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叔孺先生遗墨

 家有学子 2018-01-02

二弩精舍  神留苍润

——《赵叔孺先生遗墨·逝世十一周年纪念展览特刊(1956)》介绍

·余正· 


       1956年是赵叔孺先生逝世十一周年,他的师友学生在香港为他举办了纪念展览,并编辑《赵叔孺 先生遗墨》刊行。时光真快,一甲子六十年过去了。我收藏的这本是1981年为浙江省篆刻活动事,去 邹梦禅先生寓所拜访时受赠,物是人非,也三十五年了。

        本书开本为30×19cm,正文68页,100g铜版纸彩色印刷。就当时条件讲,已是一本非常精美考究的纪念集了。全集内容概括了赵叔孺先生的生平传略,师友、弟子评介,诗印书画作品精选等内容。 由弟子赵鹤琴编辑,封面请王福厂先生题名。下面是本书目录影印,红字是我所添加,标出栏目内容及作者。


        本集收录的师友门生评介文章都情感真挚,真实记录了赵叔孺先生杰出的艺术人生、卓越的艺术 成就和对当时后世艺坛的重大影响。文字均典雅优美,生动感人。下面把张大千先生的序言转录如 下,以飨读者。


《赵叔孺先生遗墨序》   张大千

        余自弱冠出游,足迹遍中国、远及日韩,至则广交其豪隽瑰异之士,士以余之亲贤也,亦乐与余交。而旅沪往还尤密者,则鄞赵先生叔孺也。

        先生故世家子,童年以画马惊座客,闽县林颖叔方伯奇赏之,妻以女。方伯故以文章风节,有声道咸间,为闽中耆宿,所藏庋书画金石至富。先生居甥馆,得恣其搜讨,以成其学。其后复官闽中,有惠政,易代,乃谢去。寓沪以粥(鬻)金石书画自活。世变纷纭,而先生亦垂垂老矣。

       鼎革以还。海内遗老,流人名士,咸集上海;而南北所藏名迹宝墨,亦先后来萃。先生尤精鉴别,凡法绘名书,无不以得先生一言为定。而先生尤赏余摹古之作,以为古人不能过也。

       先生虽以书画篆刻名海内,而专精独到,尤在金石刻。其治印,虽导源其家撝叔,旁及顽伯牧父,然精意所注,尤在汉印。心摹手追,得其神理,寓奇诡于平正,寄超逸于醇古,非世之貌为狂怪、险谲者所可望也。风声所树,弟子传学者,独多知名于世。余所用印,多方君介堪、陈君巨来所治,二君皆先生高第弟子也,则先生所诣可知已。

   抑余闻艺事虽微,其所系于人心、风俗、运会则甚大。世之治也,则文章诗歌、书画金石,莫不有雍穆之象焉;及其乱也,则非狂怪、险谲无以厌其欲。自辛亥以还,吾神州赤县之祸变,亦愈演而愈烈矣。艺事之狂怪、险谲有以觇之也。拨乱世反之正,舍正人心莫属,而艺事其首务也。然则今兹,先生犹子鹤琴之展布先生遗作,其亦有正人心、救衰乱之意乎。

       余与先生为忘年至交,以先生子侄之能世其学,而鹤琴及先生门人之能发挥广大之也。虽远游海外。不得躬与其盛。亦乐而为之喤引焉。

岁次丙申夏五月  蜀郡张爰大千   


       本集中《赵氏同门名录》是近现代艺术史的一份难得、重要的资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建国后活 跃在书画印坛上的中坚、领袖人物。现将全部名录影印刊出,供读者参考。


       《西泠艺丛》社刊专辑介绍赵叔孺先生,受编委之嘱,把这本集子简介如上,敬请读者指正。

2016年3月写于湖上今日轩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