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表现 畸形果是番茄果实的一种生理病害(障碍),是不整形果的统称。有学者认为番茄畸形果按其果实形状可以分为变形果和乱形果两大类,其中变形果又可分为椭圆果、尖顶果等类型。而乱形果又可分为顶裂果、侧裂果、多心果、指突果、菊花果、混发果、三角果和挤压变形果等类型。 结畸形果的番茄植株,不但果实表现其症状,而且植株的株型、花的构造等与正常植株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结畸形果的番茄植株叶色浓绿,茎蔓粗壮,长势旺,比正常植株高7~15厘米。从花的形状看,其萼片肥大、长,而且比正常植株的花多1~2个萼片;花瓣退化变短,有的甚至未经分化粘到萼片上;花蕊短,花粉少;柱头不分化,互相连接成扁带状。 二、发生原因 番茄畸形果的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花芽分化和发育不正常所引起,椭圆果、顶裂果、侧裂果、多心果、指突果、菊花果、混发果、三角果属于这一类型,主要是受品种的遗传特性和苗期环境条件的影响,并与子房心室数有关,称为多心室畸形果;二是由于果实成长过程中的发育不均衡所引起,尖顶果和挤压变形果属于这一类型,主要是由于坐果激素使用不当或其他他机械损伤所造成。 三、影响畸形果产生因素 1品种原因番茄畸形果的发生与子房心室数有直接的关系,而子房心室数除受其分化时期的环境条件影响外,主要由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 番茄品种不同,子房心室数不同,而且子房心室数受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畸形果的发生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受番茄遗传基因的控制。 研究表明,控制番茄心室数的重要基因为fasciated和locule number。fasciated基因过表达植株中,赤霉素含量降低,生长素含量增加,GAs/IAA的比值降低;fasciated RNAi植株中赤霉素含量增加,而生长素含量减少,GAs/IAA的比值增加,说明番茄心室形成是由fasciated调控赤霉素与生长素共同作用的。另外,一些修饰基因,如lc位点的调控,对番茄子房心室数的形成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一般认为大型果品种的畸形果较多,中小型果品种的畸形果较少,但对于这一说法仍有争议。单果重相同的品种间,高圆形果品种的心室数比扁圆形果品种的少,其畸形果率也相对较低。 2环境因素温度:番茄畸形果发生与苗期温度有密切关系。2片真叶展开,也就是花芽分化开始时期前,6℃低夜温能显著提高畸形果发生率,特别是第一穗果;4片真叶展开时6℃低夜温能显著提高第二穗果畸形果发生率。另外,花粉和胚囊的减数分裂期以及花粉管伸入胚囊期,不耐35~40℃的高温,易发生畸形果。 其原因是花芽生理分化期如遇连续低温,则用于呼吸作用的养分消耗减少,花芽营养物质变浓,使子房心皮原基的分化数目增多,心皮过度发育引起子房开裂。另一方面,低温使发育速度减慢,心皮不能均衡发育,子房形状异常,柱头偏粗,形成重瓣的复合花,进而发育成畸形果。 在35~40℃高温情况下,生殖器官受到障碍,不能受精,因此不能产生种子,或成为落果,或不能长成大果实,或成为畸形果。 植物营养状况:一般认为,番茄畸形果发生与苗期营养有一定关系。提高番茄苗期营养水平,均会明显提高畸形果发生率。在氮、磷、钾3要素中,以氮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作用最大,磷次之,钾的作用则相对较小。 低温高氮会使苗体内碳氮水平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急剧升高,导致花芽分化异常和大量畸形果的产生。若苗龄过长,花器容易木栓化,一旦条件适宜,木栓化组织赶不上内部组织的迅速增长,则发育成外果皮缺失的畸形果。当土壤中缺Ga、Be时,也易产生畸形果。 光照度:苗期光照度对番茄畸形果发生有显著影响。在低温环境下,强光照可显著提高番茄畸形果发生率,特别是第一穗果;而弱光照可降低番茄畸形果发生率。另外,光照度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与苗期夜温有关,低夜温会减弱弱光照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率的降低作用和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程度的减轻作用。 水分:苗期水分过少可显著提高番茄畸形果发生率;苗期水分正常和过量均可降低番茄畸形果发生率。且少水的乱形果比例大,多水的乱形果比例小。 3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芽分化期间,不同的生长调节剂会对番茄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赤霉素(GA3)、植物生长抑制剂(B9)、乙烯可显著提高番茄畸形果发生率,且乱形果比例大;2,4-D可显著降低番茄畸形果发生率。 ![]() 四、番茄畸形果防控技术 选用畸形果率低、子房心室数目不宜受低温影响而增多的品种。一般高桩、皮厚的果实,其心室变化较小,不易发生畸形果。 早春番茄的花芽分化 时期温度较低,分苗缓苗后,在第1花序分化前及分化时,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2~15℃,以保证花芽的正常分化,避免连续出现10℃以下的低温。 育苗期间,一定要适当控制肥水的使用,避免高肥水。在适当控制肥水的同时,防止偏施氮肥,并做到氮、磷、钾配施,以免秧苗生长过旺而导致花芽分化不正常,同时避免缺钙、硼。 按照适龄苗定植原则,依据栽培方式和定植时期确定播期,苗龄不可太长。秧苗若有徒长现象,可采取通风、减少水分和喷施矮壮素等措施,但不能采取低温控苗措施,以免对花芽有影响。 在番茄开花结果过程中,应提前摘除畸形花和畸形果,在保花保果基础上疏花疏果,促进果实生长整齐、一致。正常花蕾萼片数为5~7枚,萼片在9枚以上者为畸形花,应及时摘除。结合蘸花疏掉每一花穗中的第一朵最早开放的花,它往往被称作“鬼花”,易形成畸形果。待每穗果坐齐后,再及时疏掉因蘸花而形成的畸形果、特小果,以利正常花、果的发育。 正确运用生长调节剂蘸花是防止畸形花产生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严格使用药剂浓度。蘸花药要根据温度灵活配制,温度较低,配制浓度应高些,反之,浓度高时,配制的浓度低些。二是蘸花要适时。当雌花的花瓣完全展开,为蘸花的最佳时机,宜在晴天上午8:00-10:00时,下午15:00-17:00,并做到随开随蘸。三是蘸花不重复。为防止重复蘸花,可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少量的红色颜料或墨汁,作为识别蘸过花的标记。 声明 芸苔素内酯对4种水果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2014-07-11 在草莓、黄瓜、葡萄和柑橘上开展芸苔素内酯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能提高4种水果的坐果率,在葡萄和柑橘上还可促进单果生长,从而提高产量。施用芸苔素内酯对4种水果的Vc含量均无影响,且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或糖度含量,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从而提高固(糖)酸比,改善口感。但是在草莓和黄瓜上,随着芸苔素内酯施用浓度提高会明显增加畸形果率,从而影响水果的经济价值。建议草莓、黄瓜等作物上最好只施用1次,浓度以0.01~0.02 mg·kg-1为宜;葡萄和柑橘上可以施用2次,使用浓度控制在0.03 mg·kg-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