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皇族棺制研究

 鸿雁书斋a 2018-01-03

在历年清理发掘的明代帝王、皇族墓葬中有些棺柩保存状况较好,使我们得以窥见其棺制。对照典籍所载之古礼,明代帝王和皇宫贵族的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知考古资料显示,明代帝后妃嫔和宗藩皇室成员之葬有重棺和单棺两种不同形式(其中重棺在相关发掘报告或简报中通常写作“一棺一椁”),反映出筒单而明显的等级差异。


一、帝后妃嫔棺制


明代帝后棺制的实例只有明神宗和孝端皇后、孝靖皇后(初葬以皇贵妃礼)一墓三例;妃嫔例证亦不多。


明神宗帝后皆为重棺[1]。明神宗内棺楠木材质,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六面均为整板,榫卯插合,复加以铁钉。内外髹朱漆,无纹饰;其漆皮内壁薄而外壁略厚。头挡通高1.42米、足挡通高1.35米;平板棺盖,长3.34米,头端宽1.48米、厚0.22米,足端宽1.35米、厚0.19米;底板长3.33米、头端宽1.7米、厚0.22米、足端宽1.5米、厚0.21米,四周出缘棺内另有重棺,厚0.05米。


重棺松木质,略呈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为多块板拼接,榫卯插合,复加以铁钉。内外施朱漆,无纹饰.板面粗糙,似未经加工而直接上漆,漆面亦薄而无光泽。重棺内侧原有织锦为衬里。头端通高1.82米、宽1.8米,足端通高米1.74米、宽1.66米,盖、底均长3.9米。


神宗之棺“棺盖与侧板接口缝隙,填血料灰浆,磨平施漆。因之,接口、钉口等处,均不显露缝隙痕迹。这种棺木的形式、结构与作法,在明代北方颇为习见。今在北京地区的明代墓葬中时有发现,只是形体略小而已”[2]。


孝端皇后内棺楠木质,内外朱漆无纹饰,棺盖为两板拼接而成,棺内无重底.余同神宗棺制式。棺盖长2.76米,头端宽1.2米、厚0.13米,足端宽1.05米、厚0.12米;底板长2.75米,头端宽1.38米、厚0.16米,足端宽1.15米、厚0.15米;头挡通高1.26米、足挡通高1.22米。


孝端皇后外棺与神宗大致相同,惟尺寸略小,头挡通高1.76米,足挡通高1.61米.盖底均长3.48米。


孝靖皇后内棺松木质,内外朱漆无纹饰.已严重腐朽。其形式、结构、尺寸均与孝端皇后棺相同。其重棺腐朽、坍塌严重,从残迹看,与孝端皇后外棺形制、结构相同。


帝后棺盖上原有织锦铭旌,神宗铭旌锦已腐朽,仅见残迹金书“大行皇帝梓宫”字样。铭旌两端原有木雕龙牌,已散落于棺两端。铭旌上有铁制扁平葫芦,葫芦上有九曲须,须上又有一小葫芦,下部有弯曲铁插。孝端泉后铭旌残存金书“□(大)行皇后王氏梓□(宫)”,上亦有铁制扁平葫芦[3]。


明代妃殡棺制的实例,有北京西郊青龙桥西董四墓村发掘的2座墓葬。其中1号墓为明熹宗三妃合葬墓,墓主俱用重棺,但其材质、尺寸未见说明[4]。根据出土墓志,三妃分别为:纯妃段氏(卒于崇祯二年,1629年)、裕妃张氏(卒于天启三年,1623年)、成妃李氏(卒于崇祯十年,1637年)。


董四墓村2号墓,为明神宗七嫔合葬墓,后室扰乱严重,各棺皆有位移,从遗迹现象来看,应该是重棺,其材质、尺寸也未见说明[5]。根据墓志记载,七嫔分别为顺嫔张氏(卒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悼嫔耿氏(卒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敬嫔邵氏(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慎嫔魏氏(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荣嫔李氏(卒于天启六年,1626年)、德嫔李氏(卒于崇祯元年,1628年)、和嫔梁氏(卒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


