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热并用法(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脘痛、慢性结肠炎、心动过缓、急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腰痛、冠心病)

 柴桂苓 2018-01-03
1.胆汁返流性胃炎   孙氏以寒热并用法拟方,药用:柴胡15g、白芍20 g、党参2 5g、白术20g、代赭石25g、半夏10 g、蒲公英20g、延胡索10g、吴茱萸5g,若肝胆湿热重者加龙胆草、苍术、茵陈;脾胃虚寒重者加干姜、桂枝、砂仁;有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玉竹;痰热明显可酌加瓜蒌、陈皮;有饮食停滞者加神曲、鸡内金;病久者加莪术、三棱、丹参。


2.胃脘痛      胡氏等治疗胃脘痛,基本方:黄连15g、高良姜15g、大黄( 酒炒) 15g、蒲公英30 g、黄芪30g、白术15g、枳壳10g、木香10g、白芍20g、丹参30g、海螵蛸15g、甘草6g,寒邪甚加荜茇;饮食停滞加山楂、神曲、麦芽;肝气郁滞加柴胡、香附;瘀血阻滞加五灵脂、蒲黄;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生地。


3慢性结肠炎    王氏等用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药物组成:熟附片9g( 先煎) 、干姜、吴茱萸、煨肉蔻、破故纸、藿香、砂仁各12g、黄芩、黄连各10 g,木香9g、五味子15g、白术20g。大便不爽加枳壳12g;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5g;大便粘液多加白头翁、秦艽各12g;便秘加当归15g、大黄6g(后下)。



4.心动过缓    杨氏认为在临床中由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而导致心动过缓者并不少见。其用寒热并用法治疗1例心动过缓患者,证见:心悸阵作,气短乏力,纳少胁胀,欲呕,夜寐不安,口苦口干,头晕头痛,舌黯红,苔黄略厚,脉弦而迟。辨证属心阳不足,气瘀化火,痰浊扰神,处方:黑附子3g( 先煎) ,黄芪30g,党参15g,柴胡1 0 g,郁金15g,佛手10g,竹茹15g,胆南星15g,丹参30g,服药3剂后,心悸减,欲呕愈,夜能安寐,惟口苦口干、头晕头痛、胁胀稍存,舌黯红,苔白略厚.再进3剂,心悸宁,余证告愈,继以附子理中丸,龙胆泻肝片、人参归脾丸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5.急性肾炎:麻黄、桂枝,生石膏、杏仁、蝉衣、地龙、茅根、益母草、车前草、大枣、甘草,加减:颜面浮肿甚加苏叶、姜皮;咽痛加二花、连翘、牛蒡子;蛋白尿显著者重用黄芪加玉米须;双下肢肿甚者加二苓、泽泻、腹皮;血尿甚者倍茅根,加茜草、仙鹤草、蒲黄炭;皮肤有化脓感染者加赤小豆、土茯苓、赤芍、蒲公英;纳差加焦三仙,内金;浮肿消退后逐渐减麻桂、生石膏用量,合用玉屏风散。



6.慢性前列腺炎   杨氏等以寒热并用法治疗组方:龙胆草、山栀、黄柏、附子、吴茱萸、生麻黄,鹿角片,白芥子等


7.腰痛     王氏等治疗慢性腰痛患者,方药:熟附子15g,白芍15g,知母10 g,石膏15g,生地25g,牛膝15g,桑枝30 g,细辛6g,豨莶草25g,全蝎9g,透骨草25g,蜈蚣2条,甘草6g。


8.冠心病    赵氏治疗心阳不振,痰气痹阻型的冠心病,以寒热并用法,处方:柴胡20g、桂枝20g、黄芩15g、红参15g、白芍20g、生姜10 g、甘草10 g、半夏15g,大枣8枚,日1剂,随证加减:心绞痛明显者加入郁金、元胡、香附、三七,五灵脂,丹参;心慌心悸明显者加入龙骨、牡蛎;脉数者加黄连,苦参;脉缓者加麻黄、附子、细辛;头晕明显者加入瓜蒌、川楝子、莱菔子、木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