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曾遇到鸟儿姑姑

 昵称JDTWtBsL 2018-01-02



妈妈在很远的城里工作,把我送到乡下奶奶家上学。

八岁的我第一次在田野里看到那么多鸟儿,灰扑扑的短尾巴麻雀、颜色艳丽的黄鹂鸟、胖嘟嘟的鹌鹑,还有那些红腿、蓝尾巴、白胸脯的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每一种我都喜欢得很。它们有时飞入茂密的野荆条丛,有时飞得比云还高,有时朝着玫瑰红的夕阳一直向西边飞去,我常跟着鸟儿在地上疯跑,仰头望着天空,猜想鸟儿们的家到底安在哪儿。

我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个盘子形的湖,湖边生长着高大的柳树,柳树的叶子刚长出来时,轻柔得像一阵绿色的烟。

立春那天,我走到湖边,看到柳树上站着一只洁白的鸟,头顶有一丛扇子形的羽毛,像戴着一顶骄傲的王冠。

我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鸟,它缓缓眨了一下深茶色的眼珠,我忘记了呼吸,仰头傻傻地看着它。过了一会儿,白鸟飞走了,我还仰着脸站在那里,感觉周围忽然变得非常寂静。

我愣了好一会儿,才看到柳树下坐着一个长得结结实实的女人,她手中拿着一根针,针上穿着鹅黄的丝线,正专注地做着针线活。

我鬼使神差地走过去,看到她手持一个圆形花绷子,白色的薄棉布绷得圆圆的,上面绣着一只鹅黄色的鸟。我一看那鸟儿,差点叫出声来。那正是我刚才看到的头戴王冠的白鸟!只不过鸟身上的羽毛绣成了鲜艳的鹅黄,深茶色的眼珠看起来更加灵动,像要对我说话一般。

我不由得多看了这个女人几眼。

她身旁摆着一副货郎挑子,两端各有一个三层小木柜,做得很讲究,漆成了耐看的枣红色,木柜上方装着透明的玻璃面子。每一层都放着整整齐齐的物品,针头线脑啦,茉莉花油啦,耳环发卡啦,还有小孩爱吃的山楂皮、酸梅粉、西瓜糖,凡是我能想到的好吃的,挑子上应有尽有。

不过,我见过挑这种货郎担子的都是男人,一个女人怎么走街串巷当货郎呢?我觉得很稀奇。

女人抬起头来,看到我笑了,“小姑娘,你喜欢鸟儿哪?刚才就看到你直愣愣地盯着鸟儿看。”

“喜欢。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多鸟儿。”我盯着她那双粗糙的大手,那实在不像是一双能绣花的手,可她绣出来的鸟儿却活灵活现!

“以前?以前你在哪儿啊?不是这地方的人吗?”她停下手中的针线活,认真地看着我。

“妈妈送我来这里跟着奶奶上学,有时间就回来看我,不过,她常常没时间。”我一边说一边打量她。

她长得挺好看,皮肤黑黑的,牙齿雪白,一双大眼睛含着笑,头发干脆利落地挽了个团子髻,浓黑的发髻上插着一排不知从哪儿采来的蓝色小花。

“你妈真有福气!有你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来,疼爱似的捏了捏我的脸颊。

我感觉脸像被木柴粗刺刺地划了一下,不由得说:“你的手真有劲,和你的脸一点不像!”

她笑得前仰后合,“哪里不像了?”

“你的脸挺好看,可手怎么这么老?刺得我脸疼。”我老老实实地说。

“唉,我从小就没妈,跟着爱打牌的爸一起过日子。个子还没锅台高,我就天天做饭、洗衣、煮猪食,这双手从没闲过呀,水里来火里去的,能不老吗?”她望着自己粗柴般的双手,叹了口气。

我有点后悔,不该说她的手老,惹起她的伤心事。

好在她很快又笑起来,望着我的右肩膀,惊奇地说:“今儿不是立春吗?你怎么没戴‘春鸡儿’?”