上述三座陵墓的年代都集中在万历至崇祯,所揭实例显示帝后妃嫔应该是葬用重棺。此外,帝后妃嫔葬用重棺,在文献中也能找到一些佐证,崇祯帝后殉国,“贼以大行皇帝、大行皇后周氏梓宫至昌平,州之士民率钱募夫葬之田妃墓内,移田妃于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椁为帝椁,斩蓬藋而封之”[6];可见妃嫔以上用重棺当是恒制。明代中期以后,陵墓制度趋于简化,由此可推知晚明棺制应当不会比以往更繁复,帝后及妃嫔葬用重棺应该是相沿自明初。


二、亲王棺制


根据历年披露的考古资料,明代亲王及王妃之葬有重棺和单棺两种形式,其中重棺在相关发掘报告或简报中一般写作“一棺一椁’。


1.重棺


据有关考古发掘报告或简报介绍,明代亲王使用重棺的实例有鲁荒王、蜀悼庄世子、蜀僖王、楚昭王、蜀昭王及王妃、辽简王、梁庄王等,大都年代偏早,兹按各王卒年先后具列如下:


鲁荒王朱檀,卒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其陵墓位于山东邹城九龙山,内外棺皆“系楠木做成”[7]。其中内棺为楠木外裹麻布、涂朱漆、长2.56米、前端高1.30米、壁厚0.18—0.20米,合盖后,作槽加榫固定。外棺楠木朱漆,长3.21米、宽1.52米、高1.25米、璧厚0.14米[8];板材为长条形木料凿孔、中部穿鐄联结而成,四边接头为榫卯结构。


蜀悼庄世子朱悦燫,卒于永乐七年(1409年)六月,其墓在四川成都北郊凤凰山,后室之中室为棺室,方石铺地、石砌须弥座式棺床,高0.61米、床面长3.97米、宽2.06米、中为一长2.94米、宽0.3米的金井,棺置其上。内棺以楠木制成,头端宽0.98米、高1.18米,脚端宽0.8米、高0.92米,长2.72米,棺板厚0.08—0.14米,外髹朱漆。外棺长3.8米、宽1.87米、高1.6米,板厚0.07米,亦髹朱漆[9]。榜床四角和前面正中部位的地两上各有一铜镜,斜立于石镜台上,正照着棺床。


辽简王朱植,卒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10],其墓在湖北江陵八岭山,五室,后室有石棺床,长3.08米、宽1.6米、高0.4米;中间空,内填黄土。其棺制比较有特色,内棺长2.22米、宽0.98米、高0.72米;其盖、底、墙板各为整板,挡板与墙板子母口套接,盖、底板与四周墙板用铁钉拴接,并用糯米浆灌缝。外棺长3.08米、宽1.28米高1.22米;盖板为整木,墙板由三块板拼接,外棺无底板,四周墙板落在长方形棺座上,棺座两侧各安三个蹄形足。“内棺直接置于棺床上”[11]。其内外棺的材质未见介绍。辽简王的重棺实际相当于一个木质棺罩,从实物观察,其外棺亦髹朱漆。


楚昭王朱祯,卒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二月,其陵墓位于湖北武汉江夏区(原武昌县),“棺椁漆木质,已朽”[12];其材质、尺寸未见著录。


蜀僖王朱友壎[13],卒于宣德九年(1434年),其墓在四川成都东郊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正觉山,墓室后殿中室中间有须弥座式石棺床,长4.23米、宽1.98米、高0.65米;其棺为“楠木朱漆”[14];其中内棺长2.89米.宽1.05—1.17米、高8.6米(原文如此,疑为0.86米);外棺长3.5米、宽1.43米。


梁庄王朱瞻垍,卒于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其陵墓位于湖北钟祥。继妃魏氏,卒于景秦二年(1451年),祔葬于王棺床西侧。“漆木棺椁、门屏、箱盒等也都或垮或朽”[15]。“棺椁为漆木质,原置于棺床上,后均移位垮朽。从棺椁的残片及附件分析,梁庄王为一椁一棺,王妃可能为单棺”[16]。


