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知录丨二程:人欲有作为 先安好一颗素心

 恶猪王520 2018-01-04

日知录

安履其素而往者,非苟利也,独行其志愿耳。

——《周易程氏传》

电影《解忧杂货店》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所谓的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易》履卦初九爻曰:“素履,往无咎。”《易·象》则更进一步说:“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程颐用了一个很美好的词阐发此中意味,叫作“安履其素”。

人欲有为,必先能自安,其处也乐,其进也有为,不过越本分,亦不失时机。

这样的人,程颐称其为“守其素履者”。

心思足够纯粹,心境足够宁静,只是独行其愿,没有苟求和勉强,一心一意地去践行自己内心的“答案”。

 

怀素心而往,独行其志愿。若事与愿违,必是另有安排。

当一个人处在隐微的境地,若不甘寂寞,当遭逢冷落,难免为利所驱,容易贪躁妄动;若急功近利,当稍有起色,难免滋生骄慢,成为败坏的祸端。

安放好一颗素心,放下对得失成败的执念。

不为得失而往,自然得之不喜,失亦不悲;

不为成败而往,自能成不骄,败不馁,两相增益。

 

孟子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这句话是讲,人的德慧才智,多从不如意中打磨来。自古不得志的臣子和遭冷落的庶子,常常深谋远虑,故能通达事理,具有过人的远见卓识。

人必经坎坷,方能动心忍性,达于事理,增益其所不能。

坎坷磨难打磨精致的是一个人的性情,过滤掉与自性不匹配的事物,让他一点点找准自身的位置,实现自己的天命。

 

《系辞》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这句话是说,人的所做所为,若顺理合义,则如有天祐,无所不利;若履信尚贤,则自得人助,所往皆吉。

人若懂得履信思顺,谦退不居,当其得志亨通之时,就能不居其有,不至于过极,而无盈满之灾,自当享其福庆。

 

一个素心人,洗去了私欲的遮蔽,放下了私我的羁绊,和解了自己和外境的纠缠。

心境澄明而自由,既看得清自己,也看得清前路。

如此无欲无求,却能无处不利;不过问结果,自然通向了最好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