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勺之战

 梦想童年594 2018-01-03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之间发生了长勺之战,力量较弱的鲁国军队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军队,这是与淝水之战齐名的著名战例。春秋初年的最强国郑国在郑庄公去世之后便很快衰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位于中国山东地鲁国和齐国。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说:“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史载

  《左传·庄公十年》载:“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事简介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春秋初期,齐、鲁两个大国为了争霸时有冲突。周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 685年),齐国为继承王位而发生内乱,鲁国扶持公子纠争夺王位,与齐结仇。齐公子小白抢先即位,称齐桓公

  次年春,齐桓公不听管仲先修内政待机而动的劝阻,急于征服鲁国,以报前仇。鲁庄公决心应战。这时,有个叫曹刿的贵族求见庄公提出建议。曹刿问庄公: “你靠什么来打仗呢? ”庄公以衣食不独自享受,分给臣下,并对神守信作答。曹刿认为:“这些小恩小惠无利于老百姓,他们是不会跟从你的,神也不会为你降福。”庄公又说:“对民间诉讼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慎重处理。”曹刿说:“这倒是尽职尽责,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取胜才有根基。”曹刿自告奋勇请求与庄公同赴战场,庄公应允。齐、鲁两军对阵于长勺 (今山东曲阜北,一说为莱芜东北) ,鲁庄公立即命令击鼓攻敌,被曹刿劝阻。曹刿深知齐强鲁弱,绝不能先下手。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恃强两次击鼓发动进攻,因鲁军阵脚不乱,均未奏效。两次进攻,齐军不仅损耗了体力,而且锐气大减,当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冲击时,已是兵疲意沮,战斗力大大削弱。曹刿抓住时机,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一鼓作气” 击溃了齐军。庄公下令追击,又被曹刿劝阻。曹刿怕齐军佯败设伏,亲自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爬到车前扶手的横木上眺望齐军的旗帜,证实齐军确实溃败以后,才请庄公下令追击将齐军逐出国境。

历史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齐是一等国,在春秋时期并国35(—说“30”);鲁是二等国,曾并9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鲁庄公十年”一栏云:“齐伐我,为纠故。”这件事在《齐太公世家》中有详细记载,摘抄如下: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佯)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拒)鲁。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公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 按:无知弑齐襄公发生在鲁庄公八年(前 686年),雍林人杀无知则发生在次年春天,大约此后不久小白就做了齐国国君,乾时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的秋天。接着子纠被杀,召忽自杀,管仲请囚。长勺之战则是此后半年的事。

起因


  齐厘公对侄子公孙无知与王子诸儿同等待遇,早已引起诸儿的不满。后诸儿继位为齐襄公。他以公孙无知待遇过高为由,予以降低,“绌无知秩服”,引起公孙无知的不满,阴谋乘机生事。大夫连称、管至父因为出戍葵丘没有得到及时更替,也怀恨在心,于是勾结公孙无知,密谋欲杀害襄公,拥立无知为齐君,这件事引起大夫管仲、鲍叔牙等人的不满。他们感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便分别拥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出奔鲁国和莒国避难。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到外地狩猎时受伤,公孙无知得知齐襄公受伤后,派人杀死了齐襄公。连称、管至父立无知为国君,引起全国的反对。接着几位大夫杀死公孙无知,宣布迎接在鲁国避难的公子纠为君,并和鲁庄公会于蔇,商定由鲁出兵护送公子纠返国。而奔往莒国的公子小白闻悉国内变乱,也在鲍叔牙和莒兵护送下急忙返国,争夺政权。管仲闻讯后,于途次邀击,射伤小白,但被鲍叔牙机智营救,抢先赶回国都临淄,就了侯位,即为齐桓公。公子纠和管仲见国君位置被小白抢先夺去,只好仍回鲁国栖身,这使齐、鲁两国关系又趋紧张。

  新即位的齐桓公小白,因为鲁国支持公子纠,对鲁非常不满。鲁庄公却以公子纠没有当上齐国国君,对齐极为仇视,便亲自率大军强送公子纠返国,进入齐境干时地区,齐桓公即与鲍叔牙等商讨对策,决定“以兵拒之”。双方各以兵车300辆投入战斗。齐军一举击破鲁左右军,继而包围鲁庄公所统帅的中军。鲁庄公把大旗改插在将领梁子车上,自己改乘轺车.化装突围,才免于被俘。鲁军惨败后,鲁庄公在齐军压力下,竟改变初衷,杀死公子纠,把管仲押送给齐国。干时战后,鲁庄公吸取失败的教训,加强军队训练,赶制各种兵器,疏浚曲阜以北的洙水,以防齐军进攻。与此同时,政治上也作了些取信于民的工作,所以当齐军逼近鲁境,鲁国北部形势紧张时,鲁庄公决定动员全国力量对齐作战。这时一位名不见经传但确有政治远见和军事素养的人曹刿,怀着拯救祖国的决心,进见鲁庄公,陈述了自己对战胜齐国的策略,对庄公的战争指挥和鲁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经过详述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齐国由于干时战争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汹涌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饬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弩手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没有厮杀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2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再退回到原阵地。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3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挡,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节节败退,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曹刿认为齐乃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令。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洗涤干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鲁军获胜后,庄公与曹刿论及战争胜负的原因。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作气”(古代用兵“鸣鼓则进”,鼓声一响,勇气奋发);“再而衰”,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而竭”,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彼竭我盈”,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至于追击问题,曹刿则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同意下令追击。

