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雄关漫道111 2018-01-05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袁崇焕是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有人把他抬得很高,说他是一个济世救国的大英雄。

也有人把他贬得很低,说他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奸贼。

要我说,袁崇焕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一点也不复杂,他的初衷是要做一个济世救国的大英雄;但是才能与志向不相匹配,犯下了重大过失,做出了卖国求荣的事(输送粮食给蒙古,由蒙古转运周济后金;斩杀海上长城毛文龙,替后金除去了心腹之患),几乎毁灭了大明江山,也彻底地毁灭了自己。

但不管怎么样,在那样一个风云动荡年代,袁崇焕凭着一腔侠士豪情与书生热血,投身到捍卫边疆的血与火的战争中,其所闪耀出来的坚强、勇决、果敢与崇高殉道的人性光辉,就值得后人纪念和崇敬。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被处以凌迟极刑。

是日,京师百姓奔走相告,“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乃止。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大明朝廷五府六部给袁崇焕定下的罪名有:付托不孝、专恃欺隐、通虏谋款、擅主和议、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人长驱、顿兵不战、尽行遣散援兵、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这些罪名件件属实,无可辩驳。

袁崇焕本人惨遭磔刑,他的家人也饱受牵连。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崇祯长编》载:“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又诏“在辽者,徙流浙,改复黔;在籍者流闽。”

《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明史》记载得很清楚:“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

处理袁崇焕一案的经办人之一余大成在其《剖肝录》中,说袁督师“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

程本直《漩声记》也记:“身凌迟也,后嗣绝也。”

即袁崇焕没有儿子,绝后了。

应该说,这种说法是准确的。

因为,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清高宗乾隆帝不知哪条神经跳动,认为只要烘托袁崇焕的战功与忠诚,就能渲染崇祯的昏庸与愚顽,就能体现清朝取代明朝的合理性,于是下诏“平反昭雪”袁崇焕“冤案”(其实并不冤),“着广西巡抚查出袁崇焕后裔,量材录用,以奖忠良”。

这里补一句,很多人认为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其实,袁崇焕只是祖籍在广东东莞,他本人却是在广西生活和成长的,所以乾隆帝才会下诏命令广西巡抚查找袁崇焕后裔。

那么,袁崇焕是广西哪儿人呢?

现在北京孔庙存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题名碑上记:第三甲第四十名进士,袁崇焕,广西藤县。

这也让很多人误会袁崇焕是广西藤县人,这也是不对的。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袁崇焕本人在《游雁洲》(平南县城河中洲)诗注中记:“予居平南(即广西平南县),初应童子试,被人讦。今改籍藤县。”即藤县并不是他的家乡,而是寄籍在藤县参加科考,他的家在广西平南县白马圩。

话说回来,乾隆帝下令广西巡抚查找袁崇焕后裔,则乾隆年间的《平南县志》记载,当时平南“知县缪琪奉行查明,具覆上台牒称:‘袁崇焕无子,惟查其族内有继嗣元孙袁炳,现居平南城中’”。

原来,袁崇焕的堂兄袁崇煇因受袁崇焕牵连,被被流放江西信丰县,大概过了三十多年,才回到平南,改迁到平南县城乌江口寄宿谋生,年近六旬娶妻生一子鹄云,鹄云生史爵,史爵生元亮,元亮生二子,长子早夭,次子即袁炳。

这袁炳得知乾隆帝正在寻找忠良后人,就过继为袁崇焕继嗣元孙。

乾隆办事很实锤,命“照熊廷弼裔孙之例,以训导咨补,如能粗晓字义,人尚明白,即以佐杂等官补用”。

袁炳因此得获授江西狭江县丞,同时他的父亲袁元亮也获封奉直大夫。

袁炳欢欢喜喜到江西狭江县上任,于内阁学署撰《袁氏家谱》,将袁氏来龙去脉阐述一清二楚。该族谱现存平南博物馆。

《袁氏家谱》载:袁崇焕被杀、诛连亲族时,袁崇焕定居平南一家和住藤县新白马的堂侄袁端一一家都被抄家烧屋和流放。

袁崇焕一家,母亲因年老免流放,妻黄氏跳水自尽,长女嫁东莞石碣梁家村免被流放。袁崇焕的弟弟崇煜与袁崇焕八岁的女儿等被流放到福建邵武县……

不管怎么样,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袁崇焕并无嫡亲后裔。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袁世凯盗国称帝前夕,虽然动过假冒袁崇焕子孙的念头,但最终还是不敢。

当然,民间也有传说,说袁崇焕有外遇,生有三子兆基、兆填、兆埍,其中的袁兆基逃过锦衣卫的追捕,后来成为了反明英雄,曾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带流民军大肆劫掠山东郡县,明亡后不知所踪。

又有传说称,袁崇焕出任蓟辽督师时,曾携小妾阮氏与长女到宁远赴任。袁崇焕被磔杀后,其妾阮氏及长女流落到关外。该女后来成了皇太极长子豪格的侧福晋,即后来的敏妃袁佳氏。

还有传说,说咸丰年间,任江北大营副都统、在天京城外大战太平军的汉军正白旗人富明阿为袁崇焕的六世孙。

但这些传说都有些离奇而不可信,疑点重重。

不过,近来,有人公开亮相,高调自称袁崇焕后人,其家史讲述更加离奇不可信,但却又有相关证据可资证明,让人不可不信。

这个人名叫袁洪春,大连旅顺九头山袁家沟村村民,现年65岁。

袁洪春是村里的头面人物——他不但参与主修了袁氏族谱,还参与编写了村志。

“别看我说得一口大连话,我祖上其实是广东人,就是袁崇焕。”说话间,袁洪春不断摆弄着手中的袁氏族谱——这就是他参与主修的袁氏族谱,打开足有十余米长,上面赫然记录着袁崇焕的名字。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祖宗是不能乱认的,我是袁崇焕的第14代后人,村里最小的已经到17代了。”老人严肃地说。

祖上在广东(其实是广西),却怎么会出现在大连旅顺?

