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器材防护
迎来2018年的第一场雪 全国好些地方都感受到了纷飞的雪花 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树木的枝条上缀满树挂 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的圣洁景象 童话般的世界是许多摄影师的最爱 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个冬天的冰雪之美吧 “金老师”总结归纳雪景拍摄技巧 让你拍的雪景照分分钟充满大片儿既视感 雪天器材防护 如果是在下雪时拍摄,雪花粘在相机上以后,融化的雪水进入相机后可能会导致电路短路或镜头发霉,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防寒罩,将相机和镜头包裹好,避免雪水打湿相机的情况出现。 此外,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长时间拍摄,不仅电池的电量会消耗过快而大大缩短拍摄时间,而且相机的驱动、显示屏反应时间都会变慢,所以在拍摄时也需要给相机装上防寒罩。防寒罩的内部填充物一般为丝棉或羽绒,可以对相机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不仅可以减少电池的耗电量,同时也能保护好相机不被冻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拍摄出发时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还是拍摄结束后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都需要提前将相机放置在防寒罩里一段时间,让相机慢慢适应温度变化的过程,防止镜头因起水气而造成损坏。 正确时间 当雪花覆盖大地,覆盖物被太阳照射后会多角度反光,所以我们应该避开太阳过于刺眼的时候,选在某个晴天的清晨日出前后或傍晚,这段时间里光线是非常奇妙且柔和的,比较能够拍摄出雪的质感和层次。 正确曝光避免画面灰暗 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成败的关键。在大面积雪景中,地面反光,很多时候都会影响相机测光的准确度。一般情况如没有作任何调整,使用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拍摄,一般都曝光不足,令画面偏暗,原本眼前白色雪地会变成灰灰暗暗。 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酌情增加0.5~2档曝光量(新雪、积雪、冰状雪反光强度不同)。也可将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的物体,比如人的皮肤,局部近距离测光,并按照测得的数据,使用手动模式拍摄。需要注意的是,拍摄雪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曝光补偿,只是雪在画面中占大面积时才需要设定曝光补偿。 拍摄雪景人像时,可以选择阴天进行,此时能保证人物正确曝光同时雪地也不至于过曝。当你拍摄满天飞舞的雪花的同时,连同在帽沿、发梢、睫毛、胡须和肩上的雪花悉数纳入镜头,画面会更有艺术感。 选择景物衬托 在拍摄雪原、雪山等广阔的场景时,雪本身反差很小,周围的景物也很单一。这时要有意识地选择树木、河流、房屋、牧人作为衬景,使雪景与周围灰白色调的景物区分出来,使画面产生变化,增加空间深度,让画面更有美感。 侧光或侧逆光突出冰雪的质感 选择侧光或侧逆光,最能表现冰雪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影调也富有变化。 除了白雪外,房屋、溪流、瀑布中的冰棱等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焦点。要表现冰凌晶莹剔透的质感,侧逆光是最佳选择,透射的阳光能够很好地突出它的质感和光泽,让冰雪显得晶莹剔透,如果配合暗色背景,质感更为突出。 ![]() 善用闪光灯和长焦 很多朋友喜欢雪花飞起的感觉,拍摄雪花有2种方法,一个是利用长焦,一个是利用闪光灯。长焦可以压缩空间,让雪花看起来更大更密集。而闪光灯则是点亮雪花的关键因素,在相机中可以设置闪光灯后帘同步,这样在长曝过程中通过最后一下点亮空中雪花,就有了雪花点点的感觉。 ![]() 色彩对比 在雪天的街头,平时色彩鲜艳的各种建筑、雕塑、路牌、树木、湖泊、山脉乃至天空等等都被白雪所覆盖。或许你会觉得此情此景一定很浪漫,但当画面中只有白色时,整个画面就会变得单调乏味。 这时你就需要在其中增加更多色彩元素作为照片的视觉焦点。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野外拍摄雪景,我们都可以去寻找那些色彩鲜艳的物体,并用干净的白雪将其突出,来拍摄别具风格的雪地中的小景致。在拍摄这些小景的时候,可以多多利用深色以及浅白色相互协调、相互突出的原理,就可以拍出活泼有趣的雪景小品图。 在雪后的街头,可以选择色彩鲜艳的各种建筑墙壁、雕塑、路牌、路灯等物体,这些都是我们取景的好地方。 ![]() 线条对比 雪天有其特殊性,因为雪花的“选择性”覆盖,一些司空见惯的景物,在雪天的时候也会展现出特殊的几何图案或纹理,因此敏锐地发现这些线条,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小品图。有序的线条能够给于观者视觉上的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