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研究(连载十四)

 自学中医的医馆 2018-01-06



金匮要略研究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本篇虽冠名痰饮咳嗽,实则就是 “饮病”;咳嗽仅仅作为其常见症状而已;本篇以治饮为主。

传统中医认为: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代谢失常,停集于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类病症。

    痰饮又称饮家,则是久病,久病必虚。其与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衰等相关。

1、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2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略)
 
解读:

   对四饮的命名与症状;原文基本白话,不解。

   饮属久病;久病必虚,临症牢记。

  3、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4、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5、水在脾,少气身重。
   6、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7、水在肾,心下悸。

解读:

以上通过饮症的症状来推导其与五脏的关联,本是为治疗服务;但在治疗上却没有按照五脏来治疗,或者按照五脏的生克属性来治疗;

不过在近代,把五脏生克看的很重要。很多时候从五脏生克来找什么理论支持。

     所以,对这些条文不需要更多的研讨。

12、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
13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14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15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16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解读:

以上几条也是讲“饮”病的,给出几个饮名和诊断方法。但没有治疗方法。
17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解读:

   本条才是重点,为痰饮的治疗准则的;切记。

 18、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解读:

  本方是现代治疗痰饮的基本方。其主要症状就是“胸胁支满,目眩”;

伤寒论上有苓桂术甘汤条文,那个主要是目眩,眩晕。

现代应用: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等。

久病必虚,不能用猛药,只能以温药缓慢图之。
  

9、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解读:

微饮也是痰饮的一种;短气就是饮的一种症状。苓桂术甘汤是心下的微饮;肾气丸是治疗小腹,腰以下,小便不利的方子;

短气该是心衰的轻症;

肾气丸强心作用该更强,也就是治病求本吧。

 8、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9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10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11
、脉沉者,有留饮。
  
 20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解读:以上几条都是关于留饮的;
本方就是驱逐留饮的。

  本条与十枣汤等都是猛剂。更不用说半夏反甘遂的中药十八反了;

   本条的特点是患者有自利的欲望,并且也自利的行动;此自利为大便自利;但“心下续坚满”,就是人体的本能不足以解除病患。故用“甘遂半夏汤”。

临床有用本方治疗慢性腹泻的。

半夏甘遂汤作为泻下剂,应该中病即止;并且与十枣汤一样应该是治标之法。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胃炎,肝炎,肝腹水,肝硬变,肺源性心脏病,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肺炎,胸腔积液,肾炎,肾功能下降等病症引起的腹水、浮肿、便秘、尿闭等病症。

作为小方,临床更多是作为加味方使用。 

21、脉浮而细滑,伤饮。
22
、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

23、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解读:

以上为以脉测症;不解。

24、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35、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36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

解读:

  把悬饮归结于“饮后水流在胁下”未免主观了些。十枣汤治疗“咳唾引痛”这个主症即可。

   本方作为泻下腹水的重剂,也是急则治标之法;中病即止;不用过多的解读。

   36条看,也是死症一个。

与甘遂半夏汤相比,本条的特征是疼痛,咳嗽时有疼痛的症状,而甘遂半夏汤是欲自利;病机不同。  

25、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解读:

   溢饮就是身体四肢肿,身体疼痛,身重;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痒;

大青龙汤主患者的浮肿体质,在感受风寒后呈现的太阳病无汗兼浮肿症证。就是发热,不汗出,浮肿;烦躁是由浮肿引起的。

患者的发热轻重均可,但是必须特别注意要区分出患者的“阳性病”才可用大青龙汤。

当然发越水气的治疗方法的论述在金匮要略里论述的比较详细。此处仅仅提到了浮肿而又感冒风寒后的治疗方法。

所以:大青龙汤只是主太阳病无汗兼水气症状的方子。

大青龙汤发表水

小青龙汤发里水”

结论:小青龙汤主治太阳阳明合病之里寒水饮证(咳与喘症)。

为什么仅仅说太阳病,而没有进一步的区分“中风与伤寒”?从条文看,可是也没有提汗之有无。我认为,从麻黄汤到大小青龙汤的链接紧密顺序看,此处所论应该也是无汗型的太阳病。

