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2017最新高血压指南:这八点新知最重要

 Rocketwarrior 2018-01-02

新指南导读

一、高血压定义近二十年来首次更改

 

二、高血压在家诊断更准确

三、高血压的终生风险可能是80%到100%

四、高血压与十二种心血管疾病相关

五、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很有效

六、SPRINT研究证明,血压更低更好

七、高血压是中国第一位死亡风险因素

八、仅有1/12的高血压患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最近在高血压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这两家心脏研究的权威机构联合其他9个学会,发布了2017版的成人高血压防治指南。这个最新指南的最大亮点,不仅是对高血压进行了重新定义,还标志着高血压的指南体系发生了四十年来的首次重大变化(由JNC体系转向ACC/AHA体系)。

展开剩余89%

上一版高血压指南JNC7发布于2003,至今已有14年。新指南梳理了14年来最新最可靠高血压研究成果。同时今年Lancet杂志也发表了两项中国高血压研究成果,结合指南我们总结了以下八个关键要点,帮助大家迅速掌握这份高血压的新指南。

一、高血压定义近二十年来首次更改

在最新的这一版指南中,高血压定义为血压高于130/80 mmHg。它比使用多年的传统高血压定义(血压高于140/90 mmHg)更为严格。之前的高血压标准(高于140/90 mmHg)已经使用了近20年,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在1998年共同确定的。

同时,高血压前期120/80mmHg~140/90mmHg的概念也被删除了,血压120-129/<80>。符合原先高血压定义“血压高于140/90 mmHg”的人群,在新指南中,已经属于2级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当血压超过130/80mmHg时,罹患心血管病风险就已经加倍了。

二、高血压在家诊断更准确

指南同时指出,高血压最好的测量和诊断地点是在家里,这样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测得值高于正常,但是离开医疗环境血压是正常的。白大衣高血压的患病率大约在10%~30%,而且随年龄增加。它往往是由于紧张因素造成,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方法。为了避免“白大衣高血压”所致误诊,新指南推荐在医院、诊所等之外的环境下测量血压以诊断,如在家测量。

“白大衣效应”通常能使血压升高20/10mmHg。新指南更改了高血压定义,同时推荐在家测量,这前两项推荐是一致的。

三、高血压的终生风险可能是80%到100%

高血压是一个终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生。比如人群研究发现,即使45岁时没有高血压,到85岁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是80%以上。具体而言,黑人的终生风险最高,为93%,白人为86%~92%,华裔为84%。

由于之前研究中的高血压定义是140/90mmHg,在新指南的定义下,医学界估计高血压的终生患病风险接近100%

Hypertension. 2011;57:1101-1107.

四、高血压与十二种心血管疾病相关

英国Farr健康信息学研究所完成了一项百万人群研究,涵盖年龄≥30岁并且无心血管病的125万人,分别于他们30岁、60岁和90岁时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发现,高血压与下面12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而且,高血压发病年龄越轻,风险越高。

高血压相关的12种疾病

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塞

无预兆冠心病死亡

心力衰竭

猝死

短暂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外周动脉疾病

主动脉瘤

Lancet 2014; 383: 1899–911

五、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很有效

新指南强调了非药物治疗(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基础作用

非药物治疗包括减重、健康饮食(比如DASH)、限盐、补钾、锻炼、限酒,这六项被证明足以有效降低血压,一级高血压完全可以通过健康管理得到控制,对于2级高血压的治疗,吃药也需要和健康管理结合。这六种高血压管理方法都被强有力的证据所证实(A级证据)。

六、SPRINT研究证明,血压低更好

2015年公布的高血压研究SPRINT,是促成2017指南更改高血压定义的最主要推动力。

SPRINT研究证明,比以往更积极地降压能让患者更大程度的获益。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之下,与标准降压方案(降至140/90mmHg以下)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27%。即使在高风险人群,比如糖尿病、肾病和老年人(>75岁)群体,积极治疗的获益也是明显的。当然,降压目标的实现需要与完善的生理指标监测相平衡。

降压目标

七、高血压是中国第一位死亡风险因素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高血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风险因素。高血压作为独立风险因素,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多于吸烟、饮酒、血脂等等。高血压也是肾病的第二位风险因素,仅次于糖尿病。

根据中国数据,2016年中国因高血压造成的死亡人数是229万人,是中国人的第一位致死风险因素。

高血压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

总计

229万

脑中风

97万

冠心病

91万

心脏病

24万

慢性肾病

11万

其他

6万

八、仅有1/12的患者有效控制血压

同样在今年,柳叶刀《LANCET》发布了“中国高血压流行、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这项研究调查了PEACE项目的数据,包含了来自中国大陆31个省的约170万成人(35-75岁)。

整体而言,在35岁以上的中国成年人中,有近一半的人患有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如果按照中国人口估算,中国有近5亿成人高血压患者。但是好像感觉没有这么多的高血压患者,那是因为高血压的知晓率非常低,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管理也存在很大问题,只有十二分之一的患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