袁洪春于是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祖上的离奇遭遇来:“袁将军遇害前一年,在妻子叶氏引荐下,与收养的落难女子赵文君秘密结婚,最后也使得其家人逃过一劫。”

袁洪春说,赵文君是山东莱州湾人,袁崇焕被杀后,她在袁崇焕原先的贴身侍卫袁敬的保护下,携带银票万两,领着与袁崇焕生的两个不到2岁的孩子袁昊和袁杲,悄悄离开北京,一路颠沛逃回到山东老家,在莱州湾虎头崖旁的凤毛寨买了三间石墙茅屋隐居下来,前后长达140余年。

袁洪春说:“其实早在1739年乾隆帝修皇太极实录时,清朝就为袁崇焕平凡沉冤昭雪,并予以褒扬。袁崇焕也得以正式下葬,树碑垒墓。现在在北京广渠门中学附近,有一座袁崇焕的墓,还立有墓碑,上书‘有明袁大将军之墓’字样,但由于当时消息闭塞,袁氏后人对袁崇焕平反昭雪一事并不知晓。”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说到这,袁洪春又捧出自己参与编写的《袁家沟村村志》,翻到这么一段记载:1747年某日,袁敬的第五代嫡孙袁志成为了达到篡夺袁崇焕祖产的目的,便故作慌张地来到凤毛寨袁崇焕与赵文君谪系子孙袁克亮家欺骗说:“大事不好!我在衙门见到朝廷下发的公文,朝廷已得知袁崇焕后裔隐匿凤毛寨之事,乾隆帝已下旨灭族!”袁克亮不明底细,召集全家七口决定在官府到来之前外逃。

袁洪春说:“我们袁家祖上有遗训,‘海上一定要保留对子船。无论哪一代反清事发,犯了抄家之罪,要从海上逃生,祖先留下的白银备逃生后安家之用’,袁崇焕也叮嘱过家人,一旦他推崇的‘反清复明’事业失败(编者按:袁崇焕死前,明朝还没亡,不可能冒出“反清复明”这个词儿),家人就要一直往北走,因为那边是清朝的发源地,即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袁克亮当晚收拾细软、农具、渔具,连夜乘船向辽东方向逃难。经过两天两夜航行,袁克亮全家到达旅顺双岛套,在北海黄泥窝海套山沟定居了下来。”

袁洪春意味深长地说:“袁崇焕出现在旅顺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在旅顺双岛湾姑子庵诛杀毛文龙,该地距离现在的袁家沟村仅有10公里左右。他一定不会想到,当年他曾经金戈铁马的地方如今成了后人落脚的村庄。”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九头山海边竖立着几个木桩子,袁洪春遥指它们,骄傲地说:“当年祖上就是从这里上岸的。现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三,全村老少都要来此祭海,同时凭吊祖先。”

袁家沟村西头大树下有一口四方水井,袁洪春说:“这是袁氏先祖来到旅顺定居后打的第一眼井,至今已经有260年历史了,但至今仍水质清澈甘醇。”

在水井不远处的山腰处,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墓穴,碑刻文字显示,墓碑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墓主人是袁大财,下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子孙敬立的名字,不过,这些名字没有一个是名人显贵。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袁洪春感慨无限地说:“袁克亮后裔在袁家沟村奋斗了260余年,袁氏后人可以说是枝叶繁茂,家族兴旺,至今在村中还有至少二三百人之多,但袁家没有名人显贵,主要是赵文君临终前留有遗训:‘半农半渔治家,代代反清复明,直到清朝覆灭’,所以袁氏后人既不经商,也不入仕,更不会从政,所以才会这样。”

袁洪春讲述的家史到底是真是假呢?

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研究员王万涛不容置辩地说:“有家谱,有祖坟,这些都算得上是证据。”

但袁洪春所说如果是真,则包括《明史》在内的许多史料都要改写了。

比如《明史》记载的“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这是不对的,因为袁崇焕现在已经有了二三百人货真价实的直系后裔生活在旅顺,而且,他被抄家时,并非家无余财,单就供赵文君逃难的路费就有万两银票。

又比如袁崇焕平南继嗣元孙袁炳在《袁氏家谱》的记载,袁崇焕的妻子黄氏,生活在平南,袁崇焕被杀时,她就跳水自尽了。要知道,古代是一妻多妾制,妾可以有多个,但正妻只能有一个。而在袁洪春的讲述中,袁崇焕的妻子姓叶,跟随袁崇焕在辽东生活,还帮袁崇焕娶了外室赵文君。

还有,袁洪春说袁克亮逃难时是乾隆朝,当时袁崇焕得以正式下葬,树碑垒墓,在北京广渠门中学附近。其实,该墓墓碑是立于道光年间。

不管怎么样,应该为袁崇焕有后人感到高兴。

此人自称袁崇焕后裔,所讲述家史曲折离奇,颠覆许多相关史料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