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友吹萨经验分享(附视频-​天边-次中萨克斯)

 clyuanclyuan 2018-01-07

09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临睡觉前,一曲老肯的《春风》,尽管之前已经听了不下一千遍,但那天晚上也许是屋外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在这春风拂面的深夜,配上这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音色,口中呷着绿色的春茶,一点困意都没有,突然使我萌发了想学吹萨克斯的冲动,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想法不但没有退去,还催促我饶有兴致地在网上查找萨克斯的有关资料。我好像也从没怀疑过自己这年龄还能不能学(偶的自信来自于年轻时曾是公司的吉他弹唱No.1),也没有忧虑过没老师教还能不能学会(偶自认为自学能力较强),反正没考虑太多。想法简单和做事利索是我一贯的风格。

于是在09年6月27日我与萨克斯(YAS-23)总算有了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萨店小老板当时只告诉我1234567是怎么吹的,还赠送了我两本萨克斯书。我利用回国休假的机会多次转悠各大书店将萨克斯有关书籍和学习光盘,包括考级的1-7级光盘全部收入囊中(实际上除了1和2拆开过,其它的都还没打开过),然后就开始了痛并快乐着学吹萨克斯的旅程。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我可以从网上下了不少教学和相关视频,也拜读了不少老师的文章,从拿姿、口型、气息、呼吸和指法方面也装模作样地学了一阵。我记得中音萨还是比较好吹响的,没几天就能把一首叫《友谊地久天长》的曲子旋律吹出来了,尽管没有萨克斯那种特有的美妙音色,这也足以让我兴奋不已了。我一开始还下定决心,按照考级(尽管不为考级)书要求一级一级从古典学起,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完成7级,但是坚持不了一个月就按耐不住那颗骚动之心,想吹流行曲子了。毕竟是没有基本功(当时也没觉得重要),我刚吹曲子那阵,声音那个难听啊,曾有人说听了连自杀的心都有。说实话,对于国内的萨友一直在绞尽脑汁考虑如何吹萨不扰民问题时,我还是很幸运的,这里不仅有一个天然氧吧,也几乎不存在扰民问题(只适用于户外)。但刚开始学吹曲子时,那高一声、低一声、撕一声、裂一声的确实既吓人又烦人,大约有半年的时间遭到了个别人的不满。

我还真不得不佩服萨克斯有惊人的穿透力,在寂静的夜晚,连两百米以外的巴西人居住区都能听得到我吹萨克斯的声音,当然那是我后来使用了A45笛头的事了。

学萨一年以后,我经过一番比较,选购了A45笛头,初试发现很费力,几经尝试仍无果,只得扔一边去,我又老老实实重新拾起原配的4C笛头。但到底是贼心不死,两个月以后,我再次试吹A45,好家伙,出声音了,不但音量大而且还有点萨味,我当时那个高兴啊。。。。打那以后,我就用A45了,一直到今天都没再升级。期间也经常给4C上场的机会,要不它会抗议我太偏心了。我习惯在学曲子初期,要不想逼人上吊的话,就用声音小和容易吹的笛头(4C),当曲子练得比较成熟了再换上音量大、有萨味的笛头(A45)。当然现在知道了萨克斯还有弱吹说法,我还没刻意去学,但总要学的。我得自我纠正一下,4C是古典萨味,A45是流行萨味。

11年2月底,我又采购了#3哨片。就像刚买的A45一样,一开始吹也是费力,但没多久就适应了,只是到现在还没感觉到#2.5与#3哨片对于萨克斯的音色有什么区别。前几天还看网上介绍某国的大师们用的大多是#2.5、#3和#3.5哨片,因此作为业余中菜鸟的我,决定以后不会再买超过#3以上的哨片了。

是高音萨克斯那美得无法形容(我以为还没有合适的词能形容)的声音吸引我走近了萨克斯,乘着现在还有颗不够沧桑的心,我毅然在今年7月27日又购置了高音萨克斯(S901),原配#7笛头,同时又买了个同牌子的金属#7。

尽管已经理知了第一次吹高音萨克斯可能出现的难度,但还真没想到的是,我高音管的低音部分1234567发出的声音同中音管一样很低沉,怎么感觉一点都不像正常高音管那样亮呢,中音部分也没有高音管那么嘹亮,而且吹起来很费力,感觉管子比较堵,一度我还怀疑过是否管子是山寨版的。尽管费力不讨好,那我就用高音管练习吹长音吧,反正是要练习基本功的。吹了18天后,感觉进度太慢,我就索性换#7金属笛头试吹(第一次吹金属笛头),发现难度和效果都差不多。当我用金属笛头吹长音坚持了一个月时,发现情况出现了,以前的低音部分1234567,在不按泛音键时声调都提高了(不知是不是高了8度),但按上泛音键时也是那个声调。我估计应该是我有点收获了,自然喜不胜收。我会继续苦练长音,一直到我的高音管发出正常的美妙声音。