战争人物

曹刿

  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

  即姬同,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他为鲁桓公儿子,承袭鲁桓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2年(前693年-前662年)。

齐桓公

  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 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战争点评

  齐鲁长勺之战,既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这两次(干时、长勺)战争,充分说明正义和不义之战,即令是在冷兵器的古代最后胜利也总是属于正义之师。

  当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齐、鲁长勺之战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长勺之战”比较读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进行了一次战争,史称“长勺之战”。中学语文教材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一文,就是记载的长勺之战。然而,《曹刿论战》一文写战争过程只用了52字。寥寥几笔概括了鲁国打败齐国的史实。对于当时强齐来说,这场战斗无疑规模不小,姑且不说战斗的起因、战斗的规模、军事装备等情况,单就战斗中紧张而激烈的态势,总要描写一番吧。为什么作者略而不谈?

  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先让学生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然后比较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 关于“长勺之战”这次战争,《春秋》里只用了一句话来记载:

  “十年春,壬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用一句话记叙中国历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战例,的确过于简略。不过,它也能给读者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第一,交代了战争的时间、地点;第二,记载了齐国与鲁国的战事;第三,表明了战斗的结果。因为《春秋》近乎大事年表,所以记事非常简略。

  二、 同是这次战争,《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中是这样写的:

  战长勺曹刿败齐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制止曰:“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能退后。少顷,对阵鼓声有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 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东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故事中,尽情挥洒,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战斗的全过程。尤其是“齐人三鼓”的描绘,可谓传神极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齐、鲁两国的鲍叔牙和曹刿,一个骄横冒进,一个冷静应战。古代作战是靠击鼓进兵的。齐国大将鲍叔牙大有“轻鲁之心”,第一次击鼓进兵时,势如破竹,而鲁将曹刿指挥若定,“静以待之”。虽“重赏”勇夫,齐兵终因鲁国“阵如铁桶”始终“不能冲动”,只好后退。齐军“再鼓”,鲁还是“寂如不闻”,齐军以为鲁 “怯战”,于是第二次击鼓,并出现了小说中描写的齐鲁“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当杀得齐军“七零八落,大败而奔”之时,庄公“欲行追逐”,曹刿又及时制止,下车“察之”后,方同意乘胜追击,终获大胜。此场战斗,可谓惊之险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三、与《曹刿论战》一文比较阅读,探究原委。学生从图书馆、联网等媒体上查阅资料,讨论交流:

  其一,来自于资料:《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利于刻画人物。(选自《中国文学答问总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其二,来自于知识积累:《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当然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不过,比起小说来,小说更注重战事中战斗场面的描写。这是因为小说是以情节入手来吸引读者的,所以详写激烈紧张、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如果说《左传》写战事则在于“情”和“理”,那么小说《东周列国志》写战事则重于“惊” 和“险”。

  其三,就《曹刿论战》论辩艺术而言,运用“长勺之战”的事实是为了精辟地论证“敌疲我打”“一鼓作气”的道理的。通过描绘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来介绍他有勇有谋的思想表现,所以《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略写了。这也体现了《左传》“言简意赅”的艺术魅力。(刊载《中学语文》2003年第九期)

寻访长勺之战发生地

杓山
杓山

  引言: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之间发生了长勺之战,力量较弱的鲁国军队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军队,这是与淝水之战齐名的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长勺之战发生在哪里呢?6月9日,记者走进苗山镇西杓山村———

  西杓山村位于莱城东北,苗山镇驻地西北。村南有杓山,村北有火石山,村前一条杓山河绵延流过,最终汇入汶河

杓山与勺山

  根据地名沿革资料,西杓山村在清末属勺山保所辖,当时勺山保辖勺山、勺山前,后来勺山分为东杓山和西杓山,勺变为杓。

  西杓山村南有座山名杓山,在杓山一片丘陵地带中杓山显得高大。杓山最高峰处原有山寨,因此山峰被称为杓山寨。村民说山形似扣着的勺子,山便因此而得名。

  在莱芜历代县志中杓山有不同称谓。康熙《莱芜县志》载:“杓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光绪《莱芜县志》载:“勺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勺山保,状如勺。”宣统《莱芜县志》载:“韶山,即勺山,在县治东北六十里。”由此我们知道,杓山、勺山、韶山指的是同一座山。

