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改变;经:书籍。《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伏羲依照“河图”之启示而演成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易经》之五大规律也出自于“河图”之启示。《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交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演变,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太极、理、气观及辩证法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等对西方影响深远。 易学名师甄书恒从易2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造诣,他现为湘麓汇商学院院长,谈起易学文化,娓娓道来,既深入浅出,又紧贴生活,先选取部分片段与大家分享。 甄书恒回忆道,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得了很重的病,当时到医院一住就是二个多月,而且中途反复进出两次,医院的医生说要多静养不能动得太多,如果这样快则半年、慢则七八个月才能痊愈。听医生这样讲,我的父亲很是着急,加之经济拮据,有所紧张。后来,我父亲便把我的四爷爷从老家军城请到家里来,当时只见他左看看,右看看,时不时摆弄一下手掌,然后就告诉我父亲你要这么搞、那个地方要移动之类的,我的父亲就照做了,结果是三个月的时候我到医院复查,医生很惊奇,身体怎么恢复的这么快?我才知道传统文化国学易经的魅力,不再对她那么反感了,反而有了一丝欢喜。无形中也认可了四爷爷和家人在传统文化方化的坚持。 他说,那个阶段或许是跟周易有缘,结缘中华文化艺术研修大学的文学博士史峰清慧老师,史峰清慧老师精通天文地理、周易八卦、梅花心易、奇门遁甲等传统绝学,和史峰清慧老师接触多了,我有一次开玩笑,说:“学习周易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如你做我的顾问如何?”也许觉得我可信,史老师一口答应了。当时我只要有学习上、生活上、还有一些重大事情的决策上的一些事情都会问他,他也不怕麻烦,都会给我详细的解答。 我到上海去玩,史老师在出行前让我报二个数字,之后他用《梅花心易》起卦预测后写了一张纸给我,他只轻描淡写说了一句话就是:“你回来后打开!”当时也没有想太多,等我从上海回来打开之后,发现纸条写的是我见了什么人、是男是女等方面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如同老师亲临现场一般,当时我心头一震,感觉很神验;另一件事,史老师告诉我将来做的工作与警察有关,我当觉得自己身体条件有限,几乎不可能,多年之后验证,我没有做成警察,却做成了教警察的警官学院老师。 在史老师的影响下,自己开始着手学习《易经》与《梅花心易》,记得当时在图书馆借不到,到书店买不到,到地摊寻不到,只能从老师那里找一个旧版本的书籍复印或者手抄一本进行学习,看书时爱不释手,时常一个人躲在安静的角落里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通宵看书是家常便饭。当时没有电话,看不懂也不能及时问,只有记上记号,更何况看的书全是古文,就是这种在我没有任何文言文基础的情况下读完周易全书,靠着自己的理解对周易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解读。直到现在,才知道学习《易经》是一件有福报的事情。国学易经究其根本,是滋润人生、净化心灵的学问,使人之所行不悖规律,合乎大道。 在他自己不断摸索的同时,有幸认识了易学泰斗代学能老师,代学能老师的谦虚、专业、淡泊名利、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为代学能老师的人品所感动,记得当时就有拜他为师的想法,为了能成为代老师的终生弟子,我经过四年“放下名利”的考验,师父才认可我做他的弟子。跟着师父学习四柱八字、周易预测、六爻预测等方面的同时,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可以说师父对我这几年发展的指点是非常重要的。 注:代学能老师,国际知名易学实战专家,北京指南针信息预测咨询中心负责人,曾为2008年奥运会参赛的中国体操队及众多企业和个人提供各项服务近数千次,其事迹得到香港凤凰卫视、腾讯网等媒体的报道,个人粉丝达600万,其著作《揭示生命密码》是21世纪易学界又一开篇力作。 甄书恒说,国学易经在建筑文化、环境规划、养生、预测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众人提供了独辟蹊径的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它是一门从五行干支,整体平衡上来揭示人的生命规律的学问,它是集命运学、社会学、环境学、伦理学、医学、哲学、自然科学、辩证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全息论、信息交合论等多种学问的结合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都能学懂、研究、破译生命密码,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说国学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只不过由于它表达形式比较晦涩,加上被少数不法之人应用于迷信活动,使得它遭到许多人的误解。 为了科学的宣传和发展国学易经,造福人类社会,甄书恒计划用10年时间,重点培养3000名真正精通易学文化的社会精英,特别是《国学易经》方面的人才,同时联合一些企业家在未来几年在湖南乃至全国打造多个国学易经基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的发展离不开老师们的指点、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助力,在此一并感谢大家。我将继续在传承的道路上精耕细作、立本潜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