通过三年以来萨克斯的学习,加上网络老师的帮助,我有了一些体会,选择其中几点与老师和萨友们分享:

1、   基本功练习。我认识到、也正在逐渐体会到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特别是长音练习对增强肺活量和萨克斯音色有很大帮助。对于我这种自娱自乐型和不参加乐队型的菜鸟,我认为专门进行长音的练习作用要远大于音阶、音程和琶音的练习,因为后者都可以在我通过练习曲子的时候进行一些弥补。吹曲子才是我的终极目标,毕竟俺也不是搞专业的,岁月不饶人,时间上也再一次伤不起啊。

2、   萨克斯音色。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说过,同一把萨克斯吹得时间越久,她(大多数人都这么认)所发出的声音就越悦耳。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是真的信。我现在的萨克斯声音真的是有点萨味了,当然这也包括我三年来所付出的口水和汗水对她进行了洗礼。

3、   演奏者的美感。吹萨克斯表现出来的美应该包括萨克斯的音色美和演奏者的仪态美,而仪态美又包括口型、指姿、站姿(我几乎不坐着吹)、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服饰和演奏者的气质等。我在看视频时不但学习演奏者对萨克斯的演奏技巧,也很注意观察演奏者的仪态美,当然感觉到他们有缺陷的地方,我也要试着去避免。我现在对指姿有所收敛(以前指头离按键偏高),但面部表情还没怎么得到改善,尽管下嘴唇已从半包改为不包(音色没变化)。

4、   萨克斯站着吹。我刚说过我几乎不坐着吹萨克斯,一方面是因为站着吹有助于我的呼吸,另一方面室外也没有凳子啊。哈哈,其实我最大的原因是为了锻炼身体—长时间站着(也许哪天想试一试吹奏萨克斯时是否可以玩金鸡独立)。在天然氧吧里站着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的好处,嘿嘿,你知道的。

5、   找曲子的调号。乐曲的十二个调式,还有首调和固调,五线谱,包括部分其它基础乐理,现在有时还看看《宋大叔教音乐》和视唱练耳,乐理很重要但也是看了不久就忘。我喜欢简单而直接的做法,当我听到一首喜欢的曲子在决定试吹之前,首先在网上找到曲谱,然后跟着音乐将该曲子的旋律唱(哼)准唱熟,之后再在网上下载伴奏乐,按照伴奏乐的曲调在萨克斯上找调子,一般都能找准。我不喜欢按照曲谱上给出的调号或者去推算,而是就相信伴奏乐的调子。没有伴奏宁愿不吹。

6、   萨克斯的时间代价。不能光说玩萨克斯就是耍钱,玩萨克斯也真的很耗时间的。不是什么每天练习吹萨克斯花了多少时间,我一般每天吹萨克斯有时一小时,有时两小时,现在周末的白天有空也吹。但这些时间同我在网上看资料和下载视频学习的时间比起来简直不算什么。吹萨克斯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但也使我失去了很多其它方面可以得到的乐趣。我的生活本来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但现在越来越变得单一了。时间真的是伤不起啊。我很羡慕那些已经退了休的萨友,他们不会对时间有太多计较。

7、   敞喝之后吹萨克斯。人们常说唱歌前不喝酒放不开,喝多了更能放得开,但喝飘了许会忘了歌词。对三种情况我都有亲身体会。喝酒助兴,喝酒之后确实能使我在演奏时临场发挥得很好。去年公司年会聚餐时,我为了想好好地在当晚的舞台上表现一下,尽管我的“冒号”千叮咛万嘱咐不许我喝酒,但我还是有控制地喝到了位。结果演奏时比平时练习时吹得还好,为此公司赏了我个三等奖。或许里面含有很多鼓励的成份,但在800多观众的舞台上,我学萨才17个月应该也不容易了,因此我给自己也鼓了次掌。还有一次是喝飘了,我很有兴致地挂上萨克斯想表演一番,但即使是平时最熟悉的曲子此时一句都吹不出来了,主要是“口”有余而“指”不足了。

8、   吹萨克斯需要动力。不依靠萨克斯养家糊口,自然学萨克斯没什么压力。我一直欣赏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思想,我也是坚持痛并快乐着学萨。学萨可以没有鼓励和支持,但是学萨绝对不能没有动力。我的原始动力就来自我的“冒号”不断地让我在客人面前表现,而我也不想太出丑了,所以只能在献丑时尽量少出洋相。在我学萨当年的国庆节,也就是我学萨才三个月时,“冒号”就让我在一个烤肉聚会上吹萨克斯,我一下吹了四、五首,差点没喘过气来。在同年的圣诞节时,又特地安排我在中巴人民的圣诞晚宴上吹萨。10年的10月份,国内来了位正省部级“冒号”,在“冒号”们进行午宴时,也单独安排我吹萨克斯。反正只要一有机会,“冒号”就“命令”我“献丑”,正是这一次次的献丑,给了我学萨的动力,也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渐渐地也提高了我吹萨的水平。

天边-次中萨克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