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城老八景,景景有故事!

 cxag 2018-01-07

中国许多地区有“八景”之说,如燕京八景、潇湘八景等。所谓“八景”(也有称“八境”),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集合。虽然偶有滥竽充数之嫌,但绝大多数代表了当地主要的风景名胜。


《申江胜景图》中的大境阁


“沪城八景”是古代文人选定的上海八大景观。明万历《上海县志》中就有“八景”的记载 。清乾隆年间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记述为:黄浦秋涛、龙华晚钟、海天旭日、吴淞烟雨、江皋霁雪、野渡蒹葭、石梁夜月、凤楼远眺。清初诸生张吴曼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搜集佳句,咏颂“八景”,读来耐人寻味。


黄浦秋涛

江色分别绕练台(陆龟蒙),水天东望一徘徊(罗 隐)。

风翻白狼花千片(白居易),涛似连山喷雪来(温庭筠)。


龙华晚钟

寂寥惟听旧时钟(刘长卿),谁傍昏衢驾炷龙(谭用之)。

到时诗情应更远(张 籍),春桥南望水溶溶(韦 庄)。


海天旭日

碧落摇光霁后来(杜 牧),独寻春色上高台(薛 能)。

涛翻极浦烟霞外(权德舆),日照澄江红雾开(刘禹锡)。


吴淞烟雨

江雨霏霏江草齐(韦 庄),江篱湿叶碧萋萋(白居易)。

胜游恣意烟霞外(萧 祜),青霭横空望欲迷(柴 夔)。


江皋霁雪

六龙寒急光徘徊(杜 甫),风卷沙汀玉作堆(白居易)。

闲上高楼时一望(刘 沧),了然便见画图开(朱庄余)。


石梁夜月

万里风烟接素秋(杜 甫),月华星彩坐来收(杜荀鹤)。

水晶帘外金波下(沈佺期),几度高吟寄水流(谭用之)。


野渡蒹葭

乔木荒城古渡头(皇甫冉),暮天新雁起汀洲(罗邺 )。

野烟秋水苍茫远(杨巨源),枫叶芦花共客舟(许 浑)。


凤楼远眺

月色江声共一楼(雍 陶),闲云潭影日悠悠(王  勃)。

雕栏玉砌应犹在(李 煜),凤去台空江自流(李 白)。


八景中“江皋霁雪”“石梁夜月”“凤楼远眺”三景曾经是老城厢地区的胜景。


江皋霁雪。明万历年间,邑人在西北城墙(今大境路、人民路口)箭台上建关帝庙。清嘉庆二十年(1815),翻建为三层楼阁。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题额“旷观”;松江知府陈銮题“大千胜境”,楼阁得名“大境阁”。东侧建石坊,上有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大境阁是沪上观雪景最佳处。


上世纪初的大境阁


《申江竹枝词》云:“昨夜天公剪鹅毛,北风吹散遍江皋。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冬日雪后,邑人拾级登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映衬丽日蓝天,蔚为壮观。大境阁周边有旷土数亩,种植桃柳。暮春登阁,但见阡陌纵横,炊烟霞光相映,又有“胜景烟霞”之称,被列入“沪滨百景”。


大境阁下的石牌坊


由于大境阁环境幽雅,数学家李善兰曾在此翻译《几何原本》(后七卷)等西方科技著作;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二楼创办墨海书社,印行介绍西方近代科技成就和社会风貌的图书;书画大师任伯年、吴逃禅等曾以三楼为画室;昆曲家陈凤鸣、丁兰生等在此创办平声曲社。1912年拆城墙时,大境阁及30余米城墙幸存。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修缮。


大境阁今貌


石梁夜月。“石梁”指东门外方浜(今东门路北侧)上的万云桥(俗称“陆家石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陆深捐400两银、1000石米所建。该桥为拱桥,有3个环洞,24级石阶,栏上有祥云图案,雕刻精美,被誉为“浦上巨观”,并载入了《大清一统志》。因陆深曾任翰林院学士,又名“学士桥”。


《图画日报》上的万云桥


《申江竹枝词》云:“桂尊环饼答秋光,处处氤氲朝斗香。结伴良宵出城去,陆家桥上月如霜。”每当中秋夜,皓月当空,水、桥、月相映成趣,尤以“月影穿环”景色最为别致。人们来此焚香祭月,桥两端各置数十只香斗,烟雾在月光中缭绕,香气弥散数里之外。清末填方浜时,石桥被拆除,“石梁夜月”之景不复存在。


陆家石桥路是万云桥的原址

(此路北起方浜东路,南至东门路,今已不存)


凤楼远眺 。“凤楼”即丹凤楼。南宋咸淳八年(1272),邑人在黄浦滩边建造上海最早的天后宫——顺济庙,断断续续19年后才竣工。庙内有一楼阁,青龙镇市舶司提举陈珩题写“丹凤楼”匾额。


《申江胜景图》中的丹凤楼


元末屋朽楼毁。明万历十二年(1584),侍御史秦嘉楫募资在东北城墙万军台(位于今丹凤路、人民路口)上建新楼阁,悬挂“丹凤楼”旧匾。


丹凤楼匾额


楼有3层,上层魁星阁,二楼关帝庙,楼下雷祖殿。门楣上刻元代诗人杨维祯《丹凤楼诗》:“十二湘帘百尺梯,飞飞丹凤与天齐。天垂紫盖东皇近,地接银河北平低。”“笑靥秋突戎马阵,神灯夜烛海鸥啼。嫦娥昨夜瑶池筵,笑指蓬莱西又西”。秦嘉楫书《改建丹凤楼记》,记述建阁过程,并请匠人镌刻石碑,竖于丹凤楼内。丹凤楼是当时上海县城最高处,登楼可眺望城厢内外和浦江两岸风光。清康熙《上海县志》载:登楼者凭栏纵目,“川原之缭绕,烟云之吐吞,日月之出没,举在眉睫;而冬之雪,秋之涛,尤为伟观。”端午佳节,黄浦江龙舟竞渡,丹凤楼是最好观赏之处。


丹凤楼和黄浦江上帆樯林立景象


有竹枝词云:“鼓角声中焕彩游,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看客高登丹凤楼。”咸丰年间,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东进,丹凤楼两次损毁,后加以修缮。1912年底,上海城墙被拆除,丹凤楼不复存在。楼下建小学,保留了雷祖殿部分建筑。旁边一条小路,命名为“丹凤路”。2001年底这里辟建为古城公园。


丹凤楼下雷祖殿


随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景观和标志性建筑层出不穷,旧时的“沪城八景”早已风光不再,面目全非。然而它们曾经有过的美好和辉煌,将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永远不会消亡。


(栏目合作:区档案馆 编辑:张碧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