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才20来岁,不需要那么合群

 归寂中 2018-01-02

花边电台歌名见留言区 来自花边阅读 02:41



1


没几个人可以做到完全不需要朋友,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在工作场所,孤立,常常意味着被排挤,失去很多升迁的机会。而在私下场合里,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不被喜欢,你会很孤独,有时,甚至会失去自己的内心平衡。


亚里士多德也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活在这个世界,没人不需要社交。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社交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也许很受欢迎,很合群,可这背后到底是什么?



托尔斯泰有一个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主人公伊凡是一个十分重视身份和利益,注重社交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关注,钻营利益,被别人喜欢,让自己合群。


为了受人尊敬,他费尽工夫当上法官。为了跟上潮流,他读流行杂志。他有一个华丽的公寓,根据最时髦的风格装修,经常邀请有身份、地位的人士来此宴饮作乐。


……直到有一天,他病倒了,生命垂危时才发现,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在乎他。


同事希望他早点死,这样他们可以升职。妻子和女儿也不在乎他的生死,前者只关心死亡抚恤金,后者害怕父亲的葬礼会影响她的婚礼进程。


他非常痛苦。这个时候的他不得不承认,根本没有人爱他,人们喜欢的只是他的身份、职位,他能带来的利益,而不是真正的内在的自己。


他的社交,都是功利型社交;他的所谓合群,不过是互相利用。天下无人不识君,然而,至诚之交一个也没有。




2


你可能觉得伊凡很可悲,忙活一辈子,竟然都没有一个贴心的朋友。


可是,伊凡的社交至少还有点实用功能,如果他不死,他还是可以和社交圈里的人进行利益置换,也算是各得其所。现实中,有些社交比伊凡的社交还不堪。


举个例子,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可是大部分人和你都没什么共同语言,你和他们喝酒,尽力去配合他们的对话,留名片,互相加微信好友。然而,也就到此为止了,从那以后,你们再也没有任何交集。


你浪费大量时间、精力,甚至还付出金钱去讨好、去融入、去合群,却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不管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精神交流的角度来看,你进行的都是一场无效社交。





3


也是因为对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人担心不合群,被社交圈抛弃的潮流的反叛,19世纪中期,作家梭罗选择离群索居,在瓦尔登湖边自己动手盖了一间木屋,并住了下来。


他认为,生而为人,首要的必需品是食物、衣服、房子、燃料,次要的则是书、灯光和文具。


他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从来不去教堂,不参加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他觉得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而且只有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摒弃无效人际关系,不在乎别人评价,才能心无杂念地进行精神探索,灵魂也才能变得丰富。


梭罗的理想是,做思想上与肉体上的单身汉,只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


不用说,梭罗的做法过于极端,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也不想仿效,但我们应该注意他所带来的启发:


我们是不是太依赖社交了?是不是太过于追求交多少朋友,变得多受人欢迎,多合群?以及,最本质的,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4


当然不是鼓励你愤世嫉俗,刻意不合群而是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消耗在社交上,别太容易被他人的评价、闲言碎语、社会的潮流所控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记得保持人格独立。


关于这一点,叔本华说得极好:


把部分孤独带入社会交往中,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过在意别人所说的话;勿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是道德还是才智上;对于他人的看法,应加强锻炼自己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感觉。



划重点: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太在意别人所说的话,不要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


更何况,你才20来岁,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社交,去讨好别人,还不如用这个时间来修炼、提升自己。


有时候,你得有不合群的勇气,才能有超群的能力。



图片 / 《海上钢琴师》



花边阅读近期文章

妖猫传:陈凯歌献给杨贵妃和大唐的情书

该不该谈一场佛系恋爱?

东野圭吾:你是我的解忧杂货店


微博@花边阅读

x

文艺连萌


一个人的文艺生活,一群人的阅读陪伴

有温度,不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