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何错之有?

 振王府图书馆 2018-01-05


没有一点好处,谁读书?

原题 《“读书为什么”是个伪问题》

赵牧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不是“先贤”的教诲,却赫然印在旧时启蒙读物如《幼学故事琼林》中。

都说科举制是制造伪善的温床、渊薮。但这伪善的制度为何却让“升官发财”说招摇过市,是否不可思议?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奇迹”。因为是奇迹,谁要能把它铲除了就更算奇迹了。2001年,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株洲市一重点中学的文言文教师对学生说,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结果被举报遭到开除,全省其他教育单位还得令不得再录用此人。瞧瞧,这教育主管机构多么庄严堂皇。

这事在网上炒翻了天,压倒性的观点是:那教师何错之有!难道读好书,就是为了受苦受难,娶个丑八怪老母猪当媳妇?还有相当数量的人问:为什么不允许说真话?个别法律意识强的网民则质问道:这样干是否违法?


伪善的科举制居然能与赤裸裸的“三个自有”并行


网民反应沸反盈天颇快我意,但毕竟多为老生常谈没多少新意。比如:这教师大概是白痴,居然不知讲真话要倒霉。不知很多事只可做,不可说。这些常识是学生都能融汇贯通。比如:学生还用你教这个?学生比你这个老师还清楚!

中国教育的伪善那是众所周知,教师、学生都不会主动捅破它而已。不过,教与学的授受双方几乎无人意识到这个真相——那就是“学习为什么”在中国从来都是伪问题。因为“为什么学习”从来都不是由读书人提出的,而是由教育政策、教学大纲的制定者决定,再由具体的执教者实施的。所以,真正实在的问题是“教育为什么”?

宋代风流词人柳永说“且把浮名换得浅斟低唱”。柳永把宋王朝的官位视为浮名,宋皇帝听了大不高兴。后来柳永申请参加“高考”(科举应试),皇帝闻讯说道:他要浮名做甚?且去填词!就这样断了柳永的做官梦。柳永只好自嘲“奉旨填词”去了。

任何时代的统治者都要搞教育。皇帝开科取士目的是为了培养文化官僚,为他打理“国家事务”。皇帝需要读书人为他效力,读书人才有可能“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皇帝如果昏庸鼓吹“读书无用论”,如果他厌恶知识分子,你书读得好不但算个屁,还可能倒大霉!白卷先生倒是大有可能飞蝗腾达,这就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读书为什么”倒并非完全不可能成为真问题,但它成为真问题必须有一个充分前提:择业自由,择业自由则需要各行业的充分民营化、市场化。如果各行业都为官办垄断,那么不但“教育为什么”会成为伪问题,连“工人做工为什么”,“农民种田为什么”、“教师教书为什么”,“医生行医为什么”全都会成为伪问题。


人们对宝马香车的追求已经螺旋上升了一个台阶


即便是择业自由,各行各业充分民办了,“学什么”也不是学生全能凭自由意志决定的。

皇帝需要大批文化官僚为他打理“国家事务”不用说了;工业社会需要大批技工,大量的技校就应运而生;商业社会需要大批金融人才,就会有金融专业和学院……什么专业更有前程,趋之者便众,这也是“读书为什么”是个伪问题的例证。

教育的内容就是这样变化的,谁在社会中占据了支配地位,谁就能决定教育的内容和面目。

70年代末高考重开,立即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曾经的“读书无用论”为什么能被一举肃清?不是傻子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找个好工作、挣大钱,娶美女,这都是心照不宣的嘛。

株洲那个教师被开除为什么会引起公愤?除上述分析,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今的教育体系也是腐败重灾区——你们打着义务教育的幌子拼命搜刮学生,这账还不知怎么算呢,你们却严惩捅出平常真相的教师,实在是欺人太甚!

2001年9月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