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和这6种类型的家长做朋友,家长工作才算入门

 没心没肺7gy5zz 2018-01-06

老师每天都要针对孩子的在园情况和近期发展与家长进行沟通,每每沟通过后,内心总是在感叹家长工作越发难做。如何能更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除了老师们的换位思考、实事求是之外,还需要我们区分不同家长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沟通。

 

今天园长荟帮助园长和老师总结出一套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及谈话小技巧,并配有实例解析。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严厉型家长

 

这类家长一般都有比较强的控制欲,希望别人顺着自己,所以我们不妨先表达对家长教育态度的肯定,肯定他们头脑理智,不娇惯孩子,遇事冷静,在某些方面和幼儿园观点一致,带出来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也非常优秀;


其次,寻找机会让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同时,找机会让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一些支持,比如,给孩子更多空间,别给太多限制,鼓励孩子多参与,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形式上,可以让家长多参与孩子的集体活动,观察不同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并找机会跟家长一起讨论这些表现。

 

例:今天在游戏的时候,明明小朋友很独立,但是有没有发现,当他和别的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好像不太愿意表达,有点胆小,别人一说什么,他就不说话了,现在的社会,光有知识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孩子爸爸,您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想办法让孩子更积极一点吧~


这样慢慢的渗透。不建议大家找特别反面的案例跟家长沟通。比如,研究人员发现成年人中特别逆反、甚至犯罪的人,追溯一下家庭环境,会发现有过于严厉的父母,类似这样的案例不建议说给家长听,因为一对比这种案例,无疑就是否定家长现在的教育方法,会让人反感。


挑剔型家长

首先:充分展示幼儿园如何照顾孩子的,并且不能只用嘴说,要多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家长看得见、摸得着,要着重描述细节。


其次:家长“吩咐”过的事儿再跟家长重复一遍,比如,今天孩子带了药,家长可能会特别嘱咐,一定要吃,饭后吃,分两次吃,温水吃,吃完要观察20分钟,过程要做记录。


当家长接孩子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说,药给孩子吃了,而是将过程都重复一遍,孩子的药吃了,饭后吃的,几点吃的,哪位老师给喂的,吃完后观察了多长时间,哪位老师做的记录,这是记录表,您看一下,等等,主动向家长叙述详细的事件过程。这样,久而久之,家长会知道,老师都会做的,慢慢会稍微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其实,心情放松了,就不那么挑剔了。

 

第三:有时也可以挑挑家长自己的毛病,让家长体验到在细心的人,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细节的失误,比如,忘记给孩子带东西啊,穿的衣服不合适啊,周末在家的时候受了伤啊,早晨来园的时候孩子情绪不好啊,等等,发现这些细节不是为了责备家长,也不用过分渲染,说一句就可以了。

 

例:亮亮妈妈,今天没给孩子带汗巾吧,没关系的,班上有备用的,我先给孩子垫上,晚上回家的时候,我让保育老师拿出来洗洗,明天一定记得带啊,现在孩子运动量大,爱出汗。这样,家长慢慢就会意识到,即使是亲爹亲妈,也难免会出现个别失误,何况老师面对那么多孩子。


配合型

 

配合型家长一般都会有比较强的表达欲望,希望别人听自己的,所以,首先要多倾听,让他们充分表达,倾听的时候不用表态,但要用表情或动作表示自己很专注的在倾听,不时可以点头,有眼神交流。


例:老师和这类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一边听,一边做些反应,嗯,原来是这样啊,理解了,明白您的意思,但不代表就认同了家长的观点,很多时候,家长表达完了就完了,不一定非要怎样,做个听众就好。


无所谓型

 

有的家长从来不主动和老师询问孩子在园的表现,即使老师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园情况,家长也只是在口头上向老师做出保证,但并不会有实际的行动,帮助孩子改善不良行为。

 

针对这类家长,老师们不能放弃常规的沟通,更要主动和家长多沟通,并做到具体事情要落实,跟家长一一确认,督促家长配合园里的工作,特殊时候可以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让家长通过全班孩子的对比,发现自身孩子所存在的问题。


溺爱型家长


溺爱型家长表现为什么事情都帮助孩子做好,完全不考虑还的能力培养及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能力,希望老师也能做到。常常在早上入园时和老师交待:“老师,孩子今天的衣服穿得有些多,午睡时您给脱一下;中午帮忙喂孩子吃下饭等等的需求”。


遇到这类型家长,老师们要强调幼儿的能力培养:通过现场观摩活动、亲子活动等,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与其他人的差异;虽然我们一般情况下,不强调横向对比,但适时提出一定具体要求,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具体、可操作的要求,逐步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其实是没问题的,只要家长放手。


民主型

 

民主型家长,对于老师所进行交流的内容是理解与接纳的,他们首先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并会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且民主型家长的处事方法比较灵活,孩子也愿意接受家长所提出的意见作出改变。


这类家长可以作为家长的榜样,适当推广;请他们多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如吸收其成为家委会成员;有时还可以透过此类家长帮助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在和家长进行交流时需要老师避免以下问题:

 

1.避免出现家长问道孩子怎么样的时候,老师回答,“挺好的”,这个词一旦说出去,家长可能立刻就会皱眉头,挺好的是什么意思?哪儿好?怎么好?一点具体的信息都没有。


对任何家长类型家长来讲,叙述孩子的点滴小事都是受欢迎的,哪怕是一个小细节,也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很用心。即使是无所谓型的家长,当听到别人谈论自己孩子的点滴小事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


所以,最普适的方法,就是首先,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点滴小事,需要的时候,能随口说出两三件来,这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非常关注,非常熟悉,家长心里会更踏实一些。

 

2.在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也要秉持着家园沟通的基本原则。


  • 平等对待的原则:无论家长是什么样的家长,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需要从心里平等看待他们。这样,我们才能坚守作为教育者的底限。

  • 换位思考的原则:对于家长来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 细节着手的原则:追求合理的投诉赞扬比:一比一就可以了

 

总之,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站在科学的角度进行沟通,相信家园合作,会筑起教育的共同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