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是伉俪情深还是终被辜负?

 欧阳常青 2018-01-06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来自指尖易生活 03:44

李清照是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代表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等。


除了压倒须眉的才情,李清照的爱情婚姻同样让后人津津乐道。


她有两段婚姻,第二段发生在李清照晚年时期,那时她已经50岁左右,对方只是为了她手中的金石财物,极尽谄媚,婚后发现李清照不肯给他,就原形暴露,对李清照拳加脚踢,李清照宁愿受两年牢狱之刑也要离婚,最后她顶住舆论压力,状告成功,又被亲友营救,最后只受了九天牢狱之苦,这段婚姻荒唐可恨之极,基本没有异议。


有异议的是第一段婚姻,门当户对,才子佳人,两人兴趣爱好相通,可谓珠联璧合,可惜的是丈夫因病早逝,一段美满婚姻戛然而止,这基本上是后世对李清照第一段婚姻的赞美和祝福了,可事实当真如此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其父亲李格非当时官居六品,时任礼部员外郎,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主管科举考试。她从小受家庭影响,饱读诗书,15岁就以一首《如梦令》名动京城。

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8岁时,认识了丈夫赵明诚。赵明诚大李清照3岁,其父亲当时任吏部侍郎,从三品,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副部长。赵明诚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但他身上并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坏习气。赵明诚被李清照的才气所吸引,一心想要娶她为妻,可当时需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赵明诚就生了一计。


赵明诚跟父亲说,梦见了一本书,书里写的,只记住了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也不知何意。


“言与司合”就是“词”字。(言字和司字,合在一起)
“安上已脱”就是“女”字。(安字的上面,脱掉)
“芝芙草拔”就是“之夫”二字。(芝芙,都有草字头,把草字头拔了,就是“之夫”)


这三句组合在一起,就是“词女之夫”。而当时京城里与赵明诚条件相匹配的“词女”只有李清照一人。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对李清照的才名也有耳闻,对其才华也非常欣赏,便向李家提了亲。


赵明诚在诗文方面不及李清照,但是他在“金石书画”收藏研究方面,在当时已是颇有名气,而李清照对金石书画的收藏也颇有兴趣。


二人年龄相仿、相貌相衬、门第相当、兴趣相通,真所谓金童玉女,两家一商定,婚事就这样成了。


这就是故事的开始,他为了她编造了一个美丽的千古传说的佳话。


赌书消得泼茶香

婚后二人过得也非常甜美幸福,后随着政权跌宕,二人回到山东青州老家过了十年左右的幸福生活,这十年是李清照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了。


在青州,他们远离官场上的纷争,有大量的时间研究收藏金石书画,时常一起去庙会淘喜欢的古玩字画。


李清照记忆力好,晚饭后,二人煮一壶好茶,坐在屋里,指着书柜里的一大堆书,打赌猜书,某某事件记录在哪本书的第几页第几行,说对了可先喝茶,往往是李清照说对的次数多,而每次赌赢了,她总是端着茶杯笑,以致茶水都洒在怀里,反倒喝不成。纳兰有一句词“赌书消得泼茶香”,这个典故就出自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这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青州10年的美好生活,很幸福。


问君能有几多愁

这种幸福结束于青州10年的后期,李清照35、6岁的时候,赵明诚重新被朝廷启用,离开了青州,去莱州赴任,李清照就一直留守在青州。


这时二人感情开始发生变化。

一是距离的产生,彼此之间沟通交流变少;


二是两人已经结婚20年,新鲜感缺失


三是李清照已然30多岁,年老而色衰,色衰而爱驰,管你是多有才华的女人,终究抵挡不住男人喜欢年轻貌美的姑娘,偏偏赵明诚也是这种男人,而且他当时正好是事业有成的官老爷,身边被众多年轻貌美,又多才多艺的女子环绕,宋代士大夫蓄养侍妾的事比比皆是,赵明诚也没有例外;


四是二人结婚二十年,却无子嗣,传统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给赵明诚寻花问柳、蓄养外室提供了一个很合理的借口。


虽然仍有赵明诚找到了难得的金石为跟李清照分享,连夜夜行赶回家的典故在外流传,但作为一个女子,还是一个才华出众、骄傲独行的女子,如何能心安理得欢欢喜喜地接受别的女子与自己共享一个丈夫?


