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一些农资平台上,发布一些某些厂家生产不合格的肥料被曝光。而占一半的不合格原因就是氯离子超标。 在农村也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种植户们在买肥料的时候,一提到肥料里面含有氯离子,扭头就走,不管肥料价格啥样,含量啥样,反正就是含氯离子的肥料坚决不要。 华南农业大学的张承林教授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忌氯作物”的错误概念在中国是如何传播的?》。 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文章中提到:氯是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达到0.2-2.0%,达到了中量元素的水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忌氯作物的名次,慢慢的让人们对氯离子产生了莫名的害怕,甚至氯离子被妖魔化,人们都想远离这种肥料。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一些权威的书籍上,并没有忌氯作物这个名词,只有氯敏感作物这个词语,慢慢的被人们传为了忌氯作物。 对敏感作物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说这种作物对氯离子敏感,并不是一点都不能有,而忌氯作物就是说不能使用含有一点氯离子的。就像油菜是硼元素敏感作物,并不代表油菜不需要硼。 实际上很多有机肥里面都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包括人畜粪尿。氯离子在作物的体内也存在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就是运输钙镁钾离子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光合作用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有数据表明氯离子真菌性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