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艺术博物馆】 琉璃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是由琉璃工房创办人张毅和杨惠姗联合打造。馆如其名,整个琉璃艺术博物馆,就是由很多的琉璃砖打造而成,整体外观犹如一朵牡丹。尤其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更添魅惑。关于展馆内的展品,随着时间的更替,可能有不同的主题。这段时间是展览大师LINO的作品。值得赞许的是,LINO大师的每件作品,都配有二维码,所以可以扫描后,直观的鉴赏和了解作品的相关信息。而且也会有工作人员,可以从他们那里知道更多作品背后的故事。三楼除了部分LINO的作品,大部分放置的是杨惠姗的禅意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散发着禅意,可谓“一人一世界,一花一菩提”。而且作品每一处细节都让人很惊艳,后面会娓娓道来。 ★ 下面带你一起看展览~ 1 威尼斯玻璃之神 { LINO} 初次见到LINO的作品,我是被五彩斑斓的颜色所吸引,再通过相关的影音资料了解到作者是在什么的情况下打造作品,又通过怎样复杂的工艺来打磨。LINO说玻璃就是他的生命,而他也给了玻璃生命,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灵动。抽象,写实都是感觉那么轻松的随手拈来。这次的展览的作品里,有深受大众喜欢天使之泪系列,也有各类新工艺新形态的作品。炉火纯青的他,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LINO作品:毛伊岛 这是件描述夏威夷火山岛毛伊岛的作品,整个作品色彩灵动。在我的理解,炙热的红和黄是火焰的颜色。黑色,该是火山灰赋予这座火山岛土地的颜色。不过个人感觉更像是一只孔雀的羽毛,在灯光的辉映下五光十色。放大作品的细节,更让人惊叹,玻璃艺术原来可以如此不可思议。 @LINO作品:非洲 这是一个系列的吹制玻璃作品。包括蓝和红两个主题色。如果不看相关介绍,很难把这清澈的蓝和炙热的非洲联系在一起。在深入了解背景知识,就能更好的理解这蓝,寓意非洲雨季赋予大地的生命力。不一样的土地,但是天空是一样的蓝。一样的雨水,浸润这方水土。犹如非洲角马大迁徙一般,这边神奇的土地,总有意想不到的地方。这幅作品,细节很用心,制作工艺据说很繁杂,吹制花纹,还要制作成网状的线条,在操作上是十分的困难,所以成品更显珍贵。 上面蓝色的不好理解,下面的红色主题。第一印象我就想到非洲土地上冉冉升起的艳阳。似火焰一般,燃起人心中的那团火。也好比非洲上的部落,身上穿的衣服,是那种的色彩浓艳。 @LINO作品:努美 这是一件描述法兰西海港的作品,同时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幅作品,因为努美也是女性的名字。在作者娴熟的技法,黄色和蓝色的玻璃棒交织成纹,轻柔如蝉翼,整个作品是如此的轻逸有韵律。 @LINO作品:恐龙 《恐龙》是LINO的一组系列作品,据说是特意为了上海的展览而来。当生活变得更智能,人的某些功能就开始慢慢散失了,有些工艺技法,就真的没有人在传承了。作品的稀缺性在于,这组系列,是一个有着几十年经验的团队合力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不再有了作品。三件展品摆放的错落有致,颜色也有很大的不同。 @LINO作品:卡马 这件作品,我第一次看到,莫名就联想到万圣节的南瓜灯,因为造型太像了。不过这幅作品,相关的信息里只有介绍制作的技法。这种技法叫千花玻璃,事先把准备好的玻璃棒切成小段制作成花纹,然后再经过热熔打磨而成。其实,每次只能词穷的用制作工艺繁杂来表述,因为这里面有多少道工序,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确实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LINO作品:霍皮 霍皮是一件带有印第安元素的一件作品。当来自威尼斯的LINO,吸收了美国的本土文化,产生的火花是如此的具有包容性。很多时候,常听人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可能就是如此吧。 @LINO作品:大阪 大阪,是怎样的。我没有去过,所以无从得知。不过在这幅作品里,看到了浮世绘的身影。