蜀昭王朱宾瀚,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五月,其墓在成都东郊龙泉驿区洪河镇白鹤村与十陵镇千弓村交界处.其玄宫后室分隔为两个棺室,其内各有一座石棺床,长3.85米,宽1.43米、高0.40米。昭王与王妃刘氏合葬,“棺床之上,各置一具长方形木椁套棺”[17]。


江西宁藩亲王中有2例特殊的重棺之制,其外棺颇类汉以前之“椁”。


追封宁惠王朱磐烒(始封宁献王之子,先卒于正统二年,1437年)墓,早年被盗,20世纪50年代调查时根据墓地残存遗迹绘图显示,其墓室为7层竖砖间砌7层平砖的拱券结构,室内仅足容棺,室、棺之间以填充物(应为石灰或三合土)填满[18]。棺与填充物之间有两层间隔物,其形类外棺,材质及尺寸不详。


宁康王朱觐钧(卒于弘治十年,1497年)墓,墓室结构与宁惠王相同,由7层竖砖间7层平砖砌成。该墓资料保存相对丰富。其朱漆棺置于圹室中央,套以外棺,其外复包以青石板的盖,墙、底。石板“内置厚6.6厚米的木椁,椁中为棺”。石板与圹室间以石灰、砂土拌糯米浆填实[19]。此墓虽有墓室,但室内满填石灰,可以看作是后来石灰椁墓制的滥觞。其石板相当于前世的椁,石板以内为重棺。由此反观宁惠王墓,其棺制可能与康王相同。


2、单棺


亲王使用单棺的有郢靖王、宁献王、益端王及王妃、益庄王及王妃、益宣王及王妃、益定王及王妃等。


郢靖王朱栋,卒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一月,其墓在湖北钟祥九里乡皇城湾,墓后室东西并列王及王妃木棺各一具[20],已朽不辨形,残存木板、漆皮等。其东西配室各可以看出三具棺位,亦仅存漆皮等。唯其东配室三棺两端横垫木的痕迹清晰可辨,可推测中间一具棺较长、两侧的棺较短[21]。


宁献王朱权,卒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其陵墓在江西新建西山珂里乡黄源村缑岭东麓,棺一具,“已腐朽溃裂,仅可看出两头用大红朱漆,颜色鲜艳。棺盖、底和两侧的末端刻有折曲,即俗称荷叶头的图案”[22]。


益端王朱祐槟,卒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八月,其墓在江西南城,与王妃彭氏合葬。其墓室正中为红石棺床,长2.66米,宽2.33米、高0.60米;床面铺砖,砖上为垫石三行,“垫石上搁置两具红漆棺木”[23]。二棺均已朽,只剩一层红漆皮保持外形,其中益端王棺长2.10米、宽0.86—0.92米、高0.93米;彭妃棺长2.10米、宽0.83—0.89米、高0.71米。


益庄王朱厚烨,卒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其墓在江西南城,与元妃王氏、继妃万氏合葬。其墓室正中为棺床,进深2.61米、面宽3.10米、高0.80米,台之四侧有间柱的须弥座,并有雕刻。棺床面上铺砖,四周绕以1.2米高的墙,墙内满填石灰,“三具棺木均在石灰之中”,“三具棺柩均腐朽”;在墓的前室中还曾发现有改敛易棺时所遗的碎棺木屑、漆片盛于陶瓮中。


益宣王朱翊鈏,卒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二月,其墓在江西南城,为青砖砌成的一圹三椁室,与王妃、继妃合葬,“三副棺均为大红髹漆棺,楠木质,榫合,保存完好,棺之周围与椁墙空隙处用石灰填塞”[25]。三棺尺寸未见披露.但其石灰椁室均为长2.4米、宽1.04米、高1.2米。


益定王朱由木,卒于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其墓在益宣王陵以西,结构亦与之相同,曾遭到局部破坏,但一圹三椁室的结构保存完好。中棺为益定王朱由木,左棺为其元妃黄氏,右棺为次妃王氏。“棺木为柏木质,髹朱红漆”[26];其中益定王棺内空长1.74米、宽0.42米、高0.44米;棺盖阴面有凹槽与棺体凸边合缝。棺底中部有一圆形腰坑,直径0.20米、深0.15米,内置铜镜一面。


