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吃早餐能够让人充满活力,对一天的工作都有帮助。但是有的人却对早餐很敷衍,不吃或者很晚才吃。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以下简称TAU)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九点半以后吃早餐,会提高患肥胖和糖尿病的概率。 他们研究发现:吃早餐的时间,会影响一种调节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的“生物钟基因”,从而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产生联系。 你的生物钟基因会记住9:30这个时间点,并且安排新陈代谢。 关于生物钟基因的研究,近年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今年还获得过诺奖生物医学奖。 那么,这种基因是如何通过早餐,影响人体代谢的呢?人体内,有9-12组控制节律的基因,在它们的作用下,人的激素分泌是有节律的。 以胰岛素的分泌为例,吃过饭后,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之后,血糖含量会升高。其中一部分,提供给人体作为能量;还有一部分,需要身体分泌出胰岛素来,对血糖进行储存。完成这一步工作,人的血糖才会下降到正常的水平。 如果吃饭规律,生物钟基因就慢慢掌握了时间,规律地控制分泌进行。而一旦吃饭不规律,胰岛素的分泌却不会改变,它还是会在老时间分泌,而这时,有可能你没有吃饭,体内血糖并不高,并不需要胰岛素来储存血糖。 但是胰岛素来都来了,总想搞点事情干干的,它也不管你有没有多余的血糖,自说自话就储存起来,这会导致低血糖的出现。 更严重的情况是,身体系统一旦监控到,会产生反应清理它。如果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启动,消灭了胰岛素,长期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混战,就会导致人患上2型糖尿病。 9:30前吃早餐改善新陈代谢 吃早餐可以触发生物钟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血糖控制。生物钟基因不仅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昼夜变化,还能调节我们的体重、血压、内皮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 更重要的是在9:30前吃早餐,可能会改善身体的整个新陈代谢,促进体重减轻,延缓与2型糖尿病和其他与年龄相关的并发症。 最佳的吃早餐时间 清晨,太阳慢慢升起,身体也渐渐苏醒。到了早上7点左右,胃肠道已经完全苏醒,消化系统开始运转,7~8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吃早餐最能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营养。满分早餐至少应包括三类食物:谷类食物,如面条等;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还有富含维生素C、可以补充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再加上一两种坚果,那就更完美了。另外,早餐与午餐以间隔4~5小时左右为好,如果早餐过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