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

 循天园 2018-01-05
       现代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围绕着赚钱、享乐而展开的。要知道: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灾难必然会接踵而来,命终还会堕入恶道。

       为善有善果,布施必得福报,但要依因果的正常法则去实现。如种田的,下种以后,得老老实实地下一番工力——灌水、施肥、除草等,秧苗自会逐渐地长大,开花结实,为我们所受用。所以,要想结善果,就得有利众之心。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利众布施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财富。比尔·盖茨捐献了90%的财富,巴菲特捐献了92%的财富,李嘉诚捐献了70%的财富。这些正说明了利众得福报的这个道理。

       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士。他曾捐资三千几百万港币建立了“李嘉诚护理安老院”。李嘉诚在香港和内陆也广种福田,经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制作佛像、修寺庙、兴办教育、赞助科研、赈济灾民等慈善布施。

       李嘉诚有一句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无疑,李嘉诚先生是一个利众的人,他的利众之心也让他得到了福报,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也可以说,李嘉诚的财富和社会名誉,有很多是他做的善事,结的善果。

       星云大师说:“有时候,物质上的生活这么丰富,也不一定能解决人的痛苦。金钱多、物质多,带给人的烦恼也很多。佛法的欢喜,是要我们从法喜、从禅悦、从真理中去体会内心的自在,内心的安乐。

       我们应该把信仰建立在‘舍’的上面,信仰宗教是奉献的,是牺牲的,是利众的。人间佛教的利他性格,应该具有这种慈悲喜舍的精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有些人总是祈求神、佛给予福报;其实,想得福报,得靠自己去广积福德,而活多长的年岁并不重要,如果只是空过时日,即使岁数再长,也是枉然。生命应该发挥其价值与效能,能让我们的身心发挥利众的效能,就没有白来人生,就是拥有最美好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