明代独葬之亲王妃妾人等一般是单棺,并且棺椁大多保存不好,仅知湖北蕲春荆端王次妃刘氏(卒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为一棺,保存完整,通长2.30米、高0.7—0.8米,棺的东头置一块方形石质买地券(该墓座东朝西)[27]。地位次于妃的宁靖王夫人吴氏(卒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亦为单棺,长2.14米、宽0.66—0.76米、高0.6—0.7米;“楠木棺系用整木加工而成,棺内外壁先贴上棉纱布,再髹红漆。棺两侧各有一对铁质铺首衔环。棺盖与棺以榫卯相套,并用4个木钉将其钉牢。棺外墓室内浇满松香”[28]。


明代藩王棺上的铭旌大都保存不好,仅存少量遗存。楚昭王棺床东侧下有掉落的铭旌头一件,作成覆置荷叶状,木质.涂绿色,叶脉黄色[29]。宁献王墓中亦出土铭旌头一件[30]。益端王棺盖上写有“大明益端王”五个白字,王妃棺上置一素面铜镜[31];益宜王及王妃、继妃,三副棺“棺盖上书写正楷金字,由于石灰浆沾蚀,已模糊不清”[32];这两例可证明亲王有棺盖书谥之例。郢靖王墓后室前端有一块漆木板残件,“在朱红色的漆皮上,隐约可以见到黄色漆楷书,其中有一‘王’字较为清楚”,发掘者推测它是木门的漆皮或“随葬‘王’字牌位”[33]。考明代及以前帝王人等墓葬并无在墓门上书‘□□王”之例,而根据同“报告”中图五九显示[34],该残件位于棺床南侧中线以东,后室门内,长度约为2.5米,显然不应该是通常为一尺多的牌位。笔者认为:它应该是郢靖王棺盖的残块,同前揭益端王、宣王等人棺盖书金字例。


此外,在鲁荒王和宁献王墓中还各出有土木翣[35],翣以饰棺.是一种传自上古的葬仪用具。“饰棺,君龙帷,……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36]。其中鲁荒王墓出土木翣3组6件,出土时位于后室东西两璧,翣首呈圭首式,下边中间有凹槽以安柄,木翣正反两面的四周边沿用黑白二色绘卷云纹,中部分别绘斧纹、黻纹、一朵三合卷云纹,分别对应黼翣、黻翣和画翣[37]。宁献王墓出土翣6件(发掘简报名之曰“木牌匾”)。柄直径约4.5厘米、长约118厘米,其中有2件已无柄,上端有木板,宽28厘米、厚1.3厘米、长40厘米,两下角呈圆形,上缘呈三尖状。其上分别绘云纹、黻纹和斧纹,对应画翣、黻翣和黼翣[38]。


三、郡王、将军等人的棺制


明代皇族中郡王及以下的将军、中尉人等的人口基数远远大于皇帝、亲王,但经过考古清理发掘的墓葬资料却少于亲王,且棺柩大多被盗毁,棺制保存基本完好者屈指可数。


目前己知确切资料可证明代郡王用重棺葬制者,有秦藩汧阳端懿王一例。汧阳王朱公缯,为秦藩始封愍王之曾孙、秦康王庶三子,卒于弘治八年(1495年)六月,其墓在陕西西安市南郊雁塔区曲家乡金呼沱村,1999年清理[39]。其棺床砖砌,长2.64米、北宽1.6米、南宽1.4米(墓门朝南)、高0.62米,床面铺有0.l米厚的青石。两重棺均已朽坏,原高度不详,根据遗迹判断,外棺长2.2米、宽0.9—1.2米;内棺长1.9米、宽0.7—0.84米;板厚均为0.12米。内外棺皆为松木质,外表以厚约2毫米的生漆、麻布做底,再施朱漆,其上以金粉绘龙凤团花图案。