  查字典我们了解到,“杓”通“勺”。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说杓山或者勺山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在杓山半山腰,有一天然台子,村民称之为擂鼓台。据说古时两军对垒,在台子上擂鼓助威。

  西杓山村西原有座古老的寺庙,寺庙叫木莲寺。寺庙位于一个高台上,杓山河绕寺一周。寺庙占地面积大,寺内有天王殿、阎王殿、佛爷殿等众多大殿。92岁的村民刘明林对木莲寺当年的景象还记忆犹新,甚至还记得一位叫“长须(音)”的和尚。“神很多,一个人都不敢进去!”村民说。

  木莲寺所在的高台,村民称其为点将台。据说古时两军对垒时,将领站在此台上调兵遣将。

齐鲁古道

  西杓山村南有条古道,古道是口镇到博山的必经之路。古道从口镇经过古城村、大冶村、龙角、灰堆村,再经过漫道村、西杓山村、东杓山村、五里桥、庙子村,又经横顶村、麻峪村、普通村、和庄村,过青石关,到达博山。

  旧时,口镇叫吐丝口镇,商贸发达,而这条古道连通了口镇和博山两个经贸繁盛之地。古时,这也是齐国通往鲁国的线路,齐长城是两国的分界,这条古道经过齐长城的重要关口青石关。西杓山村68岁的村民刘宣传说,在东杓山村,还能看到古道上留下的很深的车辙印。

  西杓山村头,立着长勺之战遗址碑,告诉大家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的发生地。这有证据吗?

  《左传·庄公十年》载:“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此役,鲁庄公是在鲁国人民的支持下用正义之师和“彼竭我盈”的战术,在齐军三鼓士气不振之时,鲁军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并将齐军驱逐出境。

  《左传》所载虽然未明确指出长勺之战的地点,但就大的地理特点而言,有几个问题是明确的:首先,“齐师伐我”说明长勺为鲁地,长勺之战是伐,而不是偷袭;其次,长勺之战为车战;再次,战场地形较为复杂,既易于“伏焉”,又便于“逐之”。这些都可作为我们讨论长勺之战地理位置的基本线索。

  齐鲁两国当时以齐长城为界,杓山一带当时属于鲁国无疑。而在齐长城巨防下,当时只有一条可以驱车的通道,那就是从齐境经过齐长城之青石关而进入鲁地。

  由于长勺之战是“伐”,所以鲁军是知道齐军的行军路线的。但当时齐军兵强马壮,步步深入鲁国。为了保存实力,待机反攻,鲁军不得不避开齐军锋芒,采取守势。

  杓山周围东西皆是山岭,而杓山北面有一片开阔地带,以此为战场可布阵车战,若齐军败退,只能走原道,即自杓山经过青石关进入齐境。这段路狭长且是上坡,这种地形条件显然不利于齐军,而有利于鲁军的反击。当然,杓山至青石关一带的地形并不只是对鲁军有利,两侧齐国可以埋伏兵力,若齐军诈败撤退,待鲁军追击时伏兵杀出,将会置鲁军于死地。因此,曹刿担心“惧有伏焉”是有道理的。所以他“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才乘胜追击。

  由此,《左传》记载的长勺之战所透露出来的地理状况和杓山一带的地理状况吻合。但这场战争为何称为长勺之战呢?

  长勺作为地名是因为长勺氏的居住而得名。长勺氏遗址的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佐证。据《莱芜市文物志》载:长勺氏遗址1983年在西杓山村发现。长勺氏遗址有两处,一是西杓山村西南300米,原西杓山村学校后的高台地。遗址东北两面是杓山河,西南两面为斜坡,南台面就是西杓山木莲寺的位置,也就是后来的西杓山学校。二是在西杓山村南约1500米长的杓山之上。前者是高台地,文化堆积层可达2.5米,面积有3000平方米,主要遗物有陶鬲、陶豆、陶盘、陶罐等。后者位于杓山之阴,主要遗址与前同,两者均为商周文化遗存。

  由此,长勺作为地名是因为长勺氏的居住而得名,而长勺之战因齐鲁之战发生在长勺而得名。

  泰安市文物局的吕继祥、刘慧对此做了详细考证,山东省文物管理局经考证后也认定这里是长勺之战遗址。

  《齐鲁文化大辞典》载:“长勺,古地名。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地而得名。故址在今莱芜东北。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即发生在此。”《辞海》的注解也承认了这种说法。

  后记:长勺之战,这场战事因为《左传》的精彩记述,更因《曹刿论战》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入选中学课本而广为流传。作为发生在莱芜的重要历史事件,这里值得我们珍惜、保护和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