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大考古发现:竟挖出150吨龙泉青瓷

 你我入画 2018-01-04



2016年1月,太仓樊泾北延沟通工程施工时意外发现元代遗址。

2017年9月,遗址共发掘面积13000平方米,发掘提取的瓷片总量150余吨,其中主要是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片,是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青瓷遗存

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一条古河道樊村泾,遗址分布于樊村泾东西两岸,故命名为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遗址在哪里 


太仓,苏州市所辖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太仓北濒长江,前横娄江,东接大海,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

江苏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在元代就已经成为以“天下第一码头”著称的东南大港。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则很有可能是元朝在江南地区经营的一处瓷器贸易集散地及仓储遗存,遗址最终因为元末致和塘等水运航线人为淤塞以及频繁的战乱而废弃湮没于地下。

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器形纹样与20世纪70年代韩国新安沉船出水的龙泉窑瓷器高度一致。太仓是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瓷器曾在此集结,远销海内外。




遗址定名 


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樊泾村小区西侧、上海西路北侧、致和塘南岸,原为太仓市一中及现代居民区所用地块。

2016年1月中旬,太仓市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开挖河道取土时发现大量瓷片堆积。

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一条古河道樊村泾,遗址分布于樊村泾东西两岸,且主要文化内涵时代为元代,故命名为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遗址年代 


根据遗址发现的遗迹现象和遗物特征,该遗址现存文化遗存的主体年代为元代中晚期,下限为明代初年

根据考古发掘情况来看,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为瓷器,且时代集中,差异不明显,故根据主体建筑基址的叠压、打破关系,遗址核心文化遗存可分三期:第一期为元代中晚期,第二期为元代晚期,第三期为元末明初。



挖出了啥 


经过初步统计,本次发掘提取的瓷片总量150余吨,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片为主,另有少量元代枢府款青白瓷、青花残片,明清时期青花瓷残片。窑口主要有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以及铁店窑、定窑、东张窑、庄边窑、磁灶窑等。可复原器物标本达40000余件,完整器100余件。可辨瓷器器形有碗、盘、炉、瓶、盏、高足杯、碟、洗、壶、罐、灯、注子、塑像等40余类;

釉色主要有豆青、粉青、淡黄釉、土黄釉、褐黄釉、黑釉,酱釉等;纹饰主要有花卉纹、弦纹、云纹、八卦纹、龙纹、蕉叶纹、双鱼纹、杂宝纹、瓜棱纹等;主要工艺有印花、贴花、刻花;大量器物内底有汉字或八思巴文,如:至元四年、枢府、福禄、四海进宝、和合利市、天下太平、金玉满堂、福山寿海、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福鹿玉山青、大吉、金玉、刘宅、仲夫、清河、富贵、东胡、山仁、必明、吉、仁、清、福、陈、宝、金等等。

此次发掘出土的数以吨计的残瓷器,估算95%以上没有发现使用痕迹,且部分器物烧制时所使用的垫饼等窑具尚未分离。太仓是元代新兴的一个港口城市,没有大规模的制瓷手工业的记载。大批量、同一窑口、未使用过的瓷器在当时器汇集于此的唯一目的即是作为商品贩卖,推测其主要为外销瓷器,同时兼顾内销。遗址所发现的残瓷器应当为其在运输、转运过程中的损耗品。


青釉“至元四年”碗底:残,瓷质,元龙泉窑产,发现于东发掘区仓储遗存区域。仅残存底部,残长10.1厘米,底径5.9厘米。足底无釉,器身施青釉,釉色偏黄,灰白胎,胎体较厚。内底有一弦纹,底心模印莲花纹饰,莲瓣上有“至元四年”字款。目前遗址仅发现2件,此纪念款青瓷的发现对遗址及遗物年代的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

 荷花纹“至元四年”碗底


青釉刻花牡丹纹瓶:残,修复完整,元龙泉窑产,出土于东发掘区仓储遗存区域。口径17.2厘米,底径10.2厘米,高43.5厘米。喇叭形口,沿外翻,束长颈,溜肩,弧腹,下腹内收,圈足外撇。颈部阴刻弦纹,肩腹部阴刻缠枝牡丹纹,下腹部阴刻莲瓣纹。灰白胎,胎体厚重,通体内外施青釉,足端无釉。此器高大厚重,在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有同类型器物。


