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了不起的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1月4日

 wu6388 2018-01-04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他设计的深圳科学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享誉海内外。

 
        一座深圳科学馆 开启事业新征程
        深圳科学馆是最令何镜堂骄傲的作品之一,因为它是何镜堂回到广州后第一个代表作。深圳科学馆使何镜堂开启了事业的新征程。

         1983年,何镜堂全家从北京南下,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重新奋斗。那时的何镜堂已经45岁了。当时,深圳科学馆作为深圳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正在招标,何镜堂觉得机会来了。他和夫人一起来到设计院的小楼里开始做方案。小楼里没有空调,点上蚊香还是无法避免蚊子叮咬。何镜堂和夫人每天晚上在小楼加班,方案做了20天,最后一个晚上甚至熬了整整一个通宵。凝聚着何镜堂夫妇心血的设计方案终于通过,这是何镜堂人生中第一个大的作品。

 
        一座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成就事业巅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投标、设计,将何镜堂的事业推向了巅峰,也将何镜堂只争朝夕的干劲儿、合作共事的风范、与时俱进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2007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时年69岁,已经做了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何镜堂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临了。何镜堂立刻组织自己的团队来参加这个竞赛。他们对中国馆的定位是: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中国馆的设计施工,凝聚着何镜堂团队的大量心血。仅仅为其披上合适的“红外衣” 就耗费了足足十个月。中国馆体量庞大,四面的光照随时变化。究竟使用哪种红色才能确保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都收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呢?
        何镜堂特意请来中国美术学院的顾问团队一起研究颜色。通过不断比较,不断尝试来调整方案。他们做了各种各样的样板,挂在主体建筑旁边,供专家们研究、讨论。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馆的“红”是由四种红色组成的。


 

 
        何镜堂曾经说过: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把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向全世界做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通过中国馆,他做到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彰显场所精神
        何镜堂的很多建筑作品都强调场所精神的表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设计,就是他这种建筑理念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纪念馆因地制宜,随着地形的起伏设计出断裂军刀的造型;在新发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骸骨的上方设计了“苍天有眼”;纪念馆尾厅设有独特的12秒装置,寓意每隔12秒,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此外还有冥思厅、和平公园等一系列场所的设计,充分诠释了何镜堂的设计理念。

 

 

        何镜堂强调的场所精神比之空间这个词又超越了一部分,这个概念不仅限于物理上理解的空间、大小、尺寸、长宽高,更强调了建筑本身的特质和对人的精神上的感受。

 
        尽管身体欠佳,年事已高,何镜堂依然在砥砺前行。他曾说:学无止境,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建筑,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人物》栏目  《中国建筑设计大师 何镜堂》(上)1月4日23:17播出
        《中国建筑设计大师 何镜堂》(下)1月5日23:17播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