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洋中的伪装大师-须鲨

 零壹贰012 2018-01-05

须鲨,是须鲨目中的一科。它们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热带温和的浅水中,主要在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水域中,以独特的伪装所闻名。



须鲨生活在海底,大多数时间它们静沉在海底,往往附于岩石和海草之间。须鲨身上大块的、对称的图案使它们看上去象地毯,为它们提供了很好的伪装。




此外它们的嘴边的皮肤上还有小植物似的突出物,更加改善了它们的伪装。须鲨依靠这样的伪装躲藏在砂砾、岩石间,袭击游得太近的小鱼。



须鲨没有吃人的记录,假如它们不受到挑衅的话不会造成威胁。

潜水的人假如对它们进行挑衅或者抓它们,或者将它们的逃路切断的话会被咬。须鲨非常灵活,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咬抓着它们的尾部的手。



须鲨的牙齿


须鲨有许多小的、尖的牙齿,被它们咬可以受重伤,即使穿潜水衣业有可能受重伤。


须鲨咬伤后的脚


须鲨咬住后不肯松口,很难摆脱它们。为了避免被咬在潜水时不要挑衅或围绕须鲨,注意海底,当心不要踩到没有看见的须鲨上。


须鲨科物种比例图

来自李墨谦的《手绘鲨鱼大图鉴》


须鲨科一共分3属共12种

不同种类的须鲨体型差异明显,从3.2米-0.5米的个体都有存在。


叶须鲨属


叶须鲨

Eucrossorhinus dasypogon

叶须鲨,体长可达1.8米(也有观点认为最长体型为3.66米,但目前有争议),因满脸长着茂密的叶须而闻名。

这种鲨鱼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的印尼东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洲北部。通常它们生活于水深2-40米左右的外海礁石附近,以捕食底层鱼类与无脊椎动物为生。

叶须鲨在受到威胁时会主动反击,但有时候它们也会误把人类的大腿当做猎物咬上一口,所以在当地海边游玩时一定要小心附近是否趴着条叶须鲨!


须鲨属


哈氏须鲨

Orectolobus halei

哈氏须鲨,体长可达2.9米。这种须鲨仅分布于东印度洋的西澳大利亚海域。起初是由澳大利亚博物馆的鱼类馆长吉尔伯特惠特利(Gilbert Whitley)发现的。

并一度将其定义为饰斑须鲨的一个亚种。直到近年来科学界重新将其提升为独立物种。原因在于哈氏须鲨头部的叶须与饰斑须鲨不尽相同,且眼眶上方长有疣状物,气孔背后则各有一个白点。


西澳须鲨

Orectolobus hutchinsi

西澳须鲨,体长可达1.49米, 这是于2006年发现的新物种。这种须鲨主要分布于东印度洋的西澳大利亚。

通常生活在水深0-106米的环境中,在分布上与斑点须鲨和饰斑须鲨比较重叠。在当地偶尔会被垂钓爱好者误捕到。


花须鲨

Orectolobus floridus

体长仅有0.75米,这是于2008年新发现的物种,因为背上独特的花纹类似一朵朵小花而得名。其主要分布于东印度洋的南澳大利亚西部,通常生活在水深42-85米的环境中。


日本须鲨

Orectolobus japonicus

日本须鲨,体长可达1米,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的日本、韩国、越南以及菲律宾,在我国也有分布。

这种须鲨具有夜行性特征,它们喜欢傍晚在岩石与珊瑚礁上伏击小鱼和底栖无脊椎动物。日本须鲨为卵胎生鲨鱼,一胎可产下20只幼鱼。与大部分同类一样,日本须鲨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这通常与它们伏击捕猎的习性和人类的捕捉密不可分。日本须鲨通常被捉到后养入水族馆。


斑点须鲨

Orectolobus maculatus

斑点须鲨,又称斑纹须鲨,体长可达3.2米,是须鲨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东印度洋的澳洲南部(在我国海域可能也有分布,但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通常它们生活在水深0-110米的珊瑚礁与岩礁上,或者在码头下的海砂层中。斑点须鲨是夜行性鲨鱼,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与硬骨鱼类为食。有时在退潮时人们能够见到它的背鳍裸露在水面的情景,所以在当地海岸游玩儿一定要小心,被咬上一口可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斑点须鲨的脾气比较暴躁!


细线须鲨

Orectolobus leptolineatus



细线须鲨,体长可达1.2米,这是2010年发现的新物种,也是目前已知须鲨中发现最晚的一种。其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我国台湾、菲律宾以及琉球群岛。这种鱼生活习性我们尚未得知,科学家推断细线须鲨可能喜欢生活在较深的冷水环境中。


饰斑须鲨

Orectolobus ornatus


饰斑须鲨,又称妆饰须鲨,体长可达2.9米,是须鲨科种体型第二大的物种,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巴布内亚新几内亚,以及澳洲。

这种常见的底栖鲨鱼通常喜欢在水深0-100米的岩石与珊瑚礁上生活,夜行性,卵胎生。关于饰斑须鲨的食性并没有太多记录,但是科学家推断它们应该与其他同类一样,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饰斑须鲨具有一定攻击性,会攻击一切企图或误入到它领地的人类


侏斑须鲨

Orectolobus parvimaculatus

侏斑须鲨,体长仅有0.94米,是2008年发现的新物种,因身上的斑纹与其近亲斑点须鲨很相似,外加袖珍的外貌,因而得名“侏斑”。该物种仅分布于东印度洋的澳大利亚西南部,主要生活在水深9-135米的环境中。


网纹须鲨

Orectolobus reticulatus

网纹须鲨,体长仅有0.52米,这种2008年发现的新物种是须鲨科目前体型最小的一种鲨鱼。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印度以及澳大利亚西部海域。通常它们生活在水深18米左右的环境中。


北澳须鲨

Orectolobus wardi

北澳须鲨,又称北澳大利亚须鲨,体长仅有0.63米。顾名思义,这种鲨鱼仅分布于中西太平洋的澳州北部。

通常生活在水深1-3米的近海岸附近。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但尚无食性纪录。这种须鲨可能与其他同类一样都是卵胎生。虽然体型较小,但仍具有一定危险性。


疣背须鲨属


疣背须鲨

Sutorectus tentaculatus

疣背须鲨,体长仅有0.92米,是该属唯一物种,仅分布于东印度洋的澳洲海域。

它们通常生活在岩石与珊瑚礁区域,其生物特性尚不明确,只知道它是一种卵胎生鲨鱼。有科学家推测疣背须鲨也许能长到2-3米长,但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