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财智库专报】打造赣西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的对策建议

 wq031 2018-01-05
一、背景与形势

赣西片区中心城市建设刻不容缓,宜春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对提升赣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对赣西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对宜春市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然而,在本规划中对于宜春和赣西片区的定位并不清晰,即便是专门针对赣西发展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13]39号)》也没有明确,宜春被分割肢解的风险在随后出台的《南昌大都市区规划(2015-2030)》显得更为明显,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奉新县和靖安县纳入南昌大都市区范围。

在宜春市中心城市日渐式微的同时,全国其他地市则在奋力做强中心城市,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纷纷撤县设区、设置各类新区、升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区等,使中心城区的范围和实力得以发展壮大。在江西省内,南昌撤新建县设新建区,九江市撤九江县设柴桑区,上饶市撤广丰县设广丰区、抚州撤东乡县设东乡区,赣州撤南康市设南康区和撤赣县设赣县区。11个地市中,目前只有宜春与新余、鹰潭只有一个区,其他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与上述人口、地域相近的地市相比,宜春市缺乏中心城市发展的承载空间和经济总量,目前袁州区的人口数量、行政范围、经济实力在与新余、萍乡的竞争中不占任何优势。

宜春美景

2

江西省内旅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自2011年以来,江西省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且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不断提升,至2015年已达到21.75%。省域旅游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各地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就使各地市的旅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从公布的2015年江西省各地市旅游数据来看——图1、表1,上饶、南昌、九江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彻底改变了原有南昌一枝独大的局面。

其中上饶市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是目前全省已经拥有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最多的地市,为了推进全域旅游,上饶重围绕“点线面”三个方面,强力推进产品、服务、品牌和效益的“四个升级”工程,规划建设上饶野生动物园、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城东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2016年,上饶市共接待游客1.22亿人次,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1126亿元,增长42.5%;门票收入达到18.22亿元,增长25.6%,接待游客数、旅游综合收入、门票收入三大指标全部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旅游收入力争突破1300亿,争入全国旅游第一方阵。

3
赣西旅游发展尚不健全

从官方公布的各地市旅游数据来看——图1、表1、表2,赣西地区(宜春、新余、萍乡)在江西省区域旅游中当前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相比赣东北(上饶、景德镇、鹰潭)、昌九抚(南昌、九江、抚州)、赣中南(赣州、吉安),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认知度低,区域旅游形象模糊。

就赣西地区而言,近年来,随着萍乡武功山、宜春明月山,以及袁州区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崛起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由于缺乏发展的集聚核心,区域性线路的整合比较乏力,事实上,区域的发展是在呼吁一个具有集聚功能的核心,而宜春有生态环境之天时、赣西中心之地利、上下齐心大搞旅游的人和,当发挥好中心作用,引领赣西地区旅游崛起。

二、现状与问题

对比全国特别是省内各地市的发展经验,宜春市中心城区在打造建设赣西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中心城区综合实力较弱

目前包括的只有袁州区、明月山管委会、宜阳新区、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上整个行政范围也就是袁州区的地界,但与上饶、九江、抚州等地相比,地域范围、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虽有部分优势,但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具体经济指标上存在很大差距——表3

2
中心城区旅游商贸功能不突出

目前明月山一核独大,袁州区最近三年来乡村旅游虽得到快速发展,但城市旅游景观并没有得到提升,商贸物流体系不够健全,中心城区仅仅是通道功能。城区内虽然拥有宜春迎宾馆等高星级住宿设施,但绝大部分都没有与真正的旅游商贸相联系,往往都是承接明月山外溢客源的住宿。中心城区目前仅有禅博园、花博园等景区景点,但影响力过小、功能较为单一,尚未形成真正吸引外来客源的核心高端旅游景区。旅游休闲度假氛围不浓厚,商贸中心、主题街区过少。

3
缺乏融合旅游商贸的投资运营主体

各旅游景区、商贸中心仅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缺少高位推进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动力。禅博园、花博园等景区归属宜春旅游集团,各商业网点则由万达等其他各级各类商业投资主体独立运营管理。明月山旅游集团目前只限于明月山管委会管辖范围,未能整合中心城区和市域范围内的其他旅游商贸资源,辐射力和吸引力也就仅能限制在明月山。省内目前有上饶、抚州、九江等均有成立市级旅游投资运营主体,虽然上饶、抚州成立时间较晚,但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速度惊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表4

