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知识比较hardcore 没办法 我爹说过 好用的,不好学 毕竟这年头 认真学点东西的,不多 ![]() 每天一首歌,美滋滋 想要搞懂摄影器材? 想要成为了解设备的老鸟? 想要真正懂得你手中相机的每一个功能? 【器材党】 这个分类 也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你看到的都是我多年“搞机”的经验 第二,你看到的都是别的摄影师不愿告诉你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聊聊 摄影中无数新手一年都搞不明白的问题: “画幅” ![]() 上帝说,要有胶片 于是有了胶片 最初上帝看胶片是好的 于是规定下来 每一张胶片的尺寸都是36mm×24mm 然后,上帝就睡去了 ——《摄影圣经》 ……以上都是我瞎掰的谢谢,下面也一样 最初的胶片 经过多年的发展 最终确认的尺寸是36mm×24mm 这也就意味着 作为感光元件的胶片 如果尺寸是36mm×24mm 就可以说它是全画幅 上帝看数码相机是好的 于是创造了CCD和CMOS 最初的CCD并没有一张胶片那么大 于是,上帝称之为半画幅 ——《摄影圣经》 最初的数码相机使用的感光元件是CCD 也成为“电荷耦合器件” 后来发展为CMOS,这个名字更蛋疼了 叫“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敲黑板 完全不用记这个 你就不明觉厉的知道我在吹牛X就好 反正我也是百度百科哈哈哈哈 CCD和CMOS的作用很简单 记录下镜头里的画面 转换为数码信息 储存在相机里 刚开始的时候 因为技术的限制 CCD的尺寸普遍要比正常的一张胶片底片小 大约在24.9×16.6mm 大家可以看一下大小对比 ![]()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 红框内的为半画幅,也叫APS-C画幅 而全部的图片则是全画幅 是不是还是有差别的? 上帝看全画幅是好的 噪点低,高感好,画质高 于是让CMOS从半画幅 变成了全画幅 于是这事变成了 地上的人的钱便没了 ——《摄影圣经》 全画幅和半画幅除了实际物理现实的差别 那具体还有哪些不同呢? 话句话说,为啥全画幅比半画幅贵辣么多呢? 很简单 因为感光元件越大 就可以等于说 画质越好 感光度越好 噪点控制越好 并且不用乘以转换系数 总之就是好 ![]() 大家可以看这个画面里,最外面的紫色,就是全画幅的范围 而深蓝色写着aps-c的则是半画幅 最后告诉你们一下真相…… 那个橙色的1/1.8英寸的大小,就是你手中iPhone的感光元件大小…… 知道差距了吧,扶额 上帝把全画幅的镜头用在半画幅的相机上 希望他们有所不同 于是上帝便令光线扭曲 说,“乘以1.5 这才是半画幅的镜头焦距” ——《摄影圣经》 大家可以看这张图 ![]() 看不懂没关系 我就是想告诉你 其实大家小时候学过的“小孔成像” 就是相机最基本的原理 而半画幅可以理解为先天性的 将正常的“成像”进行了裁剪 所以镜头的显示是不正常的 比如说50mm F1.8这个镜头 在全画幅上,焦距是50mm 但到了半画幅上 必须乘以1.5的转换系数 结果就变成了75mm 这样50镜头原有的像场会变化 并且视觉上会被“拉开” 就意味着 ![]() 如果你以前50mm镜头可以拍红框外的部分 在半画幅上 只能拍红框以内的了 这也就是半画幅的物理缺憾—— 无法避免的转换系数 最后总结一句话 画幅越大,画质越高 全画幅的镜头用在半画幅上 要乘以1.5的焦距转化系数 所以…… 想去看看,你手中的相机 ![]()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