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历经十九年的颠沛流离,换来百折不挠的坚韧灵魂

 龙叔文馆 2018-01-05


来源:轱辘岛(ID:guludao)

作者:月岛主

今天我们说晋文公,岛主个人认为是春秋五霸里最有魅力的一位霸主。

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次子。自由饱读诗书,谦虚好学,少年时期便心怀大志,好结交能人志士,家中可谓谈笑有鸿儒,晚来无白丁。其中重耳身边最出名的有五贤士: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都是能文能武的王佐之才。

识数的朋友都发现了,这明明是七个人,因为五贤士有两种说法,岛主就把他们合并了。反正这几位都是死心塌地跟随重耳从浪迹天涯到称霸春秋的人物,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一直辅佐着晋国的霸业一直到三家分晋的时候,顺带提一句,赵国魏国就是其中两位的后人分出来的。

晋献公晚年迷恋号称四大妖姬之一的骊姬,导致晋国爆发了骊姬之乱。骊姬是晋献公宠妃,野心很大,想废晋献公长子申生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设计诬陷申生想要谋反,申生这人也是太过善良,明知是骊姬之计,却为了不让父亲难过,自尽以示清白,让人痛心疾首啊。重耳和三弟夷吾就比较机灵,分别出逃了,重耳也开启了他长达十九年的流亡之旅。

刚开始重耳一行人流亡到翟国,暂时安定了下来养精蓄锐,这一等就是十二年,期间重耳还娶了个叫季隗的女人生了孩子,。晋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夷吾率先赶到晋国夺得王位,号晋惠公。当初本是一起出逃的难兄难弟,但夷吾一朝得权后这兄弟情谊立马抛到脑后了,派兵追杀重耳,以绝后患。

重耳只得离开翟国,寻求更强大的力量援助达到复国的目的。临行之前重耳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没回来你就改嫁。你说这个重耳也真是直男癌晚期,舍不得人家就直说嘛,要不然就说个三五年,还开口就等二十五年。季隗也笑说二十五年后自己都行将就木了,表明自己“不复成嫁,请待子”,传为了一段佳话。

再次踏上流亡的旅程,重耳可谓饱尝人间冷暖,风餐露宿,经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还遭到许多君主的冷遇。重耳一度无法坚持下去,好在身边还有这群忠臣陪伴与鼓励。

重耳曾饿到没办法,向一个农民讨食,农民戏谑他,拿了一块土给他吃,岛主想这应该就是“吃土”这个词的历史来源吧。

重耳当时的内心是崩溃的,觉得这么多年的坚持没有意义了,连农夫都看不起自己。赵衰立即给他上心理辅导课说:“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意思就是土是土地的象征,表明农民对你的臣服(扯犊子岛主只服赵衰)还忽悠着重耳拜谢农民,收下了这块土。

赵衰安抚了重耳的心理问题,饿肚子这事还是要解决。介子推就更感人了,割股充饥,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吃。众贤士众志成城,让重耳重燃信念,坚持了下来。

重耳一行人到了齐国,受到齐桓公的礼遇。但齐桓公对于是否支持重耳复国计划一直摸棱两可,反而将齐宗室之女齐姜许配给他,让他在齐国安定下来。齐姜是个温柔贤惠的妻子,重耳渐渐有些乐不思蜀,忘记了之前历经的磨难与心中的鸿鹄之志。

狐偃等人心中焦虑,只得和齐姜坦白,齐姜也不愧是载入《烈女传》的奇女子,深明大义。决心忍痛割爱,她灌醉了重耳,直接打包装上狐偃准备的车,含泪看着熟睡的丈夫离开齐国,继续去完成属于他的使命。

重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破旧的马车上,身边的美娇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大老爷们对他傻笑。重耳明白了过来,倒吸一口凉气,默念一句我佛慈悲,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话:“这事要是没成,我要吃你们的肉。”狐偃这人一点眼力劲都没有,还有心思开玩笑:“我的肉又腥又臊,不好吃”君臣一行人又其乐融融地踏上了流亡之旅。

接下来重耳周游列国之路里,重耳成长了很多,体会了世间百态,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这期间重耳忍受了曹国的羞辱,也拜谢了宋国与楚国的礼遇,其中重耳还与楚成王约定假若日后兵戎相见,会为楚军退避三舍,这也是日后称霸的一个伏笔。

