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认识血尿

 亳州不薄 2018-01-03

血尿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并不是尿液呈红色就是血尿,也不是尿色正常就可以排除血尿。血尿在医学上的界定标准是指:

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

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

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

或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0万;

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也就可以称为血尿。


按尿液中血液含量的多少分

1.镜下血尿尿经离心后沉渣显微镜检查,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红细胞。 

 2.肉眼血尿每1000ml尿液中含有1m1血液,肉眼即可看到轻微血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红色的尿液就是血尿。

病因
血尿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局部的疾病和全身性的疾病都会引起血尿。从大的分类上来说可以分成三大类型:

一是泌尿生殖系统本身的病变;

第二大类是全身性疾病,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

第三大类就是泌尿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的病变:这属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例如子宫、阴道或直肠的肿瘤侵犯到尿路时也会出现严重的血尿。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血尿,例如剧烈运动后会出现镜下血尿,但这种属于一过性的,充分休息后复查血尿多会消失。

但是,有大约10%的一部分血尿患者,在进行了各种详细的检查后,仍然无法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病因,我们称之为“特发性血尿”。这部分患者有些是因为疾病处于早期无法检出,通过长期的密切随访会找到病因,也有一些确实是不是全身或局部的病理改变引起。因此,特发性血尿的患者,既不用杞人忧天,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期复查随访。

诊断
一般来说,血尿患者要通过以下检查来一步一步的明确病因: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泌尿系超声是一线检查:

尿常规可以对血尿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则可以通过尿中畸形红细胞的比例判断是肾小球性血尿(如肾炎)还是非肾小球性血尿(如肿瘤、结石);

泌尿系超声则能够对泌尿系统是否存在肿瘤、结石进行初步的筛查,也有助于了解前列腺是否增大、膀胱内是否有血块。

如果是尿中畸形红细胞占80%以上为肾小球性血尿;如果畸形红细胞<20%,均一型红细胞>80%以上,则考虑是非肾小球性血尿。接下来应该做:血沉、尿脱落细胞(脱落细胞DNA倍体检测)、静脉肾盂造影(肾功正常),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肿瘤、结石等疾病,如果怀疑血管畸形可以做肾静脉彩超。如果影像学提示膀胱有新生物,则要进一步做膀胱镜检查。


治疗
出现血尿都需要治疗吗?这个话题比较笼统,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来说,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诊断之上,这样的治疗才有的放矢。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参照对因和对症治疗同步进行的原则和思路来进行。如果患者血尿明显,甚至血色素下降很快,此时必须要积极地止血、甚至输血治疗,把血尿控制住,病情平稳以后再进一步查因。当然,有些血尿需要外科手术及时干预处理才能解决,例如膀胱或前列腺表面一些动脉性的出血,此时在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同时要及时果断的手术才能解决。但临床上绝大部分患者的血尿没有这么严重,多是一过性的,或者是淡红色的,此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查因上,同时可以多饮水、口服止血药对症处理。等到明确病因后再进一步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