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画作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只公开展出过3次,就连内部的研究人员,都很难一睹其芳容。 此长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是《清明上河图》的2倍。 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巨幅的画作,放大它的每一个局部,竟能自成一体。 结队进山的村民 山下徐行的马队 苍松掩映的瀑布 每片树叶,深浅明暗各有变幻 村落、廊桥,隐匿其中,笔触精致。 画中人,或流连于绿波,或休憩于小亭。 甚至连不同的船、吃水多少不同的细节,都精心刻画了出来。 山野人家,流觞曲水。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 倘能亲临现场,还能看见画卷上竟闪耀着莹莹绿光。画家用蓝铜矿和孔雀石研磨的石青、石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颜色未褪却分毫。 这幅名垂千古的鸿篇杰作,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作者王希孟,不过是18岁的少年。
声明: 本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并就有关事项声明如下: |
|
来自: fuhaizhenren > 《 元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