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曾发生过一起著名案件. 一名 16 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 围绕他能否继承被害人的遭产出现了很大的争论. 肯定者认为他是合法继承人. 按法律规定他应当继承遗产. 反对者则认为其继承与法律的目的不符. 最终法院以“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这一原则剥夺了男孩的继承权. 请你运用所学的法律原则关系的原理对法院的判决作出评论. 答:(l )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2)法律规则是法律对于某一种行为规定的行为规范. 而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是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就两者的关系来看.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基础. 法律规则不能违反法律原则. 否则就不能实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 (3)按照法律规则. 男孩是合法继承人. 应当继承财产. 但从法林原则角度看. 由于财产继承的出现是男孩的不当乃至犯罪行为所致,如允许男孩继承遗产. 无疑是对其犯罪行为的肯定甚至鼓励. 是对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价值的违背. 因此. 按照法律原则高于法律规则的原则. 应当判决剥夺该男孩的继承权. 法理学案例分析题(二) l995年底,某医科大学因考虑到吸烟是世界公认的三大不良公害之一,而医学院又是培养健康卫士的地方,因而作出决定,从1996年起该校不招收吸烟学生。在199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烟草和健康大会组委会上. 大会也发出了在全国医学院校开展禁烟活动的倡议,倡议从l996年起医学院不再招收吸烟的学生. 此一举动受到部分媒休的关注和肯定. 但也引起了吸烟学生和家长的反对. 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说明上述决定和倡议是否合适及其理由。 答:(l )某医科大学的决定和大会组委会的倡议是不合适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这农明,受教育权是宪法从予公民的神圣权利. 除了法律明文规定外,不能被随意剥夺和取消。上述医学院的决定和大会组委会的倡议. 却在没有国家立法的情况下. 剥夺了吸烟学生的受教育权,明显是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的,因而其做法足不合适的. 应当予以撤销。(3)当然,上述决策者的动机和愿望无疑是良好的. 也符合杜会文明和进步的趋势. 但是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毕竟不能等同. 倡导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对其负面进行法律禁止、法律制裁的东西。(4)一些新闻媒体对于此举的关注和肯定. 表明在我国,宪法至上的观念和原则的确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杜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我们必须维护宪法的权威. 任何行政与非行政的决定,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规定相违背、相冲突,否则就必须制止和纠正。 法理学案例分析题(三) 200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修订,将法官的任职条件要求从大专学历提高到大学本科学历。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 分析说明此举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