同为秦愍王曾孙的秦藩兴平安僖王朱公铄(第三代兴平王),卒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一月,其墓在今映西长安县韦曲以东的四府井村[40],其棺床形式与朱公缯墓相似,南北长3.25米,南宽2.6米、高0.55米,北宽3.1米、高0.54米.棺已被盗墓者破坏散乱,棺制未见介绍。该墓亦为单人葬,从棺床大小比较来看,可能也是重棺。


朱漆棺木加金彩,可能是秦藩宗族的传统。2004,在陕西西安南郊发现一批明代秦藩家族墓葬,墓主为秦康王曾孙朱秉橘等,其棺亦髹朱漆描金彩,其中M26之棺绘舞龙、莲花;M24之棺绘花卉、飞凤,前档板上还绘有端坐莲花的佛祖和执旌侍立童子[41],彩绘保留之好为历年来明代帝王陵墓考古发掘所罕见。


1957年发掘的晋藩广昌悼平王朱济熇墓,是已知年代比较早的一座明代郡王墓。墓主为明太祖之孙、晋藩始封恭王之子,卒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月,其墓在今山西太原北郊七府坟村[42]。该墓为夫妻三人异穴合葬式,其中朱济熇墓中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东西长2.8米、南北宽1.94米、高0.65—0.75米(墓门朝西),其木棺被盗砸毁。王妃杨氏(卒于天顺二年,1458年)、嗣王(广昌安僖王)生母刘氏(卒于成化八年,1472年)二人皆为木棺,亦被破坏。因被盗破坏,棺制未见介绍,根据描述疑为单棺。


甘肃兰州上西园肃藩某郡王墓(墓主身份失考,推侧应在嘉靖十六年[1537年]四月以后),墓主夫妻合葬,具用单棺,已腐朽,棺盖塌下,棺下均有板凳痕迹其中男棺长2.27米、前宽0.9米、后宽0.8米;女棺长2米、前宽0.92米、后宽0.85米,两棺皆髹朱漆加彩绘,“所绘花相同,均用红漆绘地,两侧绘二龙戏珠花纹,龙身施金,棺前后两端亦绘赤金盘龙宝珠”[43]。


1964年在江西南城株良公社发现的一座明益王家族石灰椁墓,其左室空置,“右室内置一描金棺木,长2.25米、宽0.75—0.85米”[44]。该墓墓志已失,墓主身份不详,因在该墓旁3米处出土益府罗川端懿王副宫夫人张氏圹志,发掘者推测是罗川郡王家族成员[45]。墓葬年代应为万历年问(1573—1620年)。


宁藩奉国将军朱宸涪(卒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夫妻合葬墓[46],朱宸涪棺制不详,淑人陈氏、恭人张氏俱卒于嘉靖三十八年。陈、张二氏棺制相同。均长2米,头部宽0.8米、高1米,脚部宽0.6米、高0.8米。


相对而言,楚藩郡王等人的墓葬资料公布得比较多,主要集中于今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岭一带,如寺王村明墓,砖砌墓室,有石材棺床,墓主推侧为明代中晚期的某位郡王或王妃[47];四股山明墓,砖砌墓室,石砌棺床,墓主推侧为葬于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某位郡王[48];二妃山崇阳靖简王家族墓,包括镇国将军朱季墋夫妻合葬墓(葬于成化七年,1471年)、辅国将军朱均钵墓(葬于正德四年,1509年)[49];富士康工业园M4,墓主为楚昭王玄孙,卒于嘉靖三年(1525年)九月,出土“岳阳奉国将军勤健堂墓志铭”[50]。二妃山景陵顺靖王朱孟炤(楚昭王庶八子,卒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王妃贲氏墓(M1、M2)为并列土坑砖室墓,其中M2保留了基本完好的棺制,5块条石雕凿的棺床,长2.50米、宽1.25米、高0.25米;棺头大尾小,长2.42来.宽0.90—1.10米、高0.95—1.29米。在该墓棺床的东北角发现1件铭旌顶,正反面刻叶脉纹:另有4件圆柱状的木轴,残宽64.8厘米,残高14理米[51],应该是铭旌或翣的残存。2010年抢救发掘的通城王朱英焀家族墓地,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朱鲁湾村,推测是朱英焀及其妃妾的异穴合葬墓,5座墓葬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发现有砖砌棺床和少许木棺残留[52]。