我们这里的习俗,立春这天,孩子要戴“春鸡儿”,象征着如意吉祥。一进入腊月,母亲们便从针线筐里翻捡出平日裁衣缝裤剪下的碎布头,剪成公鸡的模样,在公鸡肚子里塞上棉花,缝上口,然后给公鸡绣上眼睛,缝上五彩尾巴,加上火红的鸡冠,神气活现的“春鸡儿”就出现了。男孩的“春鸡儿”缝在衣服左肩,女孩的“春鸡儿”缝在衣服的右边肩膀上,这一天戴着“春鸡儿”的孩子看起来喜气洋洋。

“我妈很久才回来一次,奶奶每天忙得团团转,哪有工夫给我做‘春鸡儿’?”我的神情黯淡了。

听了我的话,她忽然飞快地把花绷子上的那块布取下来,拿起剪刀,小心地把那只鹅黄色的鸟剪下来,和一块黄色方格布放在一起,缝了一道边,又从货郎担子上拿了团棉花,抓了几颗红豆,装在鸟肚子里,缝成一只玲珑的“春鸟”,然后系上一根彩色丝带,示意我蹲下来。

我蹲在她面前,感觉她的呼吸吹得我的额头痒痒的,有一种温馨的香气。

她把这只鹅黄色的“春鸟”系在我的第一个扣眼上,打了个漂亮的结,笑着说:“别人戴‘春鸡儿’,你戴‘春鸟’,比他们的还神气呢!”

我低头看看,真好看!“春鸟”好像在我扣子上展翅飞翔。

“你的手真巧!”我高兴地说,“每年立春,你都给你的孩子做‘春鸡儿’吗?”

她愣了一下,立刻笑起来,用调皮的口吻说:“不,我不做‘春鸡儿’,只做‘春鸟’。我和你一样,最喜欢鸟儿!”

我第一次碰到和我一样喜欢鸟儿的大人,她又那么喜欢笑,我怎么看都觉得她可亲得很,只顾腻在她旁边,连上学都忘记了。

“你叫什么名字呀?该上学去了吧?”她用手摸摸我的小辫子。

“我叫穗儿,你呢?”

“我啊,整天挑着担子跑来跑去,别人见了都叫我‘打拨浪鼓的’,我都快忘记自己叫什么名字啦。”她顺手拿起货郎挑子上的一只大红色的拨浪鼓,“卜楞卜楞”地打出清脆的鼓点。

我可不愿意叫她“打拨浪鼓的”,说:“你小时候叫什么名字啊?”

“小时候过得太苦了,我不愿意想起那时候。要不,你就叫我鸟儿吧。”她孩子气地笑着说,“我一直都想当只鸟儿,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多好!”

哪有大人叫鸟儿的!我觉得这个名字让她一下子变小了,变得比我还小。但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说:“那我就叫你鸟儿姑姑吧!”

“哎!”她开心地摸了摸我的头,“快去上学吧,都什么时候了!”

“鸟儿姑姑,我明天还能在这儿见到你吗?”我有些恋恋不舍地说。

“那可说不准,我是走街串巷卖杂货的啊。”她看到我失望,笑着轻轻捏了下我的耳朵,“乖,上学去吧。”她弯腰从货郎挑子上抓了一把碧绿的西瓜糖,拉过我的手,放在我的手心里。

“我什么时候还能见到你呢?”我并不惦着吃西瓜糖,只盯着她的脸看。

“你这孩子真招人疼!”她伸出手来,想摸摸我的脸,又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把手缩了回去,“不能摸你的脸,我的手扎人。下次吧,下次见到你,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我不只喜欢鸟儿,还很喜欢孩子呢!”

“讲你孩子的故事给我听吗?”

她愣了一下,笑着点点头,“嗯,下次给你讲。我家也有个小姑娘呢,和你差不多大,也可爱得很!”

“她叫什么名字?”我好奇地问。

“乡下人起名字,都是看见什么就叫什么,她就叫‘酸枣儿’!”

我们约定好,下次见面她给我好好讲讲“酸枣儿”的故事,我才一步三回头地向学校走去。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大奖得主赵菱,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作品时还不满18岁。

2017年以长篇小说《大水》摘取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

《少年文艺》像一片开满鲜花的广阔原野,在我曾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子的时候,她生机勃勃的美丽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汲取营养,获得成长。你也和我一样热爱《少年文艺》吧,我们在同一本杂志中相遇相识,这是多么美好的缘分。新年快乐哦!

——赵菱



2018年一二合刊

《少年文艺》目录

开卷

雪地,就是我给故乡的留言条   刘炜

 

春读如耕

时光娃娃         秦萤亮

莲花灯           邹抒阳

小丑之王         周静

客从天涯海角来   小河丁丁

我不是机器人     廖小琴

藏书             王苗

麦辛成了麦写字   陈光中

悄悄问问你       郝文玲

一直往下掉       童子

新来的房客       张寄寒

猫背             一风堂

是谁丢了心事     朱朱

立春             闫耀明

狐狸的礼物       余晋

鸟儿姑姑         赵菱

恩芽的菠菜       连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