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海聚金团队:霍老师交易思路——日内操作关于量的研究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1-05

期海聚金霍老师

名师简介

霍老师,国家注册期货分析师,200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金融系,2007年在华尔街高盛公司任职实习操盘手2009年调任高盛韩国分公司管理1000万美金,

2012年回到国内被受聘于国泰君安期货分析部中级技术总监。

2012年10月在一场金融交流会上受期海聚金团队志远老师邀请加入其团队。在业内有丰富的实战操盘经验和独特的交易理念。目前是多家财经网站特约撰稿评论分析师。

2012-2014财经博客百强博主,

2012年获得金融界最受欢迎期货分析师及实战喊单王称号

2013年和讯网投资者最喜爱期货分析师

2013年新浪网最受欢迎分析师

2014年中金在线最值得信赖期货分析师。

个人寄语:投资时你不会因为先到目的地而额外得到奖赏,惟一重要的是毫发无损地到达目的地。处在逆境不丧其志,登上绝顶不眩其目,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风雨来临方能安如磐石,坐怀不乱、矢志不渝,机遇来临,才不会失之交臂,这乃是致胜之道。

量的概念很多人是模糊的

我看到很多做期货的朋友对于这个不是很懂

其实大家在每一个软件上都可以观察到。

总手:代表今天的总的交易量

外盘:做多的量

内盘:做空的量

内盘+外盘=总手,也就意味着今天盘中的多空比

持仓:是买入(或卖出)的头寸在未了结平仓前的总和,一般指的是买卖方向未平合约的总和,也就是其中没平的合约。

仓差:相比于昨日持仓量的差额,正值为增仓,负值为减仓

大家经常听过增仓放量的名词,说的就是成交量在放大,同时持仓量在不断的增加,实际当中,这是如何发生以及如何应用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沪铜合约在之前下跌过程中的走势图

我们可以发现,在图谱很怕你低点的时候,量明显上升,远远了超过近期高点,如果以前你就感受过量,那么你可以发现,持仓、交易量。都是在增加的,仓差表现为正值,而且数量很大。内盘做空筹码也在增加。这些足以说明,此时,是处于增仓放量,然后,我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明显的下跌。

在谈到量的应用时。我跟我的同事讨论时,那时刚好下跌到低位反弹,并且是连续三个涨停。

我们认为行情不会涨的太久。为什么呢那天我只看到仓差是负值,数字很大,这表明持仓量在下降,而行情却飞速上涨,这是空方在将盈利的单子进行平仓。但是并未有多头上攻的迹象,否则低位做多,仓差不可能是那么巨大的负值。

这些不能代表对于行情的预测一定完全正确,只是为了说明量在价格推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印证作用。

那天我只看到仓差是负值,数字很大,这表明持仓量在下降,而行情却飞速上涨,这是空方在将盈利的单子进行平仓。但是并未有多头上攻的迹象,否则低位做多,仓差不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负值。

先说对于我们有用的,就是当我们建仓以后量的放大迅速脱离成本区的例子

日内,如果没有量的推动作用,行情是不可能有价格的起伏的,当拿对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看一看量,看看此时是否有量的配合,如果有,那么即可大胆放心的拿单。盈利的过程中,价格一旦出现回调,我们要关注是否有量的放大,如果没有,我们则可以继续持仓,因为此时的波动大多数都是获利单平仓导致的,如果有放大,而价格顺开仓方向继续运行,我们继续持有,如果是逆向的放大,我们要果断的平仓。可是期货是一个博弈,有做多,自然有做空,我们再来看一下量的反作用。

会发现,这个时候横盘震荡,下行突破低点,虽然量有放大,但是价格却纹丝不动,这个情况在这次横盘突破时出现了三次,这说明此时有抵抗,这种信号告诉我们,此时很有可能是一个假突破。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去应用量呢?

操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经常遇到假突破,假突破由两种情况组成:一种,没有量的突破,行情只是弱势的下跌,随即便回到了突破价位之上,这是我们必然承受的虚假突破,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此时会不会起量,在没有突破止损位置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再拿一下。另外一种,有量的放大,但是价格却没有变化,这说明此时有很强的抵抗,当我们在突破的位置入场的时候,如果量在不断的放大,速度很快,但是价格却纹丝不动,此时,我们要果断的平仓,进行0止损或者微小止损,此时有很大的概率说明这是一个假突破,我们期海聚金团队有很多次在入场时发现价格纹丝不动,但量却放的很大,运用这种方法,我们逃过了无数次的假突破。

这种情况在支撑和阻力时入场,同样适用。大家可以在实盘的时候多进行研究和演练!量的应用以及对行情的判断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给各位做期货的朋友带来帮助。我们期海聚金不同的老师会不定期给大家讲一些,在做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指标以及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