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从古到今谁才是最有军事才华的?

 bbtkxueyuan 2018-01-06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从古到今有军事才华的人很多,可以说历朝历代如果你仔细盘点都会发现有很多有军事才华的人,如果要真的评一个最具有军事才华的人,我认为非韩信莫属。

要想被称为最具有军事才华,最起码需要一个严格的标准,那就是不能败。有胜有败的人只能称为有军事才华,不能作为最有军事才华的人,我们要选就选最优秀的

韩信的带兵能力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多多益善”。你不要小看这个词,兵多了未必是好事情。曾经刘邦拥军六十万,照样被项羽打的满地找牙。袁绍拥兵十万,不是照样被曹操打的落荒而逃。因此兵多未必是好事。关键在于主将会不会指挥了。

韩信的带兵能力是最优秀的,无论是老弱残兵,还是敌众我寡,无论是率众包围,还是以少击多。在韩信眼中,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兵少有兵少的打法。无论是前方布阵,还是后方的扎营,包括粮草的运输,天气的掌握,将领的调遣,对于韩信来说都是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口说无凭,举一些韩信打过的经典战役来诠释一下战神用兵的精妙之处。

韩信第一次用兵是在汉中,当时刘邦坐困汉中,急需摆脱那个“蛮夷之地”,东向伐楚。无奈在关中有章邯、司马欣等人的虎视眈眈。

韩信暗中令樊哙在东边的褒斜栈道领着五百多名士兵日夜不停的抢修栈道,一面悄悄的领着主力潜伏到陈仓故道的大散关前。等到章邯以为汉军要从褒斜道出兵,率军前去监视时,韩信率领汉军主力猛攻陈仓,夺下大散关,控制了出汉中的最大关口。随后设伏兵伏击章邯军,打败章邯于废丘。

后来韩信奉刘邦的调令,率一只偏师北上伐魏。这时的魏国是魏王豹主政。此人反复无常,道德败坏。因此刘邦恨透了他。韩信观察到魏军主力布置在黄河边的最大渡口蒲津渡。因此就派灌英做出一副要渡河的姿态,用以迷惑魏军,自己则领着主力北上长途奔袭五十公里来到夏阳渡口,从夏阳渡口就地取材,用木头和瓦盆做了简单的渡人工具,顺利渡河。然后直奔魏国都城安邑。攻下都城后回军直奔黄河岸边的魏军,这时灌婴也率军渡河,魏军正在和灌婴率领的汉军激战,冷不防后面也出现大量汉军,于是魏军被两面夹击,瞬间崩溃。韩信顺利的平定了魏国。

韩信后来又平定了代国,接着来到了山川地形最复杂的赵国。这时候韩信的兵力被刘邦抽走,韩信无奈自己重新募兵,但是募得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而且数量也不多,只有2万多人。此时赵军20万大军守在井陉口。井陉口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隘口,在此之前,春秋战国时许多名将都没有攻打成功过这个地方,这一次韩信要创造一个奇迹。

韩信率领仅有的2万多名弱兵,背水列阵,激发士兵们的斗志,然后派了2000多名骑兵北上长途奔袭绕过长白山,在赵军营地附近的山上埋伏。韩信和他们约定,看见赵军倾巢出动,要立马冲下山去,夺了营盘,把赵军的旗帜换成汉军的旗帜。

然后韩信让一小部分兵力去诱战赵军,守隘口的赵军上当,乘胜追击。这时韩信率一部分军队,扯起帅旗前去救援,又故意败退。旗帜都丢了。赵军看到汉军如此不堪一击,于是倾巢出动去进攻汉军,汉军被追击到水边无路可走,于是奋起反抗,两军陷入僵持。

这时在山上埋伏的汉军骑兵冲下山去,占了赵国营盘,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的旗帜。前方的赵军前进不了,想后退,扭头一看,营盘上插满了汉军旗帜,以为自己的主帅已经投降了。再加上看到后方汉军的骑兵趁势杀过来,于是赵军瞬间做鸟兽散,溃不成军。韩信率军掩杀,顺利击败赵国军队,占领赵境。

韩信占领赵国后,趁齐国和汉朝使者郦食其谈判之际,率军突然进攻,击败了齐国守军,一直打到齐国国都临淄。齐国国君向东逃到高密。项羽闻听齐国被攻占,于是派龙且前来阻击韩信。

韩信和龙且对阵于潍水河畔。韩信此时兵力仅仅四万多人,而龙且则有二十万人。于是韩信在山川地形上动起了脑筋。他令士兵一晚上用一万条装土的麻袋堵塞住潍水的上游,在凌晨时分派兵渡河攻击龙且军队。龙且军队追杀汉军,在出兵半渡潍水时,韩信令士兵抽掉麻袋,汹涌的河水瞬间淹没了楚兵,将楚兵一分为二。韩信率军回击,击杀了大将龙且,又乘胜追击逃跑的楚兵。此战,韩信运用河水的力量奇迹般的战胜了二十万楚兵,用兵之道可谓是神奇至极。

后来韩信受刘邦委托,指挥五十万大军进攻项羽。项羽兵力也不弱,在二十万左右。韩信发挥兵力优势,采取车轮战战术拖垮项羽军队的战斗力,又运用心理攻势,夜半唱起楚歌,瓦解楚兵斗志,最后终于在垓下将项羽军队十面围困,逼得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回顾韩信一生,从初用兵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最后的垓下之战,场场精彩,堪称战争指挥艺术的典范。因此要论从古到今最具军事才华的人,非韩信莫属。

本文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本头条号,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