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教授论治郁热经验总结

 医贵仁心 2018-01-06

赵绍琴教授为著名温热病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论治温热病证,尤重郁热机理,临证常辨郁热病证,治疗擅用栀子豉汤、升降散等发散郁热,不仅于温病中善用,杂病中亦常用,特色鲜明,疗效独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三载,感受较深,欲作探讨与重温。


卫    分    证    治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病在手太阴肺,乃肺系受邪,常见肺卫郁热,肺卫失宣的病理改变。治疗卫分病证重在向外达邪,解散郁热,恢复肺卫宣发、开合等正常生理功能。赵老早有“在卫汗之可也”并非应用汗法的论述,认为叶氏之“汗”为卫分证应用疏卫法治疗之后,肺卫疏解而肌肤渍渍汗出的一种表现,绝非应用发汗法治疗温病。由此可以看出卫分证的治疗,除了必须针对不同的病因而相应运用疏风泄热、解表清暑、芳香化湿、疏表润燥等等之外,还应注意宣郁达邪,解郁散热。同时不可寒凉滋腻,以及即使使用辛凉清解,药量也不可过重。这在赵老论著中有明确告诫:“温病卫分证,属肺经郁热证。‘火郁当发’,与治疗火热证不同。因之治疗应注意宣郁达邪,不可寒凉滋腻。寒凉,使气机闭塞,郁不开则热不能清,每使邪气内逼深入。用药仅取辛凉轻清透泄之味,配入少量辛温之品,以成辛凉清解之剂。药如: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豆豉、苦杏仁、桔梗、前胡、枇杷叶、芦根、蝉蜕等,轻清举上,即叶氏所谓‘上者上之也’。即使用辛凉清解,药量也不可过重。”“若误用甘寒滋腻,如生地、麦冬、玄参之类,多致热势不退,或高热成低热久留不退之证。”



气    分    证    治


气分证治总以辛凉、辛寒、苦寒结合为用,轻清宣气、清泄阳明、直折火势。赵老运用清气之法,亦重宣郁散热。如热邪初入气分,郁阻胸膈证,运用栀子豉汤轻清宣气。赵老将之谓为“苦宣折热”,因淡豆豉、山栀子性味苦寒而质地轻扬,宣阳解郁,故苦寒清热而宣透气机,散邪外出,遏止邪热深入。苦宣之品尚有前胡、芦根、瓜蒌等。这是除苦降、苦泄之外,新立“苦宣”之意。如温热蕴郁肺胃,邪在阳明,本当白虎清之,若心烦不寐、便干、舌燥、脉弦数,乃郁热甚,可酌加蝉衣、僵蚕、片姜黄、芦根、杏仁入白虎之内。并有阳明热盛,兼痰郁、湿郁、滞热郁结等,应先祛痰、散湿、行滞,以开郁散热。对苦寒泻火法,须温热化火方用,切勿早早使用或过用。因温热化火,即是热愈盛则郁越甚。而苦寒之品,最易阻遏气机,使热邪更郁。慎用苦寒,是赵老在临床上十分强调的。其主张或可用苦寒配辛温,形成苦寒清热而辛温行气解郁,既清热又散热的方剂,达到清热解郁的目的。此与刘河间阳气怫郁理论指导下的“辛苦寒药治之”原则相吻合。


营    分    证    治


营分证治的原则“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其“透热转气”的实质即是针对热邪从浅入深、热郁气机而相应确立枢转气机、开郁散热的治法。赵老释其用有四:一为热郁者,清之即能转,如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竹叶等。若郁结重者,加蝉衣、僵蚕、防风。二为湿郁上焦者,宣之即能转,如藿香、佩兰、豆豉、杏仁、寇仁等。三为湿遏中焦者,辛苦芳化即能转,即所谓宣阳化湿,疏调气机,以畅三焦,如苏梗、半夏曲、厚朴、陈皮、寇仁等。四为过用、早用滋补而热郁于内者,宣通即能转,如瓜蒌、杏仁、郁金、焦谷芽、焦麦芽、鸡内金、保和丸等。再有气营两燔者,赵老亦认为多有郁热痰浊,必须先开其郁,兼以豁痰。“若不先解郁,用药纯属寒凉,则脉象由滑洪有力转成沉涩,面色由红润转为青暗,舌苔从老红转暗紫等,这些情况全是热郁内闭。治疗热郁,必须先用解郁之品以开郁,郁开再行清热。此不是用辛温开郁法,而是于清热内含升降分化之意,如升降散之类(蝉衣、僵蚕、片姜黄、杏仁等)。”


