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遊記》的修行大義(四)

 蓮葉 2018-01-07
 
作者:蘇樹華

 
在西游的路上,火焰山挡住了取经人的路。孙猴子就埋怨这座火焰山。可是,当地的居民却说:“五百年前,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推倒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从这八卦炉上落下来一块砖,就变成了这座火焰山。”落下来的这块砖,就是仇恨的种子,它就隐藏在八识田里。我们开始修行了,这颗种子就会翻出来,变成一座火焰山。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几年前,或十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我们跟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这颗矛盾的种子就落到了我们的心田里,这就是现行生种子。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这颗矛盾的种子就会变成心头火,这颗种子蠢蠢欲动,总是想跟人算老账,这就是种子生现行。修行中的这种现象,我们也叫做翻习气,《西游记》上就叫做火焰山。我们的火焰山是不能绕过去的,也就是不能敷衍过去,不能回避过去,我们要想办法熄灭它。可是,唐僧想绕过这座火焰山,他问孙猴子:“徒弟呀,你看看南边有路吗?如果有路,我们就从南边绕过去。”孙猴子会思维,道理上懂得佛法,他说:“南边有路,那是外道。”唐僧又问:“徒弟呀,你再看看北边有路吗?如果有路,我们就从北边绕过去。”孙猴子说:“北边有路,也是外道。”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头火,我们不能绕过去,我们要直面相对,把它熄灭。当然,熄灭心头火的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先明心见性,先证得根本智,证得法性身,然后,再用我们的智慧之光,化解一切烦恼。可惜,这取经人不是直下顿悟的人,他是个着相渐修的人。既然取经人不是直下顿悟的人,那也就只好去借芭蕉扇了,用芭蕉扇的清凉风,熄灭这火焰山。到哪里去借呢?到牛魔王那里去借。牛魔王就是自己的牛脾气。孙猴子就是自己的妄想心。孙猴子向牛魔王去借芭蕉扇,就是自己的妄想心与自己的牛脾气斗,结果,就是斗不过这牛脾气,最后,还得请菩萨前来帮忙,给这牛魔王套上许多圈圈,把他降伏。降伏牛魔王这场戏告诉我们,用猴心来解决修行上的问题,那是解决不了的。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用菩萨的手段,如若不然,只会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如何是菩萨的手段?上契佛心,下合众机。可是,这取经人总是昧却这佛心。
大战红孩儿一场戏,也是自己的猴心与自己的心头火打仗。那个红孩儿,原本是个带着布兜兜的婴孩儿。这个婴孩儿,代表着修行人的禅定境界,就是道家说的“复归于婴”的这个“婴”,复归于婴就是复归于简简单单的婴孩心态。唐僧很喜欢这个婴孩儿,他很喜欢这种禅定境界。唐僧舍不得丢下这个婴孩儿,贪恋这种禅定境界,所以,他要带着这个婴孩儿去见佛祖。其实,住在禅定境界中,那是见不到佛祖的。修行人执着在这种禅定境界上,这种禅定境界也就成了修行人的魔障。唐僧非常喜欢这种禅定境界,非常执着这种禅定境界。可是,这孙猴子会思考佛法,懂得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知道贪恋这种境界是错误的,所以,他要打破这种禅定境界,打破这种婴儿状态。唐僧贪恋这婴孩状态,所以,他让孙猴子背着这个婴儿前行,这就等于用定境来约束孙猴子。孙猴子不肯受约束,他就想把这个婴孩儿从悬崖上掼下去,把它掼死,以求打破这种定境。孙猴子把这个婴儿往悬崖下这么一掼,这婴孩儿马上就变成了红孩儿,红孩儿也叫做火孩儿,就是发火了。一个人贪恋禅定境界,你把他的这个境界打破了,他就会发火了。譬如,禅堂打七的时候,有人住在了禅定境界中,这时,你一香板子打下去,打破了他的定境,他就会生气了,心想,我刚刚入定,被你这么一打,就打得出定了。于是,他再用功夫,试图再次进入定境。当他又一次进入定境的时候,你又一香板子打下去,又把他打出来了。如此三番两次,他就忍不住了,他会向你示意,你不要打我了,我要入定。其实,追求定境,住着定境,那是不能开悟的。真正的开悟,那是在狂心息下的时候,借着一个机缘,打破了这种定境。于此打破的当下,豁然识得这无形相、极灵妙的圆觉自性,这才叫做开悟,而不是入了某种定叫做开悟。莫说入了浮浅的定,即使入了灭受想定,历经尘沙劫数,那也不是开悟,而是进入了无受无想的梦境。这个梦境,究竟是靠不住的。
修行人贪恋定境,住着在婴孩状态,如果你把他的婴孩状态打破了,他的婴孩状态就变成红孩状态,他就会发火。孙猴子知道贪恋婴孩状态是不对的,于是,孙猴子打破了这个定境,引起了一场火灾——心头火。孙猴子就是自己的猴心,唐僧就是自己的道心,婴孩儿就是自己的定境,红孩儿就是自己的火气。孙猴子大战红孩儿,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斗,是自己的猴心与自己的红孩儿打,打得越厉害,这火势就越大。猴子斗他不过,眼睛都被这烟火弄瞎了。人生气就会眼红,再生气就会眼肿,再生气就会眼瞎。自己跟自己斗气,结果是天下大乱。猴子斗不过红孩儿,无奈,只好请观音菩萨降妖。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慈悲心是平等的,所以在观音菩萨眼里,孙猴子和红孩儿是平等的,观音菩萨既要救度孙猴子,也要救度红孩儿。观音菩萨是如何救度红孩儿的呢?红孩儿问观音菩萨:“你是猴子搬来的救兵吗?”观音菩萨不说话。红孩儿又问:“你是猴子搬来的救兵吗?”观音菩萨还是不说话。这时,红孩儿举枪便刺,观音菩萨丢下莲台,闪到远处。这时,红孩儿可高兴了,心想,就连观音菩萨也不是我的对手,竟然把自己的莲台都丢了。红孩儿上了观音菩萨的莲台,结果如何?他一动,右边生出一把刀子。他又一动,左边又生出一把刀子。再动,前后左右,生出了许多刀子,把个红孩儿加持在里面,使他动弹不得。紧接着,观音菩萨又抛出许多圈圈,套在红孩儿的胳膊上,脖子上。猴子在一旁笑道:“菩萨怕你不好养活,怕你长不大,所以才给你套上这许多的长命锁。”莲台上生出的刀,也就是剑,象征着正确的知见,也就是要用正确的知见规范这个红孩儿。圆圈就是规矩,象征着戒律,也就是要用戒律管束这个红孩儿。我们学习佛法,要树立正确的知见,没有正确的知见,无论下多大的功夫,那也是不能证成大道的。我们学习佛法,要严持戒律,若不守戒,胡作妄为,那也是不能开悟成佛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这场戏告诉我们,当我们发火的时候,不要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因为,讲道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我为中心,道理就会越讲越多,火气就会越烧越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把观音菩萨请出来。观音菩萨就是我们的慈悲心。我们的慈悲心出现了,这心头火也就自然地消了。
当我们发火的时候,我们不要去寻找发火的原因,寻找发火原因,那就是凡夫。发火是没有原因的,火本身就是无明火。如果有人找到了发火的原因,那么这个人就一等的愚痴。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我们不要找原因,更不要把不顺心的原因推到他人身上,我们只要把心中的菩萨请出来,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慈悲,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智慧,那么这心头火也就自然地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