子教导过了,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秦军就开始挖战壕,筑堡垒,开始当缩头乌龟。

  这时候秦军的修养特别好,随便楚军怎么骂,就是不还口,压根儿就不搭理。


  王翦王大帅这时候还很有生活情趣。他喜欢做饭,隔三岔五就改善一下伙食,让士兵们当评委品尝品尝。吃饱喝足后,大家再洗洗桑拿,搞个娱乐活动。秦国士兵们是吃饱了就洗,泡爽了就睡,整天无所事事地混日子。

  楚军就惨了,他们天天跑到秦军阵营面前吊嗓子,弄得是身心疲惫。项燕一看,心想:“这不成,再这么下去,部队就要散摊子。我们也必须找一个有险可依的地方,休整休整。”

  于是,项燕领兵向东出发。王翦一看,避其锐气做到了,接下来就要击其惰归了。

  于是,王翦趁机发动追击,一直追到今天的安徽宿州,遇上正准备渡河的楚军。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于是秦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楚军渡河正渡到一半,肯定没有做好作战准备,一见秦军扑面而来,立刻就乱套了。

  项燕喊破了嗓子,也无法把部队喊回来重整队形。这一次,楚军全军覆没,连项燕都人头落地了。

  之后,秦军一路南下。到了公元前223年,楚国的首都寿春被秦军攻破,末代楚王被俘,楚国灭亡。


  王翦又继续南下,征服了越国的故地,设立了南郡、九江、会稽三郡。王翦因功勋卓著,晋封为武成侯。

别想拿个玉连环糊弄我

  楚国一被灭掉,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障碍——齐国。秦王是肯定不会让齐国享受特殊待遇的。

  四十年前,齐闵王穷兵黩武,导致齐国差点儿被乐毅灭掉。齐襄王勉强复国后,一直都保持低调,四十年未受到战乱波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太平盛世。


  因为齐国离秦国最远,所以秦国很难打到这儿来。可惜齐襄王去世早,公元前265年就死了,他儿子田建继位,这就是齐国的最后一个君主。

  齐王建懦弱无能,一切国家大事都由王后裁决。不过这位王后也有些本事,她小心翼翼地管理着国家,谁也不得罪,让田建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国君。

  秦国丞相范雎曾经想试探下齐国王后。于是,他命令使臣带了一个智力玩具——玉连环给齐国,并声称如果有人能解开玉连环,秦王就甘拜下风。

  要是一般人,肯定都绞尽脑汁地去玩儿智力游戏去了,可这位齐国王后却很清楚地知道,是秦王在试探自己。她拿来玉连环,直接用锤子把它砸了个粉碎。

  这下范雎知道了,这个齐国王后是位女中豪杰,于是决定先与齐国结盟。王后一死,齐王建就没了主心骨了。他听任贪财好色、昏庸糊涂的相国后胜摆布。

  这位后胜就是王后的弟弟。由于王后的威望和影响,齐王建对后胜过分依赖。秦国看到齐国处于这种局面,就派人施行反间计。


  秦国派出的人用大量金帛贿赂后胜。后胜接受了贿赂,就一味地在齐国放烟幕弹,把秦国说成是联合国和平大使。

  当时,秦国大将王贲攻魏。魏王想派人与齐国联合,共同对抗秦国。但是由于后胜受了秦国的贿赂,百般阻挠。而胆小怕事儿的齐王,也就听了后胜的话,没搭理魏国。所以很快,王贲就水灌大梁,把魏国灭掉了。

  早在齐王建登基的第六年,秦国就开始进攻赵国。当时齐国跟楚国一起出兵救援。但那时的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于是向齐国借粮,但齐国没有答应。楚国救赵也就是做做样子。结果长平一役,赵军大败,四十万降卒被坑杀。

  秦国不断地进攻五国,齐国却只在一旁看热闹,不但不救援五国,而且秦每灭一国,齐国还派人到秦国表示祝贺。

  田建登基的第十六年,秦国灭掉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王室,齐国却没有任何表示,这就跟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的霸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然,这个昏君田建也不是齐桓公的后人。

  秦国为了瓦解齐国,派人给后胜送了大批金银财宝。后胜也派了很多人到秦国做客卿。这些人接受秦国贿赂,都为秦国的利益说话。

秦王扫尽六合完成统一

  齐王建二十八年时,他入秦朝拜了秦王。秦王在咸阳置酒招待。

  秦王对齐王讲:“我灭那哥儿五个你别管,灭了他们之后,你我平分疆土,我号西帝,你号东帝,咱俩都称帝。”

  齐王建傻乎乎的,一听秦王这么说,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他也不想想,凭什么人家攻占了这么多土地,要与你平分?

  齐王建三十五年(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

  齐王建三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秦国灭了赵国。

  齐王建四十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了魏国。

  齐王建四十二年(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了楚国。

  齐王建四十三年(公元前222年),秦国灭了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拜王翦的儿子王贲为大将,率军伐齐。

  齐王田建听信奸臣后胜之言,深信秦国不会攻打齐国。当他听说五国全部被消灭后,才开始发兵防御,防止秦兵侵袭。

  但是,齐王没有想到,王贲大军刚刚灭完燕国,就从北方顺势南下,直扑齐国都城临淄。


  齐国自齐王建继位,四十多年没打过仗,全无军事战略,士兵们也缺乏操练,一点儿战斗防御能力都没有。王贲的虎狼之师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

  束手无策的田建只好听信后胜的话,开城投降。齐国百姓虽然不愿意投降,但也没有人敢出来争斗。王贲兵不血刃,两个月就占领了齐国。

  根据史书记载,齐王建被俘之后,被囚禁在一片松柏林里。秦王本来下令一天供应他一斗小米,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兑现过。最后,齐王建就被活活饿死了。齐国人听说大王被饿死后,既觉得悲痛,又觉得可恨。

  齐国一完蛋,秦国就算是走完了统一六国的道路。这时候,全天下只有一个王了,他就是秦王。后来李白写诗赞颂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随着齐国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周王朝
全54回回目

西周篇


1. 凤鸣岐山

2. 羑里之囚

3. 姜太公钓鱼

4. 武王伐纣

5. 普天之下

6. 周公辅成王

7. 成康之治

8. 盛衰之间

9. 国人暴动

10. 回光返照

11. 烽火戏诸侯

12. 平王东迁

东周春秋篇


13. 礼坏乐崩

14. 天下无主

15. 郑庄首霸

16. 齐桓公上位

17. 管仲拜相

18. 尊王攘夷

19. 仁义之师

20. 重耳流亡

21. 晋文霸业

22. 独霸西戎

23. 赵氏孤儿

24. 一鸣惊人

25. 问鼎中原

26. 晏子相齐

27. 伍子胥出世

28. 吴楚争锋

29. 卧薪尝胆

30. 勾践复国

东周战国篇


31. 三家分晋

32. 魏文侯图强

33. 西门豹治邺

34. 吴起改革

35. 田氏代齐

36. 商鞅变法

37. 邹忌相齐

38. 围魏救赵

39. 申不害拜相

40. 合纵连横

41. 张仪欺楚

42. 胡服骑射

43. 幽燕大地

44. 田单复国

45. 将相和

46. 远交近攻

47. 长平之战

48. 战国四公子

49. 窃符救赵

50. 奇货可居

51. 嫪毐之乱

52. 通天大计

53. 荆轲刺秦

54. 横扫六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