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舶原理 参数系列

 Ican366 2018-01-03

船舶原理 参数系列

船舶货运符号

1、         船舶形状 

内容

符号

注释

两柱间长/垂线间长/船长

LLBP

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水平间距,无舵柱的量至舵杆中心线。

型宽

B

在船舶最宽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至另一舷外缘之间的水平间距。

型深

D

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型吃水

d

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最大长度

Lmax

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站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宽度

Bmax

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高度

Hmax

船舶空载吃水到船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最大吃水

dmax

船中处,自龙骨下缘到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首吃水

dF

水线面与首垂线交点距离基平面的垂直距离

尾吃水

dA

水线面与尾首垂线交点距离基平面的垂直距离

纵向坐标

X

=该点距离中站面的距离

横向坐标

Y

=该点距离中线站面的距离

垂纵向坐标

Z

=该点距离基平面的距离

纵向移动距离

  移动后的坐标-先前的坐标

横向移动距离

垂向移动距离

 

2、              船型系数

横剖面系数

水线面系数

垂向菱形系数

菱形系数

方型系数

注意: 指当前吃水处水线面的长度、宽度;  当前吃水的排水体积。

:水线面面积。:中横剖面水线以下的面积。


3、常用位置点

内容

符号

位置

坐标

备注

船舶重量

重心

船舶排水量

浮心

 

 

漂心

 

 

稳心

 

货物

货物重心

 

某重物

货物重心

 

某重物

货物重心

 

                     

初(横)稳性方程

 

纵稳性方程

  

 

3.其它

符号

含义

 

符号

含义

求和,或者

满载排水量

变化量

空船排水量

每厘米吃水吨数

总载重量

 

 

每厘米纵倾力矩

 

 

 

 

 

 

 

 

 

 

4.稳性参数

船舶横稳性

 

船舶纵稳性

船舶横倾力矩

船舶纵倾力矩

横稳心

纵稳心

船舶横稳性力矩(恢复力矩)

船舶纵稳性力矩(恢复力矩)

船舶(横)稳性力臂

船舶纵稳性力臂

船舶初(横)稳性高度

 

船舶纵稳性高度

 

横稳性半径

纵稳性半径

 


基本公式:

第二章:近似算法

 

 


梯形法     

辛一法      

辛二法  

第三章:浮性

 

1.重量、重心计算:

           

           

注意:利用合力矩定理,

其中: 为装卸后重量、重心。

为装卸前重量、重心,

,为装卸货物重量、重心,装货为+,卸货为—

:全船重量纵向力矩;        :全船重量的垂向力矩;

 

2.少量装卸对吃水影响

   

其中:-当前水域密度下的每厘米吃水吨数。

       -装卸货物重量,装货为+,卸货为—

 

3.舷外水密度变化对船舶吃水的影响

其中: -先前的水域密度;-后来的水域密度

 

第四章  稳性

 

1.初稳性高度定义式:  根据型吃水查静水力资料,利用公式计算

2.船内垂移货物(初始正浮):

3.船内横移货物(初始正浮):

4.自由液面的影响     

其中:自由液面修正量为

    -水线面的自由液面惯矩,对于矩形液面   

                  对于等腰梯形液面

注意:是指船舶装载与液体同重的固体时的初稳性高度,即没有考虑液体的流动性。

5.少量装卸货物对稳性影响:位置

            

注意:-装卸货物重量,装货为正,卸货为负

 

6.少量装液体货物对稳性影响:位置

              

7.少量卸液体货物对稳性影响:已知经自由液面修正后的,卸掉一部分装载舱的液体,位置位置

-装卸货物重量,卸货为负

 

8.重吊装货计算最大横倾角:按在挂点处少量装货计算

  注意装货完毕时状态,与重吊无关,按在货物装载位置处少量装固体计算。见公式6

9.重吊卸货计算最大横倾角:按货物自初始位置移至挂点处

注意:卸货完毕后船舶浮态和稳性的计算,与重吊无关按在实际卸货位置处少量装卸固体计算。见公式6
第五章  吃水差

1.船内纵移货物:

                           

                           

                           

                           

2.装卸货物:

                           

                           

                           

                           

                         

 

                           

 

3.大量装卸求首尾吃水:

                       1     

                                2

                                3

                        4

              注意:新的可根据查表得到。

第六章  抗沉性                           

重量增加法和浮力损失法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