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朋友小琳狠狠打了闺女几下。作为朋友,我严厉批评了她的行为。可听完她的理由,却让我哭笑不得: 就在她去阳台晾衣服的几分钟里,她闺女将她新买的“杨树林”唇膏涂红了两只胳膊,把她几千元的面霜全涂在洋娃娃脸上了,还得意地冲她显摆自己的杰作。 小琳当时心疼得差点晕过去。我特不厚道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这样的事儿,在我家也真切地发生过...... 01 一入娃门深似海,从此“妖风四起” 如果不是亲自生养一个小孩,还真不知道到底啥是作妖的“小妖精”! 吃喝拉撒睡黏人又磨人算什么,你离开他身边1秒钟试试?又或者,你敢离开1分钟试试! 当你累得刚刚瘫倒在沙发上,想扮一会儿痴呆,突然,你发觉四周怎么静悄悄的,居然没有一丁点儿声响…… 一个炸雷在脑袋里闷响—— 坏了! 你推开卫生间的门——跟自己的手机见上了最后一面! 哪吒三太子,收了神通吧,这里不是东海,怕你闹不开啊! 不就是一起洗个泡泡浴吗,你们这场子是不是整得有那么一点……大了? 好么,厨房也开始了它面粉溜冰场的新使命! 来,跟你新洗的白床单好好说个拜拜! 你从来没想过冰箱隔挡抽屉能当攀爬梯吧! 不是你说过的吗,爱整理是一种美德…… 很好,这份沉甸甸的爱意,妈咪和爹地含着咬碎的后槽牙收下了! 猛一回头,妈呀,树上还蹲个猴儿…… 有时在父母眼中司空见怪的东西,孩子却能玩出新角度、新花样,令人大开眼界,哭笑不得。 真是无创意,不儿童!不作妖,枉为小孩! 02 谁家还没有一个爱画画的小娃娃呐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画家,这个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于一体的艺术创作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表达情感、释放情绪。 当然,也是一个十分考验父母忍耐力的活儿…… 孩子作画从来不挑用纸,这么说吧,随便让他找到一张小纸片,他就能画得你想哭! 他们画画从来不挑颜料,家里的巧克力、果酱、豆瓣酱、酱油都得锁严拧紧,一个不小心,他们能把整个屋子糊成屎样…… 当然,他们更不分场合,不在意姿势,不关心会不会挨揍。 更不会放过任何能沾上颜料的东西... 也不会在意周围是个什么状态,反正只要他们自己的状态在,那就是信手拈来、手到画成的事儿! 灵感突突突地来了的时候,他们连自己都敢毁,信不? 孩子从1-2岁时拿着笔点点划划,到3-5岁进入涂鸦敏感期,稍一个没看住,墙壁、家具、床单、地板上,全是他们灵光一闪留下的“小杰作”。 那一道道弯弯曲曲的线条啊,就像一条条小蚯蚓,爬进妈妈们抓狂的心里啊! 不过,此时也正是培养孩子艺术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时期。 孙俪就曾晒出儿子和女儿拿着画笔在墙上大画特画的场景。 她说:“从前我试图阻止他们的时候,邓先生就会阻止我,说别影响他们的创作,‘墙纸可以换,可是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想想也对,所以我们家现在多了很多限量款涂鸦家具。” 是啊!床单可以再洗,家具可以再换,墙可以再刷,但孩子的成长却只有珍贵的一次。 03 只有看不到的东西,没有霍霍不到的地方 3岁后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同时,强烈的探索心理促使着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如果父母不同意,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执拗情绪,“不干一把誓不罢休”! 嘿嘿,父母没看见的时刻,正是他们释放真我的大好时刻! 左一层来又一遍,国家二级泥瓦匠,手到擒来的活儿! 做墙面新型防水,咱也是专业的!常在河边立交桥第二个桥洞那蹲着揽活儿! 绿色环保地面平涂,一分价钱一分活儿!不给结工钱我还就不走了! 小剪刀,咔嚓嚓,我说剪啥就剪啥,就,剪,啥! 来来来,毛爷爷一整套,批发只要十块钱! 娃啊,你这小巧手直接扎穿了爸妈的心尖尖哇…… 就连家里的宠物都无法幸免于难,被生生迫害,敢怒而不能言啊! 孩子对探索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洪荒之力和不遗余力。 他们通过探索,来检测自己的想法,体验学习的快乐,感知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一切,都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对于孩子来说,给他一个妈妈不在家的现场,他能玩到大人怀疑人生。 