表4 省内部分市级旅游投资主体基本情况

三、对策与建议
1
适时考虑撤县扩区

把握当前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大好时机,适时提出万载县、上高县撤县设区事宜,及早纳入宜春市中心城区范围,从而构建更为强大的中心城区管理体系。

2
全力构建四圈层空间发展格局

在未撤县设区时,可考虑四个圈层的布局:

(1)中心城区的分区开发与整体打造。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各分区(老城区、袁州新城区、宜阳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各分区内的项目建设和功能改造提升,并按照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的定位对各分区进行整合,作为第一级圈层(一环)。

(2)中心城区的东西北三向乡镇扩展。由中心城区向周边乡镇扩展延伸,向东延伸至彬江镇,向西延伸至西村镇;同时考虑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扩区发展,可向北延伸至新田乡、洪塘镇、三阳镇等乡镇,作为第二级圈层(二环)。

(3)中心城区的全力辐射到市域范围。构建包括万载县和上高县在内的大明月山旅游圈,并依托昌铜高速、昌栗高速和沪昆高速三条旅游廊道,向北、中、东部的县市扩展至整个市域范围,作为第三级圈层(三环)。

(4)中心城区的东西联合到赣西地区。依托大明月山旅游圈,借助沪昆高速、G320、S314等交通路网,开通三地快捷交通网络(快速公路、城际轻轨等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构建新宜萍赣西旅游圈,作为第四级圈层(四环)。

3
提升打造多元产品和业态

首先是要提升休闲旅游度假商贸的产品体系。围绕做好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目标,将宜春旅游洼地升级为旅游高地,在城区要打造创建高品级购物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康养中心、娱乐中心,全力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在城市规划设计时融入旅游元素和业态,在城市建设时考虑旅游功能和产品,使中心城区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以后可以整体打包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其他各类高级别旅游商贸品牌。

其次是要提升城市的旅游氛围。在主要道路上设置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标志标牌、城市文化雕塑和墙画等,提升老城区、小街巷的外观;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园林绿化的艺术化品质;整治城区内的水域湖面,开放已有各级各类公园,新建城市休闲游憩公园,合理布局休憩、休闲、购物设施。

再次是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不仅要向本地市民开放,更应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外来游客免费进入,即能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更能增加城市的旅游吸引力。要建立更加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在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等重点交通站场、旅游景区、商贸中心、宾馆饭店等地开通运营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旅游班线。

4
整合组建融合化投资运营主体

参照浙江旅游集团的做法,抓住旅游目的地建设“牛鼻子”,以三大抓手着力打造“诗画浙江”。具体启示做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整合宜春市域范围内的两大旅游集团:宜春旅游集团和明月山旅游集团,可以快速地壮大投资主体的资产实力,为资源整合奠定基础。其次是要构建全产业链的投资体系,既要扎根于传统的旅游产业业态,更要通过延展到休闲农业、健康养生、文旅地产、商贸会展、体育赛事、研学教育等各个新领域内,通过做强资源资产,为企业投融资和上市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是要主动出击搭建合作平台,在市域层面内由市委市政府出面协调可以有效地实现全市资源资产的一盘棋,在赣西片区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赣西旅游产业发展联盟,为共同有序开发大武功山旅游景区以及其他各级各类旅游景区打下基础。

5

争取和出台政策保障措施

在打造赣西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时,要充分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出台更加有助于促进中心发展的政策举措。在向上争取支持方面:一是要争取获得行政区划调整的支持,尽早启动万载、上高撤县设区的前期工作;二是要争取获得重点基础建设方面的支持,尽早启动新余—宜春—萍乡三地的城市轻轨和快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是要争取省委省政府重新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赣西地区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赣西中心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理顺赣西武功山旅游区的管理体制。在市政策制定方面,一是要成立旅游商贸中心的领导协调和日常管理两套议事办法,使中心建设走上正轨;二是出台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旅游商贸人才的引进、落户、聘用、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组建宜春(赣西)旅游商贸研究和教育的专门机构,成为培养培训宜春旅游商贸人才的重要基地;三是在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研究出台具体政策,为在中心城区内开办的旅游商贸类企业提供更加安全、便利、优惠的支持政策和服务氛围。

注:本文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村落恢复力评估体系构建研究”(20161BAB203095)的研究成果之一。

胡海胜: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挂职任宜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助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