另外,大小青龙汤所主有明显的区别:大青龙驱表水气——浮肿;小青龙驱里蓄水饮——干呕而咳;共同点是患者皆有太阳病。大青龙的太阳病兼水肿胀为主;而小青龙汤以里证之水饮——咳喘为主。

在治疗上,小青龙汤常见,主要是其对症的咳喘多见。老师经常用小青龙汤与二陈汤的合方再加减治疗哮喘、老慢支等。

26、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解读:

膈间支饮,用吐下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应该不是内脏有“饮”;患者的症状“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以及“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种种症状,应该是心脏的问题,现代的心衰引起的症状。

矢数道明《关于木防己汤与心机能不全问题》的研究,他说,木防己汤证即是对急慢性心脏功能不足的各重要症状所作。

《外台》在防己黄芪汤中讲: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文中也明确指出“表无他病”,那就是里病,从现代看,就是心衰的结果。

金匮要略14  水气病中。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这个四肢肿,也是心脏功能出问题了,就是心衰了。  

有文章说,本方用于:

1、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渗出性心包炎等出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

2.血栓性静脉炎、肋软骨炎、渗出性胸膜炎、关节炎、尿毒症等也可见到本方证。

结论:本条的“支饮”为心衰所致。防己类方子主治为心衰类疾患。

本条的“实者”,就是肠胃有积食的“实”。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是对付肠胃积食的。
 

27、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解读:

本方是个小方,本条的“冒眩”与苓桂术甘汤的“目眩”该如何区分?

   苓桂术甘汤的眩晕是气上冲,引起,不能站起来,一站起来就晕;而美尼尔的眩晕是旋转性眩晕,内耳性眩晕。

网上搜,本条的这个冐眩是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患者常感周围物体围绕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转,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头部的任何运动都可以使眩晕加重。患者意识始终清楚,个别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保持着清醒状态。

    结论:本方为治疗内耳性眩晕的小方;常配合其他方子使用。

 28、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解读:

   本方在伤寒论就是小承气汤;间接说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不是一个人的著作;两者一个是上古传承下来的。

   此“支饮胸满”不是“支饮”引起的病,就是饮食集聚导致的。    

29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解读:

现代医学研究葶苈子有强心改善心肌缺氧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葶苈子泻肺祛痰,降气平喘,利水消肿,其活性成分有明显的强心效用,故十分适宜于心衰的喘息水肿证,可视作心衰的效药。生用可致泻,防其峻烈佐大枣缓和并养胃气。

则名为泄肺,实为强心啊。
 30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解读:

本条为治疗“支饮”的方剂。疑问不多,无需多解。    
 31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解读:

本条叙证简要,局限于“肠间有水气,”似未能尽仲景之意,近年始有扩大治疗范围应用于“肺心病”之说。

网上有:以己椒苈黄丸为基本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侧重治水,屡获良效。

本条把“腹满,口舌干燥”的症状认定是“此肠间有水气”,治疗呢,则是防己、葶苈子、大黄、花椒。从前面的研究看,防己、葶苈子均有强心作用;那么,本方也应该是除湿兼强心的方剂。

那么本方的症状还应该有四肢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

 

32、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解读:

本条在治疗水饮的方子。常用,解释到位;无需多解。    

33、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解读:

本条在伤寒论有解释,就是水逆。

老师讲,五苓散有助于饮水后之吸收与输布。   

      *附方*
 34、《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解读:

本条在治疗“吐出水后”的方子;本方难道是十枣汤或木防己汤的后续方?

既然患者有“停痰宿水”,按照先前理解,定有心衰;在用木防己汤或其他方法祛除痰饮后,气满不能食;就是虚满,不仅胃气虚,而是心气虚。

所以,本方作为久痰患者(心衰)的祛痰后调理善后的方子。

  

总结

本篇的水饮是结果,而其原因有很多是心力衰竭引起的,书中有许多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不要见痰就祛痰。

读了本篇,才感到中医的效与不效,很多时候不是医生,而是中医的传承有不精确的一面;也和当年的认识有关——当年根本就没有办法知道水肿与心脏有关。

开始,我还以为本篇与第七节的肺痿咳嗽及第十六节的水气病类似呢,读了本篇的前半篇,才探讨到本篇的上半部是在探讨心衰的治疗的。

                      2018-01-09修改

                       毛延升

朋友转载了,然后,就无法通过原创申请。特地修改了,加上名字。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