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夏之民 2018-01-03

在中国历史上,熊猫是一种带有传奇色彩的动物,三皇五帝时期,当时的人们称大熊猫为貔貅,和虎豹熊一样被人视为猛兽。

黄帝之所以可以率领他的部族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大胜炎帝及其部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他 们驯养了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并使用到了战场上。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没错就是这货。

大熊猫在古代时常出入民居,主要就是为了啃铁锅。如清代同治四年,就有一种“不伤人”的貘兽跑到县城边上,抱着大门就开始啃,如同吃货啃饼。因为吃的都是百姓生产作业的主要工具,令百姓十分头疼。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还有一张讲的是西晋时的一场战争,战败方是以举驺虞旗(大熊猫旗)来认输的。

峨眉山上的和尚对大熊猫也很待见,乾隆年的僧人寿安曾经对人说过:“我们这里有一种野兽,不知道名类。很像那个名叫角端的神兽,天天啃东西,从来不伤人,僧人们养着,以为一山之卫。”

让大熊猫这种人当看门的,不知道老和尚是怎么想的!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虽然大熊猫现在被圈起来卖萌,但实则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咬合力。

毕竟大熊猫是熊,不是猫

2011年,武汉动物园的一只大熊猫在众目睽睽下捕杀咬死了一只误闯入它的“地盘”的蓝孔雀,惊动了全国。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熊猫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能爬上二十米以上的树,能把三四头狼当做坐垫玩,奔跑速度在海拔两千米高度的山地里能超过刘翔平地最高速度。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而且熊猫开始是吃肉的,那么,为什么大熊猫后来不爱吃肉了呢?主要是因为在比较晚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丢失了一个叫T1R1的基因,从此便食肉无味了。只好开始吃素了,但由于植物性食物营养匮乏,特别是这个才换了菜单的家伙还没有来得及演化出一套适应植物的消化系统。

于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它们必须不停的吃,现存的大熊猫一天要花费12-18个小时进食,吃掉12-38千克的竹子。

总结一下,大熊猫就是一头爱吃竹子爱睡觉但不爱吃肉的熊!只是很少熊像它一样,既擅长爬树,又专注卖萌。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同时由于大熊猫长期在人类手下讨生活,驯养大熊猫已经朝着不同于野生大熊猫的方向进化了,它们的攻击性已经大大降低。虽然它们的爪子和獠牙依旧锋利,但饲养员可以把成年大熊猫驯化到吃饭时乖乖坐在靠近栏杆的地上,双爪握住栏杆,像一个懂事的孩子。

熊猫本性是温和的,只要不惹它是不会攻击人的,但是养育幼小的熊猫的母熊猫脾气就有点大了。

大熊猫:要告诉世界,熊族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熊猫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的《韩奕》

“韩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这里的“熊、罴、猫”就指的是大熊猫。

大熊猫在古代的其他名字:

食铁兽、貔貅、竹熊、白熊、花熊、貘、华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