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蓝天之上之天蓝 2018-01-02

一般把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分为4类:第一类是非甾类抗炎药物,这些药物能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但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不能抑制脊柱强直的发生。由于这类药物发挥疗效快,能迅速减轻病人的关节或脊柱症状,有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其作用不可低估。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十分复杂,常用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扶他林、英太青、莫比可、阿西美辛(优妥)、瑞力芬和塞来西布(西乐葆)等。  第二类药物为慢作用药物。这类药物起效缓慢,可能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疾病发展的作用。这类药物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药物,病人应该长期服用,切勿症状缓解而停用。这类药物包括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以前者为首选。第三类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和氢化考的松等。一般不提倡首先使用该类药物,只有对以上一、二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关节炎症较重,特别是有关节积液,以及有关节外表现如眼炎及内脏器官的受累时才考虑使用。且剂量不宜太大,疗程不宜太长。第四类为生物制剂,如益塞普.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选择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主要指非手术治疗。首先,病人应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知识,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进行治疗。其次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非甾类抗炎药,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和强直,如服药后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可用扑热息痛(如百服宁等)来达到止痛作用。另外,处于疾病早期、尤其是有外周关节炎的病人可选用改变病程的抗风湿药物柳氮磺胺吡啶,是否应用甲氨蝶呤尚存在有争议。晚期病人尤其是那些脊柱已发生竹节样变,又无外周关节炎表现的患者,不再应用改变病程的抗风湿药物,而主要应注重积极的功能锻炼和理疗。

为加强止痛效果,两种以上的非甾类抗炎药能同时服用吗

    事实证明,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甾类抗炎药并不能成倍地增加疗效,反有可能成倍地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干扰疗效。如消炎痛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加对胃肠、肾脏以及凝血系统的损害,并减少胃肠道对消炎痛的吸收,降低疗效。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非甾类抗炎药不宜两种以上同时合用。每个病人对药物的选择应从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考虑,要强调因人而异和个体化原则。

如何防治非甾类抗炎药的副作用

    尽管非甾类抗炎药物有这么多的副作用,但病人不能因噎而忘食,副作用毕竟发生在少数病人,况且通过合适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这些副作用的发生。常采用的方法如下:(1)为了预防对胃肠道的刺激,多数非甾类抗炎药都应在饭后服或与饭同服,切忌空腹时服用。(2)有胃肠反应不能耐受时,可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施维舒和胃速乐等,以减轻症状,但可能会降低抗炎药物的疗效。采用药物的缓释剂或栓剂也可明显减少胃肠道不适,如芬必得、扶他林缓释剂、消炎痛缓释微囊及消炎痛栓等。(3)有轻度皮肤瘙痒或皮疹等过敏反应者,可加用噻庚啶、扑而敏或敏迪;症状较重者应停药。(4)出现高血压或浮肿时,可加用小剂量利尿药或换用非同一结构的抗炎药。(5)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有轻微的肝功能损害者,可加用保肝药物如肝泰乐和肝得健等,若发生严重的肝、肾或血液系统损害时,应立即停药。

非甾类抗炎药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药物副作用是指服药者因服某种药物而诱发的不良反应,包括各种病人的自觉症状及化验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变化。每种非甾类抗炎药的副作用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类:(1)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表现有丘疹、斑丘疹、荨麻疹、水疱、黏膜糜烂、固定性药疹、红皮病、剥脱性皮炎及药物热等。(2)胃肠道反应:表现出纳差、呃逆、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3)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4)水钠潴留:表现为浮肿、尿少、头晕、头痛、高血压及心悸等。(5)听力障碍:表现耳鸣、听力下降和眼球震颤等。(6)肝功能损害: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增高、黄疸和急性中毒性肝炎等。(7)肾脏损害:可引起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升高及尿检有血细胞、管型或蛋白尿等。(8)神经系统:可引起头晕、耳鸣、周围神经炎、味觉异常或无菌性脑膜炎。

非甾类抗炎药为什么具有抗炎止痛作用

    非甾类抗炎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达到抗炎、止痛作用的:(1)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受阻。前列腺素为重要的致炎物质,前列腺素生成的减少即可控制局部炎症(红、肿、热和痛)反应。(2)通过稳定溶酶体膜,阻止白细胞分解和释放溶酶体酶所引起的炎性反应。(3)抑制炎症组织内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炎症的能量供给,使炎症减轻。(4)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抑制白细胞的游走,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局部炎症渗出减少,水肿减轻。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选择非甾类抗炎药

 非甾类抗炎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含去氧皮质酮,为了与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相区别,故称为非甾类抗炎药物,又称为非激素类抗炎药物。选择非甾类抗炎药物时应考虑如下因素:(1)药物因素如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剂量、剂型、价格、类型、耐受性、方便性和依从性等;(2)病人因素如个体差异性、疾病种类、症状类型、年龄、伴发疾病、并用药物、是否妊娠、药物反应及心理状态等。(3)经验:病人自己和就诊医师的经验。一般来说,如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年龄不大,又无溃疡病、肝、肾及其它器官功能不全等禁忌证者,可首选消炎痛胶囊或栓剂、阿西美辛等。有轻度肾功能不全或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首选奇诺力、选择性或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莫比可、萘丁美酮、西乐葆或尼美舒利等。有溃疡病史者或胃肠耐受性差者应选择倾向性或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西乐葆(塞来西布)、莫比可、美洛喜康、舒林酸(奇诺力)和萘丁美酮(瑞力芬)等。还可应用具有保护胃黏膜成分米索前列醇和抗炎成分双氯芬酸钠的复合制剂如奥湿克等。具体用法为消炎痛25毫克,1日3次,饭后即服。对夜间痛或晨僵明显者,晚睡前加用消炎痛栓50毫克或100毫克;阿西美辛30毫克,1日3次;阿西美辛缓释剂(优妥)90毫克,1日1次;双氯芬酸钠(扶他林)25毫克,1日3次;双氯芬酸缓释剂(英太青)50毫克,1日2次;舒林酸(奇诺力)0.2克,1日2次;萘丁美酮(瑞力芬)1000毫克,1日1次,美洛昔康(莫比可)15毫克,1日1次等。以上所列药物都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对于各个病人的最佳选择则要因人而异,强调个体化原则。如病人对所用的一种抗炎药物有良好疗效,而无药物不良反应,则应继续维持治疗至下背和关节疼痛、发僵、或关节肿胀完全控制,通常疗程在3个月左右,以后可减少药物剂量,以最小有效量巩固治疗,维持一段无症状期后可酌情停用抗炎药物。短期服药后症状改善,如过快停药,不利于达到抗炎效果,也容易引起症状复发。一般来说,经治疗几周疗效不佳或出现副反应者最好改用非同一结构的其他药物。在用药过程中,注意不要两种以上的非甾类抗炎药合并应用,这样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加重药物副作用,如消化道出血、溃疡病等。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现的药物性溃疡常常溃疡面大,无疼痛、易穿孔和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故应特别小心谨慎。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345040900/blog/14150688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