而此时晋惠公病重,身在秦国其子公子圉背弃与秦国的约定,抛妻弃子赶回去晋国继位,号为晋怀公。重耳等人见时机已成熟,赶赴秦国,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

在秦国军队护送下,已在外流亡十九年之久的重耳踏上了回国的旅程,晋怀公因其背信弃义失去民心,而重耳这些年来受流亡之苦铸成仁心,贤名在外,晋国内部都很希望迎回重耳。

得到天时地利人和,护送重耳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晋军也纷纷倒戈,重耳成功杀死晋怀公夺位复国,号晋文公,这一年他已六十岁。

晋文公即位之后并没有开始养尊处优,消极懈怠,而是用这些年流亡各国的所得到的经验举贤任能励精图治全力治国,尤其注重民生的发展。晋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称霸之路已势在必行。

说来也巧,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周王朝就爆发了“王子带之乱”,王子带联合狄人攻周,周都被迫,周襄王出逃,险些重演西周灭亡。晋文公抓住机遇,出兵勤王。当时有好几个国家都想护送周襄王回到周都立下首功,还是晋文公眼疾手快,抢先一步找到周襄王,率军击杀王子带,得到了周王的肯定,为日后的霸业奠定了政治基础。

那段时期正是齐桓公去世,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之日,晋文公称霸的最后一个对手,则是南方大陆上野心勃勃觊觎中原已久,强大的楚国。晋楚两国无可避免地爆发了决定霸主之位的正面战争—城濮之战。

这场战争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一改自古以来固定的战争模式,进入战争艺术时期。原来的战争模式就和我们提到过宋襄公打泓水之战一样,一定要等对方布好阵势,堂堂正正地对决,就看谁比较猛。

而城濮之战中晋军成功运用了诱敌深入避重就轻的战术,这个战术起因其实就是晋文公之前与楚庄王的约定,面对楚军“退避三舍”。本来表面上是晋文公说话算话,但随着楚军不依不饶的追击导致孤军深入,就成了陷入晋文公精心设计的陷阱。岛主也不好说晋文公这一出到底是讲信用,还是玩诡计。

总而言之晋军避其锋芒,等到楚军阵线被拉长露出破绽,突然大举反扑,从楚左军撕开一道裂缝,拦腰斩断了整个楚军。楚国的士兵估计第一次见到这么打仗的,排练了无数次的固定阵型这下全都不管用了,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方阵在哪,阵脚大乱。

反观晋军虽从不同角度发起进攻但目标明确,冲得楚军七零八落(这样看来'退避三舍'应该是个战术无疑了)结果自然是楚军溃败,主将子玉自杀,晋军大获全胜,晋文公称霸之路已扫平了最后的障碍。

这场战争历史上对其有很多研究,大家都在分析晋军是怎么突然想到玩战术的呢?要知道这一举动导致了后世各国作战那可都是兵不厌诈,三十六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根据《春秋左传》中一段记载:“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风吹散了晋军部队,还丢一杆军旗。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猜想,晋军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战术,就是退得太远又遇到大风迷路了,几个部队分散了,歪打正着撕开了楚军的阵线。至于事实的真相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晋文公举行践土之盟,周天子带头号召各诸侯国参加,晋文公正式成为了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中原霸主,开启了晋国的百年霸业。

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换回了晋文公百折不挠的坚韧灵魂,无论历经怎样的困难,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终成就旷世基业。正所谓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此情此景,岛主想高歌一曲《真心英雄》送给晋文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顺带提一句,之前的季隗与齐姜两位夫人,晋文公复国之后都接了回来,人家可是个一等一的好男人。

好了,至此春秋五霸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他们人生轨迹各不相同,却都诉说着人生的经验与教训。比如从晋文公处学会了坚持,从齐桓公处懂得要谦卑,楚庄王的隐忍,宋襄公的仁义,秦穆公的选择。正如那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啊。

春秋五霸:

齐桓公《中原第一任霸主,只因不信这句话,结局悲惨

楚庄王《从穷奢极欲到问鼎中原,一个纨绔子弟的自我救赎

宋襄公《宋襄公究竟是不是“蠢猪式的仁义”?

秦穆公《靠五张羊皮治天下,西方不败的称霸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