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子里都种的啥——传统园林常见植物

 昵称51606524 2018-01-02

换个角度看古建

古代园林,随着地域的不同,植物品类也有所区别。同样,不同性质的园林,也有着不同的绿化手法和风格。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有别,岭南的私家园林与江南的私家园林也有所不同。


在长期造园实践中,人们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已经在适应地形,与不同性质建筑的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水边植柳,间种桃花,杭州西湖的苏堤,北京昆明湖的西堤,扬州瘦西湖的长堤春柳,花木与环境配合都恰到好处。每当春日,桃红柳绿,都是一幅春回大地的画面。要得到山林的野趣,就要追求“杂树参天”、“繁华覆地”的效果。这里覆地的繁花,当指的是野花。再有就是小院栽植梧桐,佛殿前种植银杏,山上栽植松柏等等。但是有一些植物品种是被园林所偏爱的。

瘦西湖  长堤春柳

北京大觉寺  千年古银杏

大众最熟悉的园林植物,首推就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了。

松树的品种很多,常青、耐寒、长寿是松的共性,园林中的松,尤其是古松,是其珍品。

以松为景的很多,光避暑山庄内就有万壑松风、松云峡、松林峪、松鹤斋等景区。杭州西湖有万松岭、瘦西湖有万松叠翠,这些都是以松为名、以松成景的松林景致。现存古代园林的古松,有的知名度很高,如北海团城上的遮荫侯,是乾隆皇帝命的名,迄今200多年,它仍然枝繁叶茂,为游客遮挡烈日。在离它不远处,还有一株被乾隆封名为白袍将军的白皮松,是金代种植的,有800年的历史,至今,这位白袍将军仍站在团城的城堞后面,是北京城市中心少有的街景。

白袍将军

北海团城遮荫侯

在寺庙园林中,北京戒台寺以松树著称,有活动松、卧龙松、自在松、九龙松等名松。在皇家园林中,松树更是突出的树种。像颐和园、香山静宜园,都以松树造景。颐和园后山中御路两侧的松树,都种于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沿途偃、仰、俯、直,神态各异,苍古可爱,是园中赏不厌、看不够的佳景。在私家园林中松树相对栽种较少,古松更是凤毛麟角。

避暑山庄万壑松风

说到松,得顺便介绍一下柏树。俗话说松柏常青,其实柏树年龄更长久。古代园林中,特别是寺庙园林中的柏树,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就很多。

太原晋祠中有一株周柏,传为周公手植。其他如北京天坛、中山公园和紫禁城御花园内的柏树,都有数百年至1000年的历史。

避暑山庄万壑松风

松柏都以古为名贵,竹却以新竹为佳妙,所有类型的园林都钟爱竹。

扬州个园的园名源于“竹”字的半边,园中也多植竹。寺庙园林也种竹,多种紫竹。竹子的品种极多,一般园林中的墙根,假山的坡脚多种矮生的箬〔ruò弱〕竹。点景又多以竹梢枝叶探出墙头,有藏有露。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好处还在于宜山宜水,容易成活,容易成林,也容易更新。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萧萧淅沥竹声的诗情,确实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美景。

扬州个园

在私家园林中,曲径通幽的景致,多半由竹林中的石子路来表现,而杭州西湖的云栖竹径一景所呈现的“万竿绿竹影参天,九曲山溪咽细泉”的画面,又是一种雄秀幽深的情调。以竹造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三竿两竿,一丛几丛,与各种景物巧妙搭配,都能构成园中的点景小品,与花与石、与泉流与曲径、与粉墙与漏窗、与檐与阶、与松柏与桃柳、与风与雪、与露与月都能组成画幅,竹是最理想的园林植物

杭州西湖  云栖竹径

梅花是园林内又一种受到古代造园家喜爱的植物,但是在北方的园林里,露地却看不到它的踪影,在南方的园林里,梅和竹一样是少不了的点缀。

在汉代的上林苑中就有紫花梅、同心梅、紫蒂梅等等供观赏的梅,直至近代的无锡梅园,更是满山种梅数千株,并以梅名园。

无锡梅园

观花类植物,多随四季展现特色,装点园林,让人通过园林植物的变化感受四季交替。

园林中常见的春季的花卉是牡丹、芍药、玉兰、西府海棠、绣球、迎春、木香、山桃。夏季里有广玉兰、荷花、睡莲、石榴花、玉簪花、栀子花、茉莉花。秋天里有菊花、桂花、木芙蓉。冬天里有腊梅、水仙。中国园林的四季,色彩斑斓,清香馥郁。“霜叶红于二月花”,园林秋景的红叶,给一年一度的秋游,创造了一个最好的去处,全国园林以红叶著称的景点有北京香山、东北的千山、南京的栖霞山、湖南的岳麓山、苏州的天平山。它们随着大雁南飞的翅影,依次呈现出蔚为壮观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盛景。即使在空间有限的私家园林中,一两株红枫,七八株盆菊,也能把这个秋色不失时机地点画出来。

夏季的荷花是水生植物,但除去皇家园林的池面宽阔可以栽种,寺庙园林的宗教色彩有情理之需要外,在私家园林中很少将荷花直接栽种在水池之中,而多数是收集珍贵品种用缸养植,甚至经培植而育出微型化的以供欣赏。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记载:某园主宴客,客人要通过一座干涸的水池到达宴厅,待到宴毕辞出,再经过那座水池时,不但满池漪澜,而且亭亭玉立的荷花,聚散有致地分布在水面上,使得宾客们惊叹不已。这个近于魔术的园林故事,要再现并不难,只须将事先备好的缸养荷花放入池底,然后放水入池,漫过缸口,便取得这个效果。可见园林对植物造景生情的应用,已具有相当高妙的手段。传说始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冬季烘熏牡丹的传统技艺,至今还被用来点缀园林,北京中山公园内唐花坞的建造,便有着这种意思

盆景

盆景,据考证始于唐代,是由插花、盆栽发展而来的。园林艺术是以自然山水景物为蓝本的,盆景艺术也是自然的摹仿、浓缩、提炼,它比园林更精微。盆景艺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它又能独自占有一席位置。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盆景,特别是以植物为材料的树桩盆景,是古代园丁充分掌握了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按照主观愿望,控制生长,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盆景的出现,使植物露天造景,进入厅堂装饰成为可能,同时它也是室外绿化进入室内的主要手段,是植物的移动观赏。具有1000多年的盆景艺术,发展到现代,仍然生机盎然,流派纷呈,并且不断有新的风格产生,优秀的作品问世。盆景艺术在历史上就已东传日本,近代又西传欧美,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拙政园 盆景园

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特色。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式,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古建平台网站、App 同步上线啦

--------------------------------------------------

*便捷的古建产品线上交易

*真实的古建企业入驻平台

*开放式用户DIY商铺

*手机电脑双数据同步

*用户及企业免费入住

·············

更多功能期待您的发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