在了解到相关资料之后,作者运用了点彩般的绘画手法,来表达具有东方味道的一件作品。而一个城市,除了该有的历史背景,现今的颜色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五光十色的霓虹,又该是另一个大阪的颜色。 @LINO作品:天使之泪 这组天使之泪,LINO大师独有的创作。细长的颈部,宽大的躯干,以及窄小的底部,也是LINO大师的一大特色。整体用色璀璨夺目,而且变幻莫测。作者对于色彩的理解是那么透彻。虽然色彩缤纷,但是融合在一起却又不那么的突兀,每一种颜色都运用的恰到好处。每一件作品都足以让我们驻足品味良久,这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 LINO作品:朱代卡岛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果然,萦绕在耳边的最美的还是那份乡音。LINO带来了威尼斯朱代卡岛的灵感,创作了这一组作品。整体线条流畅柔美,犹如清澈见底的湖水,作品是如此的晶莹剔透。 LINO作品:示巴女王 这组作品颜色很吸引我,很有异域风情。在非洲东部有一个叫着示巴女王一段有趣的故事。记得以前很爱看《行者梁子:非洲十年 》,觉得非洲是一遍神奇的地方。虽然有些地方,显得荒凉,但是有人的地方,总有有趣的事情在发生。 LINO作品:斯特隆博利岛 这是一组灵感来自意大利的火山群岛的作品。火山带给世人灾难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方水土。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带来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肥沃土地。做里鲜亮的颜色对比,你会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LINO作品:皮卡迪利大街 这是大师2008年大师的作品。这件作品拥塞很多元,就好比作为城市购物中心的皮卡迪利大街,夜幕霓虹灯闪烁一般璀璨。 @LINO作品:教堂背后的墙 看到这件作品,我联想到了教堂玻璃彩色花窗,也想到了巴黎圣母院。色彩丰富,但是每一种颜色搭配起来,又显得如此干净透彻。就如教堂是洗涤人心里一样,玻璃艺术也洗涤了眼球。 @LINO作品:蓝金 这个是曾经几度失传才难得创造的作品,由于意外一般,玻璃的表面产生了金属的质感。整个作品看起来更显厚重。 @LINO作品:凤凰 其实我很好奇,凤凰不是中国才有吗?不过作品造型好比形似的6,只能说作品666. @LINO作品:佩特拉 这组佩特拉的作品实在是太可爱了。玻璃小鸟是如此的生动有趣。颜色恰到好处,而几何的图案让作品更有美感。据说佩特拉系列作品在史密森美艺术博物馆还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都有展出过。可想作品是有多棒。 @LINO作品:奋进系列 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作品。名曰奋进。去的时候,听工作人员介绍,灵感来自威尼斯河里的那些小船。“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给我带来很深刻感受,除了娴熟的技法,那就是LINO表述的不一样的乡愁。故乡的记忆,于LINO,于我们自身,应该都是别有一番滋味。作品的每一个独特之处在于纹路都不一样,在统一的外形下,又有千万种变幻。 2 杨惠姗作品系列 杨惠姗老师的个人介绍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毕竟比不过百度百科来的详细。不过从演员过程到琉璃大师,这其中经历的,我想只有她本人才来诉说。不过由于她的执念,也带给我们走进不一样的琉璃世界。才会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琉璃作品。在展厅里,欣赏到的都是满是禅意的作品,让我想起来我的家乡,哪里也是佛音袅袅。小时候,晨钟暮鼓,日子显得是那么悠长。长大了,朝九晚五,岁月却显得是那么匆忙。有些事,回过头来琢磨,才显得那样的弥足珍贵。 杨惠姗作品:千手千眼千悲智 杨惠姗作品:其他 — End — 作者:神秘住客 编辑:旅游去多多(ID:hoptrip) 来源:《周末玩乐会》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