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的黄家湾也清理发掘过楚系王室成员墓,墓主分别为镇国中尉朱显栻(M2)及其妻恭人赵氏(M1)、显栻次子辅国中尉朱英(M3)及其妻宜人袁氏(M4)[53],均为男左女右、东西两穴并列的夫妻合葬墓。其中M3、M4为土坑竖穴木棺墓,朱英(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卒,三十四年[己卯,1555年]葬)棺长2.04米、宽0.65米,棺内遗骨残骸长1.70米;袁氏(生卒不详,落葬晚于朱英)棺长2.1米、宽0.7米,棺内遗骨残骸长1.56米。朱且栻夫妻是比较特殊的土坑竖穴碗棺墓,其做法是以瓷碗叠套砌成长方形圆角棺室,内钉以木板作为护墙板,其中朱显栻(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卒,隆庆二年[1568年]与赵氏合葬)碗棺外廓长2.5米、宽1.1米,室内宽0.54米。赵氏(嘉靖七年[1528年]卒,十一年葬)碗棺外廓长2.7米、宽1.3米,室内长2.1米、宽0.7米。


四、关于明代皇族的棺制


棺椁制度是中国上古时期墓葬等级的最主要标识之一,《荀子》谓:“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54]。《庄子》亦云:“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55]。在商周木椁墓中,椁的功用实际相当于后代的墓室,“椁之为言廓,所以开廓辟土,无令迫棺也”[56]。东汉以后,砖石结构的墓室或者土洞墓大行于世,上古椁制遂不复存在。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以上古制度为标准,除益府和荆府等若干位亲王、郡王、将军用石灰椁或砖椁等形式内葬一棺外,明代帝后、藩王和其他皇室贵族皆无椁制。棺作为亲身葬具,在上古礼制的规定中也不止一重。《礼记》记载:“(周)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57]。因此,包括明代在内的后世所谓之“椁”,核以周礼,实际上都是棺,亦即上古之重棺。也就是《礼记》中“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椑四寸”的“大棺”[58]。至于后世之“棺”,则略当于上古的“椑”,《礼记,檀弓上》:“君即位而为椑,岁壹漆之”。注曰:“椑,谓杝棺亲尸者。椑,坚著之言也”[59]。汉以来,包括帝王在内的棺制相应大为简化;据历年考古发现所见,唐以后,重棺(含所谓“石椁”)差不多已是最高等级。


根据已知资料分析,明代帝王及其他皇族成员的棺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层数:如前揭各例所示,明代帝王及其他皇族成员之葬有重棺和单棺两种不同形式。其中皇帝、皇后、妃嫔都应该是葬用重棺从已发掘的实例来看,可以推知各地亲王按礼制应用重棺,嘉靖以前惟郢靖王、宁献王例外;益藩诸王皆为单棺,其墓葬年代皆在嘉靖纪元以后,由于缺乏其他王府的对比材料,目前无法判定是否有制度早晚的变化。郡王多为单棺,秦藩见有重棺之例,因为实例较少,无法到断是否有时代或地域上的变化。郡王以下将军、中尉等都是单棺。


2、材质与装饰:就已揭示的资料而言,除武汉洪山黄家湾的朱显栻夫妻墓用碗棺外,其他所有皇室成员无论身份高低皆用木棺。棺用榫合,间有再用钉加固者;封棺多用铁钉或木钉加于棺盖。皇帝、亲王之棺的材质,内棺一般都是楠木。卒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的宁靖王夫人吴氏棺亦用楠木。至于鲁荒王内外棺皆用楠木、益定王棺用松木,可能分别与不同时期、不同王府的财力有关。而孝靖皇后内棺用松木,可能因为她生前受明神宗虑待,被有意压低敛葬等级。郡王及以下爵禄者棺之材质少有介绍,确切可知者秦藩汧阳王朱公缯内外棺皆为松木。不同材质的内棺、重棺皆髹朱漆,秦藩可能还有朱漆加饰金彩的传统,另在肃藩、益藩郡王中各有一例;其他已知明代皇帝、后妃、亲王之棺未有施金彩例,在棺翻上应该是以素朱色为贵。


