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anyyss 2018-01-06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家长总会情不自禁地敦促孩子不要这样做,而要那样做。这些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更易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有些父母常常以为年纪小小的孩子是没有或者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喝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会很难得到弥补,人格也会潜伏着巨大危机。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当孩子不听话时,很多家长都会脱口而出“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这样的玩笑,大人们可能觉得没什么,甚至觉得有时候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把这个玩笑放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他们会当真,会有不安的感觉,有时候他们会选择沉默,甚至会对世界产生敌意。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会心烦。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哭声意味着我们做父母的无能。我们以为只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麻烦就会过去。

在孩子开始哭的时候,也许我们换一种做法可以起到直接调整孩子情绪的作用。只要我们留在孩子身边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会随着哭泣逐渐消散,哭泣也会随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愈合创伤。由于你给孩子机会自己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之后他会变得更坚强和自信。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放下手中的报纸或书,放下随便翻阅的杂志,关上电视或者停止玩电脑游戏,意味着克制贬低、批评、分析或解决当前问题的冲动,不要事先就想好自己要做何反应,而仅仅是去聆听。让孩子感受到尊重,这样你说话的时候他也会学着认真倾听。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身为父母的我们,可能习惯了将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物,特别是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所以“理所当然”地担当起管理孩子生活(包括孩子的个人物品)的责任。过多地参与本应由孩子自己决定的事务,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存在,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如果父母持续地无视孩子的独立存在,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则可能会变得敏感、焦虑、不自信、对他人产生敌意甚至是攻击行为、破坏行为。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我们做父母的,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常常都认为“孩子应该这么做”,主观意识上为孩子做决定,但是很多时候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没准儿他们会做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成绩。

父母往往都是怕孩子经验少,选择上走弯路,或者是遭受挫折,但是挫折往往和成就在一起,让孩子感觉一下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未尝不可。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当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时,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爸爸妈妈们,如果你留心自己的言行会发现是自己的行为导致孩子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

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如果看护人不去干扰,而是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去做的一项“工作”。

无论你是谁,在哪里,都不要对孩子做这9件事

如果家长总是站着面对孩子,那么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少儿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