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手机软性AMOLED面板发展趋势分析

 从屏到富 2018-01-04

2017年已经过去,回顾一年来手机行业的发展变化,可谓是风云不断。随着iPhone X和三星S8都采用了AMOLED面板,一些厂商也开始尝试使用,2018年相信会有更多厂家采用此面板。这里我们对2018年手机软性AMOLED面板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

 

AMOLED面板成本竞争力增加,渐成高阶手机主流

随着三星高阶智能型手机与新一代苹果iPhone X手机皆采用三星生产的AMOLED面板,陆续吸引其他手机品牌厂商抢进采用AMOLED技术,挤压LTPS LCD液晶面板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三星独霸AMOLED市场已经超过3年,硬式(Rigid) AMOLED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以5.5寸HD手机面板为例,目前三星以硬式(Rigid)玻璃基板作成的AMOLED面板与LTPS LCD液晶面板生产成本几乎相同,都是12.1美元。虽然实际供货价格仍存在5美元的价差,但是随着各家手机品牌厂大量采用AMOLED面板导入高阶手机,LTPS LCD液晶面板将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特别是三星在2017年初新增投资的硬式OLED产线即将启用,硬式OLED与 LTPS LCD液晶面板的价格竞争将趋于白热化,并影响到中低阶手机面板市场。

高阶面板将由Rigid AMOLED转换成Flexible AMOLED,推升新型触控技术的需求

虽然LCD液晶面板手机面板主流超过15年,但是随着各家手机品牌厂大量使用OLED面板导入高阶手机的运用(如中国的华为、OPPO、魅族)等。预计2020LTPS(低温多晶硅)TFT背板技术作成AMOLED显示器,约占36%。AMOLED面板依照型态又可分成Rigid(硬式)与Flexible(可挠式)。随着三星高阶智能型手机与新一代苹果iPhone X手机采用Flexible AMOLED面板,打造比LCD显示器更轻薄以及拥有更好的色彩表现的产品,成为OLED面板的里程碑后,未来高阶智能型手机将加速采用Flexible AMOLED面板,预计2020年的AMOLED面板出货将有一半以上为Flexible AMOLED面板。

由此可知,AMOLED未来将大量采用软性基板,逐渐取代玻璃基板成为主流,新型触控方案是厂商开发重点,以新型触控解决方案减少面板厚度,并兼顾面板制造成本。

 

三星电子Rigid AMOLED内嵌式触控方案,影响韩触控面板产业

在2014年以前,LCD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等行动装置的触控面板是向专业触控厂商采购,再贴合至LCD面板,触控厂商以南韩业者为主,包括Iljin Display、ELK、Melfas、SMAC、Synopex、Tae Yang C&L等。

但自从三星电子2014年起扩大搭载AMOLED面板的智能型手机产品线,触控面板逐渐以电容式数组传感器整合至OLED制程的On-Cell内嵌式触控(名为OCTA)为主,使得采购LCD触控面板的金额减少,仅部分使用LCD屏幕的中低价手机面板厂商需向外采购触控面板,造成2014~2016年相关南韩触控面板业者营收皆持续衰退,包括Melfas、Synopex、Tae YangC&L等业者已经陆续淡出触控面板事业。2017年上半IljinDisplay开始切入三星Galaxy S8与Note 8手机用按键式压力触控供应链,接着ELK亦供应压力触控用电容技术零组件给三星,成为韩国触控面板厂另一项转型关键技术。

Y-OCTA成为Flexible AMOLED面板简化结构与降低成本的触控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对OLED面板需求增长,三星也开始供应AMOLED面板至其他手机品牌大厂,如苹果、中国品牌手机厂等。因此三星显示器将产品定位分流,硬式OLED供应高阶及中低阶智能型手机市场,可挠式OLED供应旗舰款与高阶手机。2017年4月三星电子Galaxy S8上市之后,带动Flexible AMOLED手机外观朝左右两侧弯曲弧形、上下两侧极窄边框的全屏幕设计,未来三星电子的旗舰机都将采用Flexible AMOLED技术。

Rigid AMOLED与Flexible AMOLED在制造流程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包括软性基板PI材料的制造、薄膜封装制程、触控传感器制造,以及镭射取下制程都是面板厂掌握Flexible AMOLED制造技术的重点,也决定产品良率的高低,这也是目前FlexibleAMOLED成本仍高于Rigid AMOLED的原因。因此目前三星电子和三星显示器公司共同开发Y-OCTA触控技术,以Y-OCTA触控结构直接制作在薄膜封装程序后,目的在于简化模块段制造流程,即Y-OCTA是Flexible AMOLED一站式制造流程的一环,是在AMOLED制造流程中,与触控面板一起一次性进行制造的技术。 

 

大厂布局自有Flexible Touch专利,下个战场是折叠手机

在2017年全屏幕、生物辨识等热潮过后,手机厂商开始思索下一代的旗舰产品将迈入可折迭屏幕,特别是能将手机与平板功能进行结合的产品,将成为一大卖点。其中最关键的技术,莫过于可折迭显示器的发展。目前软性显示器的开发进程,依照技术复杂度分成四大类,包括可弯曲、可折迭、可卷曲,以及最终可伸缩。

三星扩大应用Y-OCTA制程,也有可能是为未来制造折迭式智能型手机预作准备,三星电子与三星显示器在折迭手机已具有完整布局,折迭手机相关专利包含材料、面板结构、整机机构、装置、系统、UI/UX。三星电子目前已使用曲面屏幕成为高阶旗舰机种的标准设计,在折迭屏幕的发展上,曾传出以名为Galaxy X的Project Valley开发计划作为可折迭机种的代称,依照三星电子与三星显示器在专利布局的脚步,分析该产品技术完整度与成熟度已达可商用化的程度,相关专利包含材料(光学胶/介电弹性材/Cover Window外盖)、面板结构、整机机构(铰链设计)、装置(应力控制与折迭轴向)、系统方法、UI/UX等完整布局。包括苹果也正在布局折迭式智能型手机专利,最重要的是确保即使反复开合也不会破裂的Flexible Touch传感器,包括奈米碳管结构、micro LED或OLED显示器、液态金属等新型态折迭式手机结构,在折迭屏幕中间的铰链式转轴加FPC连结可让手机上下对折,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或聚合物做为机构框架等,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在折迭收合时仍然能直接操作手机而不需要摊开它。除可折迭装置设计外,相关UI/UX与系统皆有布局,并且导入新材料作成可折迭手机的耐挠曲线路,为新款iPhone 带来各种新的可能性。

因此折迭手机将成为手机厂商下个战场。可弯曲屏幕已经量产,主要供货商为三星显示器,可折迭屏幕与可卷曲屏幕也陆续有厂商展示雏形品。折迭手机依照折迭的样态分成四种类型,其中C type以固定单轴进行内折或外折的产品上市机率最大,将成为未来智能装置创新应用产品差异化关键,对于可取得先机的厂商而言,将可以first-mover优势与对手拉开差距,在产品推出初期独享高额利润,并主导未来智能手持装置的发展规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