04 孩子的想象力有多牛?他们自己都佩服自己 幼儿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来自于孩子那层层叠叠,连绵不断,惊天地、泣鬼神的联想。 无论是景象、声音、还是感觉,这么说吧,给孩子一个小灵感,他就能把人气得“飞上天”。 “去往外太空的旅客请注意,请您从这里排队入舱。” 古墓探秘,这活儿从现在就得开始练起来啊,巴扎嘿! 对,我就是那个让有密集恐惧症的妈妈抓狂的泡沫超人! 泡沫超人?有垃圾桶超人酷吗?哼! 玩着玩着,有时我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迷茫。也许,我是一条鱼,每天自由自在游泳的鱼…… 妈妈,我向你保证——这是我们吃过的,最难掰开的巧克力! 心理学家认为,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使孩子冲出狭窄的生活空间,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和保证。 然而,现实中,父母们看到孩子通过想象力做出的行为或者创造出来的东西,总是容易嗤之以鼻,甚至以不安全为由,阻止孩子。 有次,女儿兴冲冲地递给我一个被剪得乱七八糟的笔记本,我顿时火冒三丈,怒斥女儿:你知不知道这个笔记本妈妈花多少钱买的?竟然剪烂了! 女儿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默默走开了。 气消后,我随手翻开笔记本,大吃一惊:仅仅6岁的女儿将笔记本的内芯渐次挖空,并画上相应的图画,制造出来一个立体的、令人惊叹的雨林世界! 羞愧的我,当时就跟女儿道了歉。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比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05 啥也不说了,二胎家庭欢乐更多! 问世界上最好玩的玩具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好姐妹,就是要一起变得美美哒! 妈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刚从埃及穿越过来! 哭啥哭啊,你看看你,一点都玩不起! 说实话,车顶还真有那么一点……不好爬。 “是谁用油漆把弟弟涂成这样的?” “他自己……嗯……可能是我……” 姐妹同心,其利断金! 不啰嗦了,妈妈说过,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面对这个新奇、神秘的世界,孩子们就是天然的望远镜、放大镜、探秘者、艺术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界上并没有熊孩子,孩子只是在做适合他们年龄的事,一点点去试探、采摘、收获来自于未知世界的惊喜。 如果再给他们一个玩伴,嗯,每时每刻都是炸了锅般冒不停的鬼点子,分分钟令人炸毛。 06 孩子作的那些妖,都是成长的苦与乐 有时孩子明明闯了大祸,气得人胃疼肝疼,刚想发作,可一瞅那犯错后萌萌的小表情、小眼神,还真是让你下不去手。 妈咪,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面粉先动的手。 看你们这委屈、无辜的小表情,唉,这些都是隔壁二狗子干的还不行吗? 继续乘风啊,继续破浪啊,为啥还坐在船头闷闷不乐? 你们俩,对,说的就是你们俩,站好喽,乐什么乐?! 唉,过来,抱抱…… 有时气急了也真想揍熊孩子两下,可,还真是……不那么好下手啊! 美国儿童认知心理学家文迪·奥斯托洛夫说:好奇心是每一个孩子先天具备的,遗憾的是常常在后天遭遇扼杀。 很多小时候调皮、伶俐、喜欢钻研的孩子,长大后却变得木讷、羞涩、懒散无比,对很多事都提不起兴趣。 也许,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早就在家长的敷衍、打压和责难中,消失殆尽了。 被父母捆住双手的孩子,永远没有未来。所以,有时候,在安全且不妨碍他人的境况下,让他们小小“放肆”一下又何妨? 因为,那是专属于童年、回忆和孩子的,小小又大大的快乐。 作者:辣道娘,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绘本作者,6岁女娃妈妈,致力于儿童心理教育及现代家庭关系研究。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tougao@ksjg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