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很多律师都组成了自己的团队。现在单打独斗的律师特别少而且没有竞争力,律师团队化已经形成一种趋势。答主就把律师团队比喻成一棵树吧,这棵树从上至下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树根、树干、树枝、树冠,每个部分都代表着一种角色,非常重要。 树根——资深老律师他们通常是团队里面的专业顾问。老律师经过年月的洗礼,经验丰富,什么大场面都见过。和下象棋一样,只要参透对手的策略和招数,见招拆招就更加容易。这类老律师是团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却不喜欢抛头露面拉业务,把他们比喻为埋在泥土之下默默为这棵树,即团队提供养分的树根。当然,要成为这样的树根除了年岁的积累,还必须专注和热爱专业,有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策略制定能力。想要成为资深老律师,必须脚踏实地从小实习生做起,积累足够的经验和专业能力。 树干——技术派年轻律师、实习律师自从某个律师培训机构兴起之后,“技术派律师”一词变得非常热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年轻律师们的追求,当然,答主提到的“年轻”指的不仅仅是年龄,更是入行的年限,入行年限越浅的律师越追求“技术派”。从此,律师办案不再只有单调的白纸黑字文书,为了协助委托人、法官了解案件事实,技术派律师们会把案情做成可视化的关系图,更加直观。 技术派律师的另一项技能就是检索能力。业内流行一句话:“你首次遇到的案件类型一定不是首次出现的案件类型。”意思是目前让你手足无措的案件,一定有其他律师做过,他们经过研究形成了一种策略,这种策略你现在想不到没有关系,很大几率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找到。所以,技术派律师的检索能力绝对不能仅仅限于百度、谷歌这种大众搜索引擎,除了掌握专业的法律数据库搜索技能之外,还应当从互联网的方方面面,发散思维地检索。至于具体操作方法,这里篇幅有限,答主就不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留言或点赞,人数多的话,答主就写个科普文~。 当然,树干部分支撑了树干以上的部分,所以至关重要。技术派年轻律师和实习律师是一个律师团队的中坚力量。基本上大多数业务都是由他们完成的。具体有哪些业务呢?诉讼业务、非诉业务、法律顾问服务、外出送材料……等等。 树枝——律师助理、小实习生律师助理通常是过了司考还没有办实习证的准律师,他们在法律上的权限比实习律师更小,一般不可以签收法院的材料,也不能进行诉讼活动。 但并不是没有用到他们地方,现如今法律界竞争非常激烈,每个团队都需要打造一种独特的精英形象,自然需要宣传。大部分律师团队都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律师助理平时的工作就是负责自媒体账号内容的输出,除此之外,团队的律师经常出席一些论坛、讲座、会议什么的,演讲稿也是由律师助理起草的。 有条件的律所经常会举办分享会,由办案的律师上台分享自己的办案经历、技巧,这些分享会有些针对内部,有些欢迎外部人士参加。这些分享会的统筹规划以及达到的宣传目的也都是由律师助理负责的。律师助理应当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团队会议,参透会议的精神,因为律师助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根据团队律师的意思去制定每个案件的收费策略。 小实习生指的是即将毕业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有大概两个月的时间用来实习。律所就是他们的主要实习基地。通常情况下,小实习生做的工作相当于律师助理,但却不及律师助理有能力独当一面。在一些人手富余的团队里面,实习生其实只有一项工作——专心致志地做案件大数据报告(至于什么是大数据报告,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留言,人多的话,答主会写个科普文~。)法学生走向律师最开始的步骤就是成为一名实习生或者律师助理。 树冠——代表团队形象的律师树冠,是一整颗树最显眼的部分。作为代表团队形象的律师,一般都是能言善辩、形象好、情商高、法学背景强(比如名校毕业)、具有商业思维的律师,通常是团队的领导者、律所合伙人级别的律师。 这些律师代表着整个团队的精英形象,他们出席各种各样的法学论坛、甚至接受电视台普法节目的邀请,做客普法栏目,撰写普法专栏,高谈阔论,学富五车。其实这些都不是他们的个人成就,他们所发表的言论都是团队智慧的体现。 这样的律师,作为一扇窗,让客户通过他,了解整个团队的成绩和实力,可以看作一张活名牌,具有宣传作用。 关于题主的律师职业题主想要从事律师职业,必须深刻地了解自己。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如果你善于表达,精于演讲,善于与人沟通谈判,那么,可以往树冠的方向发展;如果你不喜欢被众人熟知,只是痴迷于法学专业,喜欢研究法律问题,那么可以向树根发展。 但是,无论做树根还是做树冠,必经之路都是“通过司考—做律师助理—办理实习—成为技术派律师……”,这样一路积累下来才有做树根或者树干的可能。 而这一路下来的时间成本很高,如果题主是应届生,那么大四九月份参加司考,十一月份知道成绩,成绩顺利的话,要等毕业证到手才能拿到法律资格证,大概七八月的样子,开始办实习,实习一年之后,取得执业证。从通过司考到取得执业证书之间,至少要经历两年时间,才能入门成为树干、技术派年轻律师。 另外,在没有成为树干即没有拿到执业证之前,你的工作量完全没办法自己把控。律师这个行业的入行模式有点像师傅带徒弟,你的工作量取决于你师傅的案件量。这样看来,确实非常辛苦。但是,只要题主是真的喜欢法律,这辛苦的两年里学到的东西也都是受益终身的,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嘛……律师本来就应该具备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都是苦练出来的。既然题主非常坚定要走律师这条路,相信题主一定能坚持下去。 还有个很重要的点,律师之路只要熬过前两年,拿到执业证,基本上即使不富有,也能保证不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