龙泉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瓶


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荷叶盖罐:残,修复完整,元龙泉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河道(HD3)内。口径27.3厘米,底径18.9厘米,高26.4厘米。失盖,直口,圆唇,溜肩,鼓腹,下腹内收,圈足,内底残缺。肩部刻划仰莲纹,外壁中部刻划缠枝牡丹纹,下部刻划莲瓣纹。灰白胎,胎体厚重,通体内外施青釉,口唇、足端无釉。此器敦实厚重,在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有同类型器物。


 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荷叶盖罐


青釉执壶:残,元龙泉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河道(HD2)内。口径4.0厘米,底径5.5厘米,高16.6厘米。直口,平唇,短颈,溜肩,垂腹,条形把手,流残缺,圈足微外撇。素面,灰白胎,通体施青釉,口、足端无釉。


青釉执壶


青釉鬲式炉:残,元龙泉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灰沟(G17)内。口径17.0厘米,高13.0厘米。直口微敛,外折斜沿,圆唇,短束颈,扁鼓腹,下腹附三锥形足,平底;肩部有一周凸棱,腹部与三足相对处有三道明显的三角形凸棱,从肩部延伸至足部。灰白胎,通体施青釉,足端无釉。


 青釉鬲式炉


青釉弦纹奁式炉: 完整器,元龙泉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河道(HD1)内。口径15.2厘米,底径7.4厘米,高10.2厘米。敛口,平沿内折微凹,深直腹,圈足,及地,下腹附三兽足,悬空,平底略内凹。外壁阴刻弦纹。灰白胎,通体施青釉,内底和圈足底无釉。


 青釉弦纹奁式炉


点褐彩堆塑螭龙纹转柄高足杯:残裂,拼接完整,元景德镇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河道(HD3)内。口径8.3厘米,底径3.4厘米,高9.4厘米。侈口,沿外撇,尖唇,深弧腹,竹节形高柄足,中空,足端外撇,呈喇叭状,柄足可旋转。外壁绘褐彩缠枝花卉纹,堆塑螭龙纹,柄足阴刻四道弦纹。白胎,胎体较薄,通体施青白釉,足端及其底心无釉。该器形现存较少,弥足珍贵。


点褐彩堆塑螭龙纹转柄高足杯


青花缠枝花卉纹高足杯:残,拼接修复,元景德镇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河道(HD3)内。口径11.4厘米,底径4.1厘米,高9.9厘米。侈口,沿外撇,尖唇,弧腹,高柄足,中空,足端外撇,呈喇叭状。内壁口沿部绘卷草纹,其下模印云龙纹,底心绘菊花纹,外壁绘缠枝花卉纹,柄足阴刻三道弦纹。白胎,胎体较薄,通体施青白釉,足端及其底心无釉。


青花缠枝花卉纹高足杯


青花孔雀牡丹纹碗底:残,瓷质,元景德镇窑产,发现于东发掘区仓储遗存区域。白胎,胎体厚重,形制较大,仅残存局部碗底,碗底绘缠枝牡丹纹,孔雀呈行走回首状于其间。此纹样较为少见,为元青花纹饰研究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青花孔雀牡丹纹碗底残片


卵白釉“枢府”款盘:残裂,拼接修复,元景德镇窑产,出土于西发掘区河道(HD1)内。口径16.1厘米,底径5.3厘米,高4.3厘米。敞口,尖唇,浅弧腹,圈足;内壁模印牡丹纹,“枢、府”二字对称模印于花卉之间,底心亦有花卉纹;白色薄胎,通体施卵白釉,足底无釉。除此之外,还发现有“福、禄”款。


 卵白釉”枢府“款盘


除了瓷器之外,还有其他遗物:陶器主要器形有缸、罐、壶、瓶等;木器主要有梳子、木盆等;骨器有簪、占卜龟甲等;铜器主要有铃铛、器盖、勺、铜钱等;石器主要有柱础、磨盘、臼、砚台等;琉璃器主要有簪等。


石砚台



 琉璃簪

青釉鱼形砚滴

元 龙泉窑青瓷龙纹大盘


元 磁灶窑素三彩刻花荷花纹盆


 展览 



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正在浙博公开亮相,这些数百年前从浙江运往太仓的瓷器又重返故里,意义非凡。

 

 “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也是浙江省博物馆继“大元帆影——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文物展”“扬帆南海——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之后推出的第五个“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特展”。让观众可以再一次通过展览感受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繁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