血   分    证    治


温热邪气沿着卫气营血传变的过程,即是从热郁向热瘀转化的渐变过程,热可致郁,郁可致瘀,热、郁、瘀相互关联,相互阻遏。营分证是血分证的前期,热郁证是热瘀证的前身。热瘀互结为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其来源于热郁之病机病理。故在血分证治中重视郁热病机,也是为了减轻热瘀互结的病理改变。同时,治疗热瘀互结,又将解散郁热病机。对此,赵老非常擅用疏风凉血活瘀治法。利用风药行气解郁,散郁化瘀。常用风药有:桑叶、菊花、荆芥、防风、白芷、独活、柴胡、牛蒡子、蝉衣、薄荷等;凉血活瘀药常选牡丹皮、丹参、片姜黄、郁金、茜草、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鬼箭羽等。并两者相伍为用。或热、郁、瘀并治,咸寒清心,疏风凉血,加行气解郁、宣肺理气之品,如苦杏仁、桔梗、香附、陈皮、丝瓜络、瓜蒌皮、川楝子等。



杂    病    论    治


以温病理法论治杂病是赵老的又一特点。究其将温病与杂病结合的方法,即是着眼于郁热病机。当杂病中出现郁热病机病理时,由此入手,辨治郁热,从而辨治杂病。最常辨治的杂病有肾病、心病、肝病、血病、风湿病等等。最常用散郁热方药为升降散、栀子豉汤。赵老有论“火郁当发。发,谓令其疏散也。重在调其气机,可用升降散,栀子豉汤之类,气机输转则郁开火散,切忌寒凉滋腻。栀子豉汤,豆豉可入卫气而宣其郁,栀子清三焦之火而下行,其郁热多从小便而去,而且栀子有宣发功能又有清热之性,其不仅用于温病,杂病中因热郁者,加减运用无不应手取效。”如论治肾病,认为肾病病因病机主要为风、热、湿、毒邪气侵袭,阻碍气机,郁热不散,气不布津,三焦受阻,则水液蓄积,尤以下焦为甚。治疗上常用疏风凉血、活瘀解郁之法,药如蝉衣、防风、白芷、荆芥、羌活、独活、桑叶、菊花、银花、连翘、僵蚕、片姜黄、牡丹皮、丹参、赤芍、郁金、茜草、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鬼箭羽、大黄等。论治白血病属伏气温病,温热之邪深伏于髓,向外透发,引伸出卫、气、营、血、髓辨证之意。主要病机为髓分郁热。故治疗上仍重疏风解郁、清肝凉血、滋肾活瘀,常用药如银花、连翘、大青叶、淡竹叶、白茅根、杏仁、桔梗、茜草、赤芍、郁金、牡丹皮、丹参、白头翁、生地榆、鬼箭羽、片姜黄、青黛、生地、玄参、沙参、麦冬、知母等。论治肝病,肝经郁热,郁而化火者最多,现失眠多梦,眩晕头痛,胁痛胃痛,口干便秘,唇舌红绛,脉沉弦数诸多病证,常以栀子豉汤与升降散合方,加柴胡、川楝子、旋复花、陈皮、香附、黄芩、牡丹皮等随证加减变化而治。


病    案    举    例


张某某,男,30岁。主诉:发热2两天前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口微渴。某医予服桂枝汤,并饮红汤生姜水取汗。今起身热甚(体温39.7℃),咽红肿痛,且有白腐,咳嗽,痰中带血,胸宇刺痛,头痛口干,渴喜凉饮,心烦,偶有谵语。舌绛干裂,脉象弦滑且数。诊为风温化热,逆传心包。急以宣气热兼以疏卫,凉营分以开神明。处方:蝉衣3g、连翘12g、僵蚕6g、银花12g、杏仁9g、片姜黄6g、竹茹9g、菖蒲9g、鲜茅芦根各30g、生石膏24g。一付,水煎服。二诊: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9.1℃),神志渐清,咽红肿痛皆减,干咳,痰中血渍未见,舌红苔黄,脉弦数。再以前方加减:蝉衣3g、连翘9g、僵蚕6g、银花12g、前胡3g、片姜黄6g、知母6g、鲜茅芦根各30g、生石膏15g、焦三仙各9g。二付,水煎服。三诊:身热退净(体温37.2℃),咽红肿痛已止,咳嗽已微,大便通而小便短少,舌微红而苔厚腻,脉弦滑而细。再以清解余热,肃降化痰:前胡3g、杏仁6g、生紫菀3g、黄芩6g、川贝6g、鲜茅芦根各30g、焦三仙各9g。三付,水煎服。四诊:病已基本痊愈,仍有一、二声咳,原方继进三付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