3、尺寸:尺寸也是衡量棺制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此前进行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时,曾拟由此入手探索棺制,但终因可用于有效比对的数招不充分而未果[60]。最近10余年来,关于明代帝王、皇族的墓葬考古资料披露不少,间有涉及棺制者,但仍不敷采样之用。考虑到这些材料的年代分布,本文选取2个断面作为切入点,一是以嘉靖至明末(1522—1644年)皇帝、亲王至中尉不同等级的棺制作为分析对象,在这个百余年的时空范围内看等级差异;另一个是以所有亲王之棺的尺寸为研究对象,看其前后变化。以嘉靖改元为节点,也与明代亲王玄宫制度的分期相对应[61]。兹将有关材料列为下面2个表(同一种尺寸数据过细者,以最大者为准):根据表一,可以看出明神宗之棺远远大于后妃、亲王之棺,以今0.32米准1明尺推算[62],则神宗之内棺长近10尺5寸.其厚约7寸;两位皇后之内棺长约8尺6寸,其厚约5寸。亲王、郡王及以下等级者棺长看不出明显的尺寸级差,一般都在6—7明尺之间;只有镇国中尉朱显栻夫妻的碗棺略长一些,但所“碗棺”实际上相当于椁。根据表二,早期亲王(含世子)棺略长一些,其中辽简王最短为7明尺,鲁荒王、蜀悼庄世子超过8尺,蜀僖王更长于9明尺。根据这些片断的数据,可以大致认为,嘉靖元年(1522年)上至明末百余年间,皇帝,皇后与亲王以下人等的棺尺寸存在明显的区别,亲王及其以下人等之棺尺寸上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就亲王一个等级而言,嘉靖前后(或者更早)可能有一个棺制缩小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论所依据的资料是被动式“抽样”所取得,因而只能是相对的。除帝后梓宫外,真正的皇族棺制也可能没有太多限制,如同属蜀藩,悼庄世子(父)的内棺小于僖王(子),但其外棺却大于僖王。就男女差别而言,帝后可以看出明显差别,只是唯有定陵一个孤证。至于亲王以下,一般来说,夫妻棺的层数、材质相同,但通常女棺的尺寸都小于或略小于男棺,武汉洪山黄家湾2座中尉墓都是女棺长于男棺,可能有民间习俗或地域因素的影响。


注释: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定陵》,第22-23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定陵》,第2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4]考古研究所通讯组:《北京西郊董四墓村明墓发掘记——第一号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2期。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郊发掘团专家组:《北京董四墓村明墓发掘续记——第二号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2期。


[6](清)颐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点校本第10页,北京出版社,1962年。


[7]山东省博物馆:《发掘明朱檀墓纪实》,《文物》1972年第5期。


[8]山东省博物馆等:《鲁荒王墓》,第18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


[9]成都明墓发掘队:《成都凤凰山明墓》,《考古》1978年第5期。


[10]据辽简王墓中出土的《辽简王圹志》记载,辽简王朱植薨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八日,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葬。但在《明太宗实录》中,此事记为同年五月,该书卷二七一,永乐二十二年五月壬午条下有“辽简王薨”;见校印本《明实录》第9册,第245页。此处从墓志说。


[11]荆州地区博物馆等:《江陵八岭山明代辽简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8期。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武昌龙泉山明代楚昭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2期。


[13]《明史》卷一一七,《诸王传二·属献王椿》记蜀僖王名曰“友壎”,圹志云王名曰“友壎”;从圹志。


[14]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明代蜀僖王陵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4期。


[1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5期。


[1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梁庄王墓》,第21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17]薛登等:《明蜀王和明蜀王陵》,《四川文物》2000年第5期。