此时李清照的心境也大不同了,而这一阶段的诗词,多显沉闷,可见她的愁苦。

念奴娇·萧条庭院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景象之萧条,心境之凄苦,一读就让人倍觉怆然。


何故思项羽

此后,李清照为挽回丈夫的感情,做了很多努力,她先是跟随丈夫来到莱州,后又跟随丈夫一路颠簸出行,后朝廷危机,她跟随赵明诚开始南渡,一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终于安定下来,赵明诚再次被重用,出任建康知府,李清照虽是堂堂知府夫人,衣食无忧,但却因为时刻思念遥远的故土而郁郁寡欢。而这时又发生了雪上加霜的一件事,让李清照极度难忍。


建康城里有一支朝廷直属的护卫队伍,预谋要叛乱,此事赵明诚的部下李谟事先得到消息,便向赵明诚汇报了此事,而此时的赵明诚已经接到了改任湖州知州的调令,竟然以自己已是湖州知州为借口,对此事不作为。


入夜,叛军果然有所行动,但李谟因事先得到消息,早有所防备,迅速平息了叛乱。第二天李谟来到衙门想向赵明诚汇报此事。哪知赵明诚已于叛军起兵之时,从窗户放下了一根绳子,逃到了城外。


皇帝得知此事后,将赵明诚免职,贬为一介平民。从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到被皇帝就地免职,仅半年的时间。


而李清照虽是一介女流,可却巾帼不让须眉,有气有节,是非分明,对赵明诚临阵脱逃、置全城百姓安危于不顾的行为,感到非常的失望和羞愧。


夫妻二人离开建康城,打算到江西去养老。从建康到芜湖,途经乌江之时,李清照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兵败垓下之后,逃至乌江,乌江亭长要助项羽渡江,项羽连杀数百汉军后,自刎以示世人。



这首诗,一方面颂扬了项羽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也讽刺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昏庸无能,同时也对丈夫临阵脱逃、不能恪尽职守行为予以强烈谴责。


从写这首诗的时机也折射出李清照的性格,她直言直语,豪爽仗义,敢爱敢恨,敢说敢当,而赵明诚软弱怕死,与她形成鲜明的对比。


想必之前他豢养妾室伤了二人的感情,但在李清照心中丈夫好歹还是一个敢作敢为为朝廷忠心为百姓尽责的大好男儿,可这次对百姓的背叛,直接让这个人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之后没多久,赵明诚就因伤病怅然逝世,留下李清照一个年近50的女人孤零零地在乱世飘零,她后面再度嫁人,实属无奈之举。


铿锵玫瑰

这一段感情未到穷途末路,大抵也是因为赵明诚早逝罢了,如若他健康常在,二人最终会到哪种地步真是不好说。毕竟李清照一向敢爱敢恨,如果她幡然悔悟,彻底看清赵明诚其人到底也是不值得托付终身,不知道会不会毅然决然地离开?


现今流传的关于李清照婚姻的版本多是一对璧人输给疾病和死亡。


但其实不是的,她的爱情没有输给死亡,在赵明诚死之前,她的爱情就没有了,甚至连她爱着的幻觉都没有了,因为在她年老的时候,她看到的是她爱着的是一个贪生怕死,不顾百姓安危的男人。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无法责怪谁,因为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就是那样“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价值观念。这是体制下悲剧,是李清照生存在那个时代的悲剧。



倘若李清照活在当今时代,那她一定是铿锵有力的红玫瑰,男人可以为她的生活锦上添花,但无论发生什么,也必然不能阻挡她事业的锋芒,她会绽放地风华绝代。


倘若她活在现今社会,但愿她再不会被人辜负。

可惜。

来源:百度贴吧、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