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轴:从汉末到隋初——四百年乱世,孕育隋唐盛世的胚胎期

 寻梦云泽 2018-01-07

这一期将纵览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段乱世。以最粗粒度,最宏观的视角,去概览一下这段历史。如大家对这段时间的人、事感兴趣,欢迎关注【处乱世】头条号。

这段乱世,从张角的黄巾起义开始(公元184年),到589年隋灭陈,四百多年的时间,是秦始皇一统中国一直到现在,最长的一段乱世。这是一段夹在中国历史上最辉煌两个时期秦汉和隋唐之间,让人不忍直视的乱世,也将是【初乱世】接下来重点关注的时期。

这四百年大致可分成四个时期,传统历史也是这么划分的: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这样分易于记忆,但被忽略的却很多。短短四百年,来来去去的王朝、国家不下五十个。这四百年中,大一统的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年(280年晋灭吴到303年成汉占据益州独立)。

三国人物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历史上的三国,是以曹丕公元220年篡位登基开始的。但熟悉三国演义的国人而言,三国的开始,是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的。而刘关张结义,就是为了扑灭张角的农民起义。如果三国从曹操过世之后算,怎么能算是三国呢?

三国历史被国人深深的记住,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直接的关系。直到今天,恐怕没有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物,能比这个时期多,被大部分国人熟知的。在三国演义里,曹丕篡位要到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在一百二十回中里,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故事都讲的差不多了。回到历史里看,三国这个时期,最乱的是220年之前的那段时期。220年之后,所谓的魏蜀吴三国,相互之间的征伐并不多。出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些历史上响当当的战役,都是在220年之前打完的。

【西晋】

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5帝[1] ,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3] 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八王之乱后(公元306年之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

西晋后期地图

西晋如果将五十一年历史都算上,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晋武帝司马炎时期,这一段相对稳定。第二段,就是八王之乱,从291年至316年。第三段,永嘉之乱、洛阳陷落、长安陷落,绝望到不能绝望的亡国史。

时间虽短,不过从文化角度看,西晋却大放异彩,士族阶层的活跃,让西晋成了一个与历代都不一样,士族个人自由开放的时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士族阶层的自由开放,更是成为整个中国历史中最独特的文学标识。

西晋胡人内迁及分封王权利无法控制,及士族阶层的相对独立,都造成了皇权的进一步衰落,从而导致了更大的混乱。

【西晋分封诸王】

265年(泰始元年)十二月,晋武帝司马炎刚即帝位,又改革分封制度。鉴于当时人议论以为曹魏宗室诸王力量弱小,使司马氏才得以顺利取代曹魏,晋武帝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司马炎叔父司马干、司马伦、司马亮分别封为平原王、琅邪王、扶风王,弟司马攸封为齐王,均为大国,司马炎叔祖安平郡王司马孚则超越制度,食邑户数多达4万户。司马炎的弟弟、堂兄弟、伯父、叔父、堂伯父、堂叔父同时封王者达27人。司马氏创业的勋臣贵戚均加封进爵,为公为侯,封邑达1万户者为大国,5000户者为次国,不满5000户者为下国,大司马石苞、车骑将军陈骞、尚书令裴秀、侍中荀勖、太傅郑冲、太保王祥、太尉何曾、骠骑将军王沈、司空荀勗、镇北大将军卫瓘均封为公。

西晋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政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政权相背离的政治集团,并凭借其王国军队争取自己的利益。晋末八王之乱中,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均凭其国兵起事,参与最高权力的争逐。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在入侵的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汉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分布示意图

五胡十六国其实从八王之乱期间就开始了,五胡指的是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十六国包括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成汉、夏国(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

五胡十六国又可分成两个时期,以著名的“淝水之战”“投鞭断流”不成,反而“风声鹤唳”的前秦国王苻坚为分界线。苻坚在淝水之战前(公元383年),短暂的统一了北方。而随着苻坚的战败,刚刚统一的北方就又陷入了胡族政权割据。

在五胡十六国期间,也有汉人建立的政权,比如前凉、冉魏、北燕等。

所谓的五胡十六国都是北方包括四川的政权,同时期此阶段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归东晋。

五胡十六国政权列表

【前秦统一北方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之战是前秦皇帝苻坚消灭中国北方的割据政权,统一北方和四川地区的一系列作战。苻坚即帝位之后,任王猛以政。王猛采取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贵族势力发展来强化中央力量,并兴修关中水利,前秦国力逐渐增强。

370年,前秦灭前燕,擒慕容暐;371年,灭仇池氐杨氏;376年,灭前凉张氏;同年,乘鲜卑拓跋氏衰乱之际,进兵灭代;382年,命吕光驻西域。

南北朝时期建筑

传统的南北朝时期,以东晋被刘宋取代开始,以隋朝灭陈为结束。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史学家们,不怎么看得起北方哪些胡族政权,一直以南方为正统。但真正让中国统一的却是以北魏这个鲜卑政权为基础演化而来的。隋唐的根脉出自北方这些胡族政权,杨坚、李渊都是鲜卑政权高级将领的后代。确切的说,北方的胡族孕育出了之后的中华文明,而不是南方。中华文明的一直就是多民族融合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异常血腥、异常艰难,但没有魏晋南北朝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很难有后来的大唐盛世。

南北朝历史脉络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后期地图(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