[18]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明代藩王墓》,第16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19]a.王咨臣:《新建县古墓葬调查记》,《南方文物》2003年第4期;b.江西省博物馆称:《江西明代藩王墓》,第25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20]院文清等:《湖北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发掘收获重大》,《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单棺从此文之说。湖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称《郢靖王墓》第三章则云“宝床东放置郢靖王棺椁,宝床西放置王妃棺椁,均已腐朽”(见该书第45页,文物出版社,2016年)。郢靖王及王妃葬具已朽不辨形,从遗迹遗物分布现象来看,推侧是单棺。


[2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郢靖王墓》,第64、66页,文物出版社,2016年。


[22][30][38]陈文华:《江西新建明朱权墓发掘》,《考古》1962年第4期。


[23][31]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墓发掘报告》,《文物》1973年第3期。


[24]陈文华:《江西南城明代朱厚烨墓发掘简报》,载江西省博物馆编《江西考古资料汇编·封建社会部分(下)》,内部刊印,1977年。


[25][32]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栩鈏夫妻合葬墓》,《文物》1982年第8期。


[26]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墓发掘简报》,《文物》l983年第2期。


[27]小屯:《刘娘井明墓的清理》,《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5期。


[2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2期。


[2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武昌龙泉山明代楚昭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2期。


[3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郢靖王墓》,第60页、彩版三七,文物出版社,2016年。


[3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郢靖王墓》,第84—85页之间,文物出版社,2016年。


[35]山东省博物馆:《发掘明朱檀墓纪实》,《文物》1972年第5期;陈文华:《江西新建明朱权墓发掘》,《考古》1962年第4期。


[36]《礼记·丧服大记》,影印清阮元辑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卷四五,第1583、1584页,中华书局,1980年。


[37]山东省博物馆等:《鲁荒王墓》,第132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


[3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皇明室汧阳端懿王朱公缯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40]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四府井明安僖王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


[41]肖建一等:《西安发现明代秦王家族墓葬》,《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22日第1版。


[4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太原七府坟明清墓理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


[43]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上西园明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


[44]薛尧:《江西南城明墓出土文物》,《考古》1965年第6期


[45]查《明史·诸王世表五》中有益宣王之子罗川懿□王朱常湑,谥号缺字,核张氏墓志(载江西省博物馆等编《江西明代藩王墓》,策154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该王应谥“端懿”。从该墓旁3米处出土益府罗川瑞(端)懿王副官夫人张氏圹志,结合《明史·诸王世表》中的有关记载,推断此墓墓主应该是益宣王第九子罗川瑞懿王朱常湑。但随葬品清单上的“万历二十一年六月”与《明史》中万历“二十九年薨”之记载有出入。该墓墓主为益藩某郡王无疑,但具体身份尚存疑。


[46]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明代藩王墓》,第34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47]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岭明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0年第3期。


[48][49]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武汉江夏流芳四股山明墓发掘简报》,《武汉文博》2010年第4期。


[50]富士康发掘分队:《武汉江夏富士康工业园区墓葬发掘》,《武汉文博》2010年第4期。


[51]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武汉江夏二妃山明景陵王朱孟炤夫妻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0年第2期。


[52]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明通城王朱英焀家族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6期。其人及世系、生平等《明史·诸王世表》缺载。


[53]武汉市博物馆:《黄家湾明代楚王朱氏墓》,《江汉考古》1998年第4期。


[54]《荀子》(卷一三),《礼论》,影印浙江书局光绪刊《二十二子》本,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5]《庄子》(卷一〇),《天下》,影印浙江书局光绪刊《二十二子》本,第8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6](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一〇),“崩薨”,影印江安傅氏双鉴楼藏元刊本,第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7]《礼记·檀弓上第三》,影印清阮元辑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卷八,第1583页。中华书局,1980年。


[58]《礼记·丧大记第二十二》,影印清阮元辑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卷四五,策1583页,中华书局,1980年。


[59]《礼记·檀弓上第三》,影印清阮元辑侧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卷八,第1292页,中华书局,1980年。


[60]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第408—413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


[61]刘毅:《明代亲王陵墓玄宫制度研究》,《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


[62]据介绍,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牙尺,相当于今日0.32米(矩斋:《古尺考》,《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3期)。又,粱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附录二”中亦略有考证,结论大体相同。见该书第5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7年02版  作者:刘毅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