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风撤资本田中国?都是销量高惹的祸!

 伟天英 2018-01-03

2018年1月2日下午,上海联交所信息显示,东风汽车挂牌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田中国”)10%的股权,价格为9,487万元,为广汽本田全资控股本田中国并扩充产能埋下了伏笔。

东风撤资本田中国?都是销量高惹的祸!

就在上周12月26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正式审议通过了《关于转让本田(中国)25%股权及广汽本田收购重组本田(中国)方案的议案》,批准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收购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将这25%的股权以23,159.3 万元转让合营公司广汽本田,并批准其进行改造升级,项目计划总投资 120,614 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解决。

东风撤资本田中国?都是销量高惹的祸!

本田中国成立于2003年9月8日,是中国首个产品100%出口的整车制造企业,由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持股55%)、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年限30年,注册资金8200万美元。

早在本田中国工厂建立之初,主要是受到中国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合资企业低产品配套成本的吸引,广汽本田(当时还叫广州本田)起步早,基础好,话语权相对东风本田大,而且广州背靠香港,又有区位优势,本田中国的工厂就落户在广州。具备焊接、涂装、发动机组装、整车装配以及整车检测等工序,拥有新车型中心、试车跑道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25亿美元,产能为6万辆/年,所生产车型供出口。这里生产的JAZZ即两厢飞度曾出口德国。

东风撤资本田中国?都是销量高惹的祸!

上海联交所信息显示,2016年本田中国营业收入32亿元,净利润-1.37亿元;2017年1-10月,营业收入2.57亿元,净利润1364万元,利润微薄。

正如不少媒体指出,此“本田中国”(生产供出口车辆的合资公司)非彼“本田中国”(本田技研),后者作为才是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的股东方之一,因此此次东风剥离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10%的股份,并不会对东风本田造成重大影响,也不应被过度解读。

东风撤资本田中国?都是销量高惹的祸!

如今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都制定了到2020年年产销达100万辆的目标,但是两者同样面临产能不足这一“甜蜜的烦恼”。

东风本田2017年全年终端累计销量为727,025辆,同比增长22%,成为今年车市低增长之下的大赢家之一。目前在CR-V、思域、XR-V的高增长下,东风本田实现了全系车型“零库存”,但产能只有51.2万辆,出现产能不足的状况。

2016年12月,东风本田第三工厂建设启动并预计将于2019年建成投产,产能还将扩充12万/24万辆,仍旧为产能所困。2017年10月,有消息称神龙汽车二工厂或将转手东风本田,从而解后者产能的燃眉之急。

东风撤资本田中国?都是销量高惹的祸!

广汽本田收购本田中国的股权,更多是也为了解决产能隐忧。目前广汽本田现有三条生产线,年产能60万辆。其中第一条生产线位于黄埔厂区,设计产能为24万辆;第二条和第三条生产线位于增城工厂,现有产能分别为24万辆/12万辆。即使第三生产线未来增12万辆产能,共计只有72万辆,对比2017年超73万辆的销量来说仍不够。

这与2015年末广汽三菱收购进口三菱100%的股权又有所不同,当时是将三菱汽车所有的进口车业务将全部由广汽三菱承接。而这次,则是广汽本田将接管本田中国的出口生产业务,在扩大自身产能的同时,也不排除广汽本田借本田中国的渠道拓展海外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