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是一种物质运动的高级形态, 也遵循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组成生物体的分子和组织具有磁性, 而磁场像其他物理因子一样, 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生物作用, 这就是磁诊断术和磁场疗法的基础。 磁———人类生命之源 现代医学认为, 磁是人类继阳光、水和空气之后的第四个生命源。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磁场的生物圈内, 既依赖于天然磁场的恩赐和保护, 又在长期的生命繁衍中形成了自身的磁场, 以适应磁环境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生活的模式往往造成了人体磁力的不足, 如人们饮用的自来水经铁管流动后, 磁场就会被削弱和吸收, 从而失去原有的自然磁性; 又如, 纵横交错的电线、城市高楼的钢筋网, 都不同程度地屏蔽了大自然的磁场。在这种环境内生存, 久而久之, 人体便会出现“磁缺乏症”。临床资料显示, 人体长期缺磁会引发多种疾病: 细胞缺磁会加速机体的衰老; 血液缺磁会增加粘稠度, 从而导致循环、神经、泌尿及消化系统发生病变; 人体缺磁还会促发神经失调、新陈代谢紊乱, 继而出现腰酸背痛、心悸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科学家研究证实,远离地球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综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由此可见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医学研究还证实, 新生细胞的含磁量是衰老细胞的几倍到几十倍, 青年人血液中的含磁量也明显高于老年人。这也是老年人血液活力差、粘稠, 易患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胆、肾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 就是由于近些年来工业污染, 使饮用水中一些微量元素遭到破坏, 所以发病率较高。 磁场疗法的机理 磁场疗法, 是让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 使磁感线透入人体组织深处,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磁疗的作用机制是加速细胞的复活更新, 增强血细胞的生命力, 净化血液, 改善微循环, 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 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带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 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 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我国把磁石作为内服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统计, 磁场疗法已能治疗急性扭挫伤、腰肌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疼痛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功能性腹泻、心绞痛等五十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也有用钡铁氧体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磁场治疗胆结石病已较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病人痛苦, 采用磁疗以后, 既方便又无疼痛, 而且疗效也比较显著。 磁诊断术 利用磁学方法和技术来诊断疾病, 近来也有新的进展。大家知道, 心脏搏动伴随着电现象, 这种电位差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不断地改变着, 通过体液传到体表, 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就是心电图。心脏的某些疾病可以从心电图上看出。心脏搏动在产生电位差的同时, 还在体内引起电流, 有电流就有磁场。心电流产生的磁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就是心磁图。心电图与心磁图比较, 图形结构类似, 但心磁图能显示心脏更细致的特征, 一些心电图正常的人, 却可在心磁图中发现异常信息。所以, 可利用心磁图对早期心肌梗死者作及时诊断。同样, 脑电图是大脑皮层电活动产生的电位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脑电流产生脑磁信号, 脑磁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脑磁图。某些类型的慢波, 脑电图虽有, 但不如脑磁图明显, 心磁图、脑磁图的缺点是易受外界干扰, 要求高灵敏度的仪器。但随着磁检测器的不断完善和采用磁屏蔽室进行测量, 使得在检测磁信号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穆斯堡尔效应等方法, 借助于观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共振谱的变化, 可鉴别肿瘤细胞等。还可利用铁氧体细粉作 X 射线显影剂, 代替硫酸钡等盐类, 用 X 射线拍摄胃肠、血管、支气管等组织器官的 X 射线照片, 可供检查和诊断用, 且服用铁氧体没有像服用硫酸钡那样难受, 是磁显影剂的一个重要优点。 磁场疗法的进展 上个世纪末, 我国兴起了用磁化杯饮磁化水疗法, 同济医科大学生物学专家用磁化杯试验证明, 磁化水有活血化淤、溶解人体内结石、降低血液黏稠度, 增强人体生物膜的通透量, 恢复血管弹性和康复溃疡面, 提高人体免疫力之功效。磁化水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水”。目前, 医疗市场上常用的磁疗用品有各种磁疗机、磁疗腰带、磁疗护颈、磁疗枕、磁疗椅等。经大量实践证明, 磁疗用品对神经衰弱、颈椎病、高血压等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如前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磁环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破坏。自然磁环境的削弱,会严重地影响人体的健康, 招致各种疾病的侵害。所以, 我们应该重视为自己“充磁”, 增加富含矿物质食品的摄入, 以调整体内磁场的平衡, 还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以推动机体内生物电磁的产生和平衡。 |
|
来自: 秋月明1rdwx1x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