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龙的来历?

 yangtz008 2018-01-04

    

这两天我把欧洲音乐沙龙的公众号改为了“艺游欧洲沙龙”,有的朋友说为啥一定要带“沙龙”俩字啊,叫“艺游”不就完了吗?其实也对,不过我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番沙龙情节,呵呵,觉得叫沙龙的话,感觉就像在一个家庭里,大家闲聊,畅所欲言,互相提携,共同进步,没有那么商业化。

 


“沙龙”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


17世纪开始,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在那图书不普及,各种宣传工具也不发达的年代,具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个展现自己扩大影响的极好舞台。

 

沙龙的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其中一些文人学士往往在沙龙里朗诵自己的新作。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地在沙龙里传播信息,制造舆论,从高谈阔论中吸取富于智慧的语言,洞察人们的良知。


 

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55,又译为“朗布伊耶”)。


由于集中了当时法国的许多名流、学者,成为当时巴黎,乃至整个法国最有名的沙龙。她出身贵族,因厌倦烦琐粗鄙的宫廷交际,但又不愿意远离社交,于是在家中举办聚会。



她的沙龙从1610年起开始接待宾客,很快就声名鹊起。在她的沙龙里,成员彬彬有礼,使用矫揉造作却又不失典雅优美的语言,话题无所不包,学术、政治、时尚,甚至是流言蜚语。


此后,这类沙龙通常由出身贵族的女性主持,她们才貌双全,机智优雅,被称为 “女才子”。



18世纪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谈论的话题更为广泛,不仅有文学艺术还有政治科学,有时也会出现激进的思想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


随后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法国大革命期间,沙龙活动被禁止,之后尽管有所复苏,但也只是昙花一现,随后逐渐演变为“展览”之意,最早的美展则是由路易十四于1667年举办的。


尽管法国大革命对沙龙有很大的影响,但沙龙仍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19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人们还经常提起的林徽因,可见这种社交方式很早就传到了中国。


二十世纪初,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拥有同巴黎相似的物质语境与文化语境。于是一些具有留洋背景的知识分子将巴黎视作一个乌托邦的文化象征,在西方都会语境的观照下,在现代上海这个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着一种他者的构建…



在英文中第一次出现“salon”一词是在1699年,原指城堡或宫殿中的大厅或会客室。英国作家一直沿用该词的法语拼法,直到1728年,英语拼法“saloon”用来指乡间富家宅院中的会客厅。


“ Salon”在较高品位的英语文学著作中继续使用(因为英国的上流社会视法语为更有修养的语言),直到19世纪它逐渐指富人家中的会客厅或美术陈列室,这与18和19世纪的法语对这个词的用法一样。在文学上,salon一词形成了一个较为特定的意义,即富家“女主人”主持朋友聚会的客厅。


大约自1815年始(拿破仑战争后),salon演变成一种文学(文化)活动场所,它的主要意义是“富有的女主人家里的客厅,在这里举行有关艺术、音乐、文学和其它文化知识的讨论会。”在美国英语中第一次出现“salon”一词是在1841年,意指“出售和饮用烈性酒的地方”。在19世纪80年代,salon是一种不大体面的聚会场所,缺乏修养的粗鲁的男人在这里相聚,谈论政治、战争、体育和女人。马克·吐温、杰克·伦敦和其他一些现实主义作家使“salon”一词流行起来。于是,在英语中,“salon”常被赋予高层次的文化内涵,而“salon”则明确为一种低层次的文化场所。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现代的沙龙活动延伸到会议方面,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化的,由行业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一般备有酒水糖茶,或有歌舞表演的活动。


而建立当代沙龙的目的: 主要搭建一个平台,组织一群有共同之趣的朋友,融入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推广一种情趣,学习一些技艺,形成一种文化,共度一个身心愉悦的时光,享受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增进友谊,增长见识,拓展思维,提升自我,与时俱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