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 马拉松,只有不努力的人才会拿天赋作为借口

 木鱼308lz9m1b0 2018-01-03


前一段时间的西安马拉松上,中国小伙邱旺东凭借2小时20分58秒的优秀成绩站上了领奖台,收获季军。赛后,他表示:每一个光环背后都是艰苦的付出。


关于跑步天赋,他是这样说的:我自认为自己的跑步天赋一般,不是太好,主要自己能坚持,能吃苦,自律,我觉得后天努力更重要,一个人天赋再好不努力也等于零。我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只有不努力的人才会拿天赋作为借口。”



全马219的国家级运动健将管油胜也曾说过:“马拉松,天赋有一点,吃苦最重要。”


其实很多高水平的跑者都会说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我的天赋并不好,只是比较勤奋而已。


很多普通跑友不理解,说:“随便一练就跑到这程度了,还说没天赋?”


但实际上我们了解的并不是全部,他们可不是随便一练就能跑这么快的。



马拉松最好成绩2小时22分的业余选手牟振华,为了自己的梦想,竭尽全力去努力训练,直到现在,他训练强度非常高,一般的调整放松跑都是要4分到3分45配速的节奏。要知道,这可不是光凭天赋就可以做得到的,他需要沉稳的心态和多年的苦练。



马拉松最好成绩2小时13分的张振龙,曾经为了拼出好成绩,周跑量达到300公里以上。


全运会马拉松业余组冠军运艳桥,年跑量曾达到10000公里以上。


这种种的例子表示,大神的塑造更多的来源于下苦工,而并非天赋。大神们的刻苦和拼搏精神,是我们无法体会的。


还记得苏格拉底说过:“我拥有的知识越多,越觉得无知。”跑步这项简单的运动也是一样,当我们越跑越快时才会发现自己的天赋越来越不够用,只能凭借更刻苦的努力才能再进一步。


近几年,随着跑步人群的不断增加,马拉松水平也有了明显的上升,从近三年的成绩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2014年,中国马拉松的数量还相对较少,跑步人群,也不多,前100名选手均跑进2小时51分以内。


2015年,中国马拉松开始飞速发展,从中国马拉松官网有记载的前100名选手就能看出,成绩又飞跃了一大截,均跑进2小时47分。


2016年,马拉松数量增加到300多场,跑步选手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小编凭借2小时41分21秒仅仅排在官网的第96名。如果算上一些小比赛,可能前100名成绩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看过全程马拉松再来看看半程马拉松。


2014年,第100名半程选手的成绩在1小时18分出头。


2015年,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第100名成绩已经跑进1小时15分以内。


2016年,成绩的提升不是很大,不过依然在进步,第100名已经接近1小时14分。


下面再来对比一下10公里的成绩排名。


由于长跑比赛在2015年开始盛行,所以2014年的10公里并没有数据记载。


2015年的10公里成绩,前100名选手已经能够全部跑进40分了。


直到2016年,10公里成绩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前100名选手全部跑进37分钟。


由上面的三年对比可以了解,我们跑步者的整体水平是有显著的提高的,虽然有些项目不太明显,但是总体来讲一直在呈上升趋势。


很多跑者追求健康跑,一直坚持慢跑,还有更多的人在不断跑步的过程中已经不再单单满足于健康,他们开始追求速度。这也是人的求胜本能。也正是有这样一群有求胜欲望强烈的人,才能让中国整体长跑水平越来越高。


所以近几年,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大神涌现,他们刚刚参赛就取得佳绩,随便一跑就比普通人快,我们开始用天赋来解释他们,来安慰自己。却不知道他们下了多少工夫,之前有过怎样的运动背景。



2017年,中国跑步比赛更密集,高水平跑者更是越来越多,仅仅在上海马拉松上,跑进3小时的选手就达到前所未有的402人,这都是平时的科学训练和辛苦换来的。


当然,我们身边也会看到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月跑量300公里左右就跑出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重庆一哥赵浩;还有月跑量300多公里跑出马拉松2小时25分的南京业余跑者狄鋆。


可能我们只能从他们的表现中看出运动天赋,却不知道他们从小到大就一直没停止过锻炼。



赵浩从没有练过田径,但是一直对跑步情有独钟。上学时,每到体育课自由活动,他都会绕着操场跑,完成独自的练习。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运动基础。而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着。



狄鋆虽然在2015年之前从来没有专注跑过步,但是他从小就没有放下过体育锻炼,从小学踢足球到后来打篮球,再到大学时期凭借1米77的身高轻松扣篮,期间会偶尔到健身房做力量训练,再到后来因为工作,每天应酬太多损害身体,他才决定开始跑步。凭借优秀的运动基础加上科学的训练方式,他完成的马拉松的突破也属于水到渠成。


看过上面的例子之后,我们可能会说,那还是有天赋啊,没有天赋达不到那个成绩,但其实,这只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达不到的人会说天赋更重要,达到的人则会说努力更重要。


如果凡事都不去尝试能不能行,那么久而久之,天赋也就被埋没了。


转载或合作:微信号xiaomishu1992;

邮箱622001178@qq.com

AED租赁:18612941590(王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