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弱冠”专指男性的年龄,女性有其他的说法。

 宛平2008 2018-01-04
[转载]“弱冠”专指男性的年龄,女性有其他的说法。

“弱冠”专指男性的年龄

 

2013  11  14 日《新民晚报》A27 版载有《海上花》一文,内云:“采芹弱冠之年即赴英伦,长年浸淫西方文化,国语日渐生疏,但她毕生最大心愿是能为父亲写部大传,向西方读者推介麒派艺术。”文中还说:“采芹为京剧大师周信芳三女儿……”既然如此,“弱冠”用错了对象。弱冠,也称加冠。《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年至 20 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冠礼由父亲或兄长主持,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做官、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二十曰弱”,即言未达壮年,还较年少,故称“弱冠”。后用“弱冠”指男子 20岁左右的年龄。采芹既然是女性,“弱冠”一词怎能用在她身上呢?古代女子也有类似男子的成年之礼———及笄(jī)《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笄,簪子。古代女子年满 15 岁结发,用笄贯之。及笄之年,是女子年满15 岁,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然而“及笄之年”和“弱冠之年”毕竟不在一个年龄段,不能等量齐观。古代有没有女子 20 岁的特定称谓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桃李年华”,它源于陆游《梨花》中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如果用“桃李年华”取代上述文章中的“弱冠之年”,似乎也不妥当,因为周采芹去英国时年仅 16 岁。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转发此内容或关